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食物颜色对药性的影响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五色(青赤黄白黑)分别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合。《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明确指出了五色与五脏的关系。

(一)青色入肝

具有青(蓝、绿)色的药物多入肝。在中医药理论中,肝在五行属木,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有调畅气机和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

日常食用的蔬菜,大多数是青色的,如芥菜、油菜、青菜、冬葵菜、菠菜、芹菜等,它们都能入肝。绿色的蔬菜能入肝经气分,有舒畅肝气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心情也易于开朗。如果绿色食物进食不足,很容易出现肝的疏泄功能不足的情况,人体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到阻碍,就会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或者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或者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部位出现胀痛不适。

另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也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正常,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能保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所以,绿色食物进食不足,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大便不畅等。

(二)赤色入心(血)

赤色即红色,也包括与红色相近的紫色、褐色。根据中医药理理论,赤色的药物和食物多入心,因心主血,且血色赤,故赤色入血。

日常药食两用品种中,纯红色的并不多,大多仅带红色。常见的品种有红薯、赤小豆、红糖、红苹果、荸荠、西红柿、山楂、桑椹、樱桃、石榴、大枣、红菱角、芡实、落花生、洋葱、菠菜(根)、枸杞子、马齿苋、胡萝卜、紫甘蓝、红菜薹、紫扁豆、茄子、虾、紫苏叶等。

上述这些药食中,以味甘、酸者为多。根据中医药理理论,全体色赤、甘味足则补血之功强。如红糖最甘,补血作用最强。桑椹、枸杞甘味次之,补血之力稍弱。如果食物只是表面色赤,或局部色赤,则补血之功很弱。如菠菜仅根赤,荸荠仅表皮赤,所以补血之功很弱。而樱桃、石榴,色赤味甘酸而液汁多,因酸能生津,也有补阴(津)血的作用,但补血之功较弱,主要作用在生津。而红苹果仅果皮色红,荸荠也仅是皮红,柿子略带红色,所以补血之功更弱。但山楂色赤而味纯酸,微甘或不甘,且含汁液很少,所以很少有滋阴的作用,因酸能收,所以有收敛止血的作用(炒炭更佳)。另外,洋葱、紫苏叶色紫气味皆辛,有行气散血的作用;赤小豆色赤而味淡,则可利血中之湿。

(三)黄色入脾

根据中医药理理论,黄为脾之色。黄色的药物和食物被摄入体内后,其作用最容易集中在中医所说的中土(脾胃)区域,即黄色的药物和食物多入脾胃经。将黄色的药食与滋味结合起来分析,如果味酸则能养胃阴、生胃汁(增加胃酸分泌),味苦则能清热泻火,味甘则入脾补益中气,味辛则能健运脾胃、理气和中,味涩则能健脾涩肠,味淡则能渗利脾湿。

黄色食品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常见的如黄豆、黄米、豆腐、腐竹、香干、面筋、烤麸、油豆皮等,它们的营养丰富,在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产品中也有一些黄色的食品,如鱼子、干贝、蟹黄、海米、泥鳅、鳝鱼、黄鱼、海蜇、蛏子王、石花菜等,都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原料。另外,蔬菜中的马铃薯、菜花、黄番茄、卷心菜、南瓜、韭黄、姜以及菠萝、栗子、口蘑、笋干、蛋黄等,也可归为黄色食品。

现代研究认为,黄色食物在维护胃肠道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以黄色为基础的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都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可以减少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起到壮骨强筋之功(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它的纤维素要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而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它的维生素B 1 、B 2 比小麦多两倍。

(四)白色入肺(入气)

根据中医药理理论,白色的药物和食物多入肺或肺经。又因肺主气,所以它们又多走气分。当然,分析白色的药物和食物的作用,也一定要与其气味、形质等结合起来考虑。一般而言,色白味酸者,或能敛肺止咳,或能敛肠止泻。色白味苦者,能泻肺火。色白味甘者,能益肺气,或养肺阴。色白味辛者,能宣肺利气。

常用的食物中,白色者较多。如大米、面粉等主食即是白色,又味甘能补,有补肺气的作用。由于肺主一身之气,加之这些主食味甘气香同时能补脾,又是种子能入肾,这样就能平补肺、脾、肾三脏。再如,冬瓜虽外皮青色,但多去外皮食用,其肉质色白味淡,质滑腻,所以能入肺,有消痰化浊的功效。茭白色白性凉,所以可入肺而清肺热。

许多药食两用品种也是白色的。比如,山药色白味甘液浓,所以能入肺益肺气而定痰嗽。百合是百合的地下鳞茎,鲜品色白,含黏液质,所以能入肺而润肺止咳。新鲜的龙眼肉和荔枝肉也色白味甘多汁,既可补脾肺之气,又可养阴。其他许多果实的果肉也是白色,如梨能养肺阴,桃能益肺气等。

(五)黑色入肾

根据中医药理理论,黑色的药物和食物多入肾或肾经。黑色的食物品种不多,但中医药理理论很重视黑色食品的益肾、抗衰老作用。平常所说的黑色食物包括颜色呈黑色或紫黑色、深褐色的各种天然植物或动物,如黑玉米、黑糯米、黑小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菜、黑马铃薯等。

如果色黑味甘,则能补肾。如黑芝麻色黑而油脂多,可益肝肾精血。如果色黑味淡,则能益肾利水,如黑大豆、黑木耳、紫菜。如果色黑味酸,则能固肝肾收敛止泻止血,如乌梅。如果色黑味酸兼甘,因酸甘化阴,且酸入肝,则补肝肾阴血(肝肾同源),如桑椹;色黑味大辛,则能温通肾气,如韭菜子;如为血肉有情之品而色黑,则能益肝肾,补精血,如乌鸡肉。 cx2/2E2mW15PjJr/MasXkEQSrZVi0wXfVqLzjDeD/8GMfti1ZKSAAaERDNp/hg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