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食物气味对药性的影响

通过嗅觉体验食物所具有的气味,称为气臭。《黄帝内经》将气臭分为五种:臊、焦、香、腥、腐,并将五种气臭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这样,也就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建立了联系。根据同气相求的原则,“五臭凑五脏”,不同气臭能专入其相应的内脏。食物的气味(食香)可分为臊香、焦香、腥香、腐香、香气。

(一)臊香入肝

臊气可分两类:臊香和臊臭。臊香之物可作为食物,臊臭之物只能作为药物。

凡食草动物的肉经煮后发出的香气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气味称为臊香。动物的肉类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入肝而补益精血。如白马茎为马的雄性外生殖器,为血肉有情之品,故可补养,能补宗筋。

(二)焦香入心

焦气可以分为两类:焦香和焦臭。比如,将大米炒香,则为焦香,再继续炒成炭,就会发出焦臭。另外,一些物质经炒后只能发出焦臭,而不可能有焦香的气味,如人发。

许多食物经炒后可以发散出焦香,如干米饭经炒焦后气焦味涩,焦香之气能入心入血,色黑味涩有收涩止血之功。如治血崩不止: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炒米煮饮,入盐少许,调下即效(《奇效良方》)。

(三)腥香入肺

鱼是典型的具有腥味的食材。鱼肉色白入肺入气,气腥也入肺,又为血肉有情之品而味甘,所以能补益肺气。其他如鸡、鸭、蛇、鱼腥草也具腥气,所以也入肺。我国南方两广等地常以鱼腥草根入菜肴,其色白、气腥,性寒,所以能清肺热。

(四)腐香入肾

食物腐化后常会发出腐臭的气味,腐臭之气对人有害,尤其容易损伤肾气。但食物经腐制加工后也可以发出香气,称为腐香,如豆腐乳、腐制鱼片、豆豉都具有腐香。凡有腐气之物及腐熟之物皆入肾。

(五)香气入脾

很多植物类中药具有香气。凡香气不能用臊香、焦香、腥香、腐香来描述,则可归于此类。具有一定香气的植物比其他植物更容易入药。为什么呢?这与香气入脾有关。凡药入胃,必需经过脾脏的转输然后才能发挥作用。香能悦脾,药之气与脾之性相合,药物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多数食物具有香气,如大米、面粉等主食经煮熟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许多蔬菜具有芳香气味,尤其是薰辛类蔬菜,香气更浓,如韭、葱、蒜、薤、芥菜、芫荽、茼蒿等,这些蔬菜都有益脾开胃的作用。但是,过于浓烈的香气有耗气散气损脾的弊端。 4cpmQv+OJHuIEKR/4tF06edk36WF4q8qViPg7umHOyVkVb9faHm67FbP5wxGKj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