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食物形质对药性的影响

形,是指药材或食材天然长成时的形状,如木耳、灵芝外形似耳,核桃肉外形似脑,人参似人形。

质,即药材或食材的质地,指折试、触摸、掂量药材或食材所感知的特征,包括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或粉性、轻重、油润等方面。比如说,青葱、芫荽、生菜叶质轻,山药、玉米、胡萝卜质重;山药、莼菜有大量黏液,芋头、土豆呈粉性等。每种药材或食材都有一定的质地,质地会影响它们的性能功用。不同质地的药材或食材具有不同的功效,而质地相近的药材或食材则具有相近的功效。食物形质对药性的影响主要包括:

(一)因形而用

古人认为,食物和药物的外形如果和人体的某一脏腑或器官相似,按同气相求之理,就很容易对某一脏腑或器官起作用。

橘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去果瓤后的果皮,在药膳中是常用之品。橘皮外有皮孔,很像人体腹部皮肤的毛孔,内有橘络又像人体腹膜及大网膜,形体宽大,所以能宽中理气,治疗腹胀等症。

砸开胡桃,可以见到里面呈类球形的胡桃肉,与人脑被颅骨保护很相似。胡桃肉外表皱缩多沟槽,形似脑髓,胡桃仁的皮上有细纹,又极像人的脑神经,还味甘质润富油性,所以可以补益脑髓。胡桃掰开后剖面像肾形,所以又可以补肾固精,治疗肾虚耳鸣等症;还像肺一样分叶,质地柔润,而且肉壳之间空而有隙,所以还可以滋肺润肠。

刀豆是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种子本就可以入肾,刀豆又像肾之形而味甘,所以入肾益肾补元气,又质重能纳气归元,可用于肾气不纳、胃气不降之呃逆之证。

其他如匏瓜形如大腹,可治疗腹部胀满。如治疗腹胀,黄肿,用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十余日见效(《本草纲目》引自《简便方》)。

(二)轻重别浮沉

质地轻清的药物,前人称之为“轻剂”。在中药材中,大多数花类、叶类药物质地轻,性能上浮,如菊花、金银花、紫苏叶、薄荷、荷叶等。如果治疗外感疾病、头面部疾病、上焦疾病,或皮肤肌表的疾病,常会选用这些质轻性浮的药物来治疗,这就是《内经》“轻而扬之”的治疗方法。在常见的食材中,质轻的有紫苏、葱叶、芫荽、韭菜、黄花菜等。

相反,质地沉重的药物,前人称之为“重剂”。在中药材中,矿物质和介类等质地均较沉重,如磁石、铁粉、沉香、寒水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均有重镇下潜的作用。它们的作用特点是性能下沉,或能治疗下焦疾病,或能降逆下气,或能温养肝肾等。有一些相对质重的食材,比如说,五谷之中以玉米质最重,五果之中以栗质最重,它们又都是种子,所以都能下沉入肾。豆类之中,刀豆子质最重能下沉,色黄白能降肺胃之气,所以能止呃逆、疗咳喘,又是种子而且味甘,所以有温肾助阳之功。

(三)润枯别血气

润枯是指药材的枯燥与润泽。质地柔润的药物,前人称“润剂”,如饴糖、蜂蜜、阿胶、桑椹、龙眼肉之类。相反,质地枯燥的药物,前人称“燥剂”,如赤小豆、黑豆、薏苡仁、白果、大米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润可治枯,燥可祛湿。而吴仪洛《本草从新》则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所以,润剂因其质柔入血分,有养血、生津、益精、滋阴、润燥等作用;而燥剂因其质地枯燥,主要入气分,有燥湿、利湿、化湿、行湿等作用。

在日常食物中,谷麦豆类味甘质燥,主入气分,养脾肺肾之气。芝麻、胡桃肉、花生等含油脂多而质润,能滋阴润燥。

(四)滑涩别利收

质地润滑或渍水后出现滑腻痰涎样物的药物,古人称之为“滑剂”,并认为“滑可去著”。实际上滑剂应称为滑药。中医将体内的无形之邪称为“滞”,而将留著于体内的有形之邪称为“著”,如未能及时排出的大小便、水湿凝聚而成的白浊带下、水湿不运形成的痰涎等,它们留著于经络脏腑筋肉之间,皆宜滑药以引去。例如菠菜是柔滑类蔬菜,煮熟后质滑腻,所以能治大便艰涩;车前子用水泡后,有涎滑之液出,又味淡能渗,所以能治小便不畅。滑剂之中质地润滑者,多含油脂较多,则能润肠通便,如桃仁、柏子仁、麻仁之类。

相反,口感涩或味酸涩的药物,前人称之为“涩剂”,并认为“涩可去脱”。实际上涩剂也应称为涩药。李时珍云:“脱者,气脱也,血脱也,精脱也,神脱也。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之药,以敛其耗散。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皆气脱也。下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亡血,皆血脱也。”

味涩的药物不少,但口味涩的食物不多,谷、麦、高粱等碾粉生食时带有少许涩味,水果中鲜柿的涩味较明显,中医理论认为,具有收敛止血、愈创生肌的作用。

(五)空实分升降

凡中空者则能通气,因气属阳而质轻,故中空者性以上升为多。一些植物没有叶子,其地上部分中空而直上,则其药用部位具有叶的功能,性能发散,又中空能通,质轻能浮,所以能散邪通窍。如葱管气辛而味微甘,辛则能散,其味微甘,辛甘合化为阳,故其性微温。而葱管中空直上,故能升能通,能发散风寒,通鼻窍,通阳。荸荠苗(又名通天草)也中空直上,但长于水湿之中,故主要有利尿消肿作用,可治肾炎水肿。再如,紫苏梗有髓而空虚,中空能通气,气味皆辛,所以其性能上能下,“能使邪滞上下宣通,凡顺气诸品唯此纯良”(《药品化义》),因为质地较轻,主要用于疏通上焦气机,“主管中行气”。

相反,在中药材中,质地致密而坚实者,则因重质而下坠,能导气下行。这与“轻重别浮沉”中的重剂有类似之处,兹不例举。 DIc7cOgM+ks+SKUs9i1YdtaKpRlhsq3IT8CQxMhSK0Wn3YiUAU0R6a+Lbnkcsr8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