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及异常荧光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UWFA)的操作与传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比较,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性。

在行UWFA检查前,需先完成相应准备工作。首先,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及全身病史,评估是否存在造影禁忌证。当患者存在绝对禁忌证时,禁止行UWFA检查。绝对禁忌证包括:对荧光素钠过敏或既往造影检查出现过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孕妇。当患者存在相对禁忌证时,建议慎重检查。相对禁忌证具体包括:既往造影曾出现严重荨麻疹、严重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哮喘、过敏体质、近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呼吸道疾病尚未控制者及全身情况不稳定者。其次,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UWFA检查的目的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再次,如患者无散瞳禁忌证,可与传统FFA一样,选择散瞳后检查,更方便清晰成像。若患者存在散瞳禁忌证或瞳孔粘连、无法扩大,亦可在不散瞳情况下完成UWFA检查,这是UWFA的优势之一。此外,与传统FFA检查一样,在正式注射荧光素钠造影剂前,先采用稀释的荧光素钠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预试验,患者在预试验中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行正式UWFA检查。

完成相应准备工作后,可开始进行UWFA检查。在拍摄UWFA图像前,调整患者体位、机身高度及下颌托至合适位置,先拍摄双眼超广角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图像,保留拍摄清晰完整的图片,删除闭眼、眨眼、拍摄位置不当等造成的不合格图片,并确认患者主检眼。首先,镜头对准主检眼,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开始的同时按下屏幕上的“开始”键,进行同步计时。注射造影剂后的第1分钟为造影早期,当计时器显示5秒左右,按动手柄顶端按钮开始获取造影图像,此时系统设置为自动拍摄,每1秒左右自动拍摄一张图像,连续拍摄15张,此过程中建议只拍摄主检眼,不建议切换至对侧眼,之后系统变成手动拍摄模式,主检眼拍完后,可换至对侧眼拍摄。注射造影剂后的第1~10分钟为造影中期,此阶段需拍摄双眼正位图像及双眼各方位图像(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还可根据需要拍摄100°图像(Resmax后极模式)。第10~15分钟为造影晚期,此阶段需至少拍摄双眼正位图像各一张,根据需要可拍摄其他方位图像。完成全部造影拍摄后,审阅所有图像,删除不合格图像,保存剩余图像,进行阅片分析。

UWFA操作及阅片的主要注意事项包括:①适当提拉患者上、下眼睑,尽量减少眼睑和睫毛的遮挡。②拍摄人工晶状体眼或硅油眼时可适当调整焦距至较近距离进行拍摄,即操作监控器显示“红色减号”或“红色实心圆形”时采集图像。③早期自动拍摄过程中,如需停止自动拍摄,可再次按动手柄顶端按钮,切换至手动拍摄模式。④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处理与传统FFA检查一致。如恶心呕吐等轻度不良事件,为一过性反应,无需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事件一旦发生,需严密处理,必要时立即组织抢救。⑤UWFA图像相比传统FFA检查的优势是成像广泛,可同时显示后极部及周边荧光改变,但是由于图像显示比例过小,细微结构反而不易观察,因此,建议早期即拍摄Resmax后极模式图像,显示视盘及黄斑细微改变更清晰,同时建议阅片时根据需要放大图像进行观察。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荧光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荧光分为强荧光和弱荧光两类。强荧光是指眼底任何部位的荧光强度增加,包括四种情况,即透见荧光、荧光着染、荧光积存和荧光渗漏。弱荧光是指任何原因导致正常眼底荧光强度降低或消失,包括遮蔽荧光和充盈障碍。

透见荧光又称窗样缺损,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内色素脱失或黄斑区叶黄素密度降低时,透见的脉络膜荧光;其荧光强度随背景荧光变化。荧光着染为荧光素渗漏至组织内( 图1-2-0-1 )。内屏障的破坏或外屏障的不完整可引起荧光渗漏( 图1-2-0-2 )。荧光积存为荧光素渗漏至解剖空腔( 图1-2-0-3 )。

充盈障碍是指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的弱荧光,毛细血管完全闭塞时形成无灌注区( 图1-2-0-4 )。遮蔽荧光为色素、出血或渗出对眼底荧光的遮挡( 图1-2-0-5 )。

图1-2-0-1 透见荧光及荧光染色

A.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颞侧及颞上周边大片颗粒状透见荧光灶(红箭),颞上方弱荧光环绕(黄五星),病灶内视网膜血管细节不清;B.与图A同一患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颞上病灶透见荧光强度随背景荧光减弱(红箭);C.另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下方视网膜广泛萎缩灶弱荧光,其内可见脉络膜大血管(红五星),边缘透见荧光环绕(黄四星);D.与图C同一患者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下方视网膜广泛荧光染色(红五星),视盘附近轻微毛细血管荧光渗漏(黄箭)

图点评: 透见荧光为RPE细胞内色素减少,对下方脉络膜荧光遮蔽作用减弱所致,早期为强荧光,晚期随背景荧光减弱而减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边缘常见透见荧光,萎缩区域晚期可见巩膜染色,炎症活动期亦可见视网膜组织荧光染色。

图1-2-0-2 视网膜荧光渗漏及RPE渗漏

A.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眼底可见广泛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弥漫分布微血管瘤点状强荧光;B.与图A同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随造影时间延长,视网膜新生血管迅速出现荧光渗漏,强荧光面积扩大、边界不清;微血管瘤及扩张的毛细血管晚期弥漫荧光渗漏;C.另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黄斑区圆形透见荧光环,其内可见点状强荧光(红箭);D.与图C同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随造影时间延长,黄斑区强荧光点呈“墨渍样”渗漏、扩大(红箭)

图点评: 视网膜新生血管在动脉期即可显示形态,通透性高,早期即可出现荧光渗漏,晚期渗漏面积进一步扩大;视网膜新生血管因缺血而出现,通常与无灌注区相伴存在。RPE渗漏较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稍慢,渗漏程度及形态与脉络膜静水压有关,病程较长者常伴随色素上皮的损害呈透见荧光。

图1-2-0-3 荧光积存

A.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眼底广泛荧光渗漏,视盘强荧光,黄斑区“花瓣样”荧光积存(黄框);B.为图A后极部放大图,黄斑区“花瓣样”荧光积存(红三角);C.为图A同一患者黄斑OCT图像,黄斑区可见多个囊样低反射腔;D.另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眼底广泛点状荧光渗漏,位于视网膜下,下方视网膜广泛隆起(红五星);E.为图D同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随造影时间延长强荧光点呈“墨渍样”扩大,黄斑颞侧病灶荧光积存、边界清晰,下方隆起视网膜荧光积存呈均匀稍强荧光(红五星)

图点评: 荧光素钠随组织液扩散,积聚于视网膜内、视网膜下或RPE下的空间内即为荧光积存。黄斑水肿多呈典型的“花瓣样”荧光积存,这与Henle纤维的分布有关;其他位置的荧光积存大小形态也与腔隙大小形态一致。

图1-2-0-4 充盈障碍

A.一患者左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颞侧周边部视网膜片状无灌注区、广泛血管闭塞(红五星),无灌注边缘微血管瘤可见(黄框);B.另一患者右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图像,下方及颞侧视网膜广泛无灌注区,广泛侧支血管开放(黄箭)

图点评: 无灌注区表现为片状均匀弱荧光,其内小血管结构消失。无灌注区分布在大血管间,而不同于出血遮蔽荧光对大血管形成遮挡,这是两者的重要鉴别点。

图1-2-0-5 遮蔽荧光

A.视盘下方及上方视网膜浅层出血遮蔽荧光(红四星);B.视网膜前出血遮蔽荧光(红箭);C.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遮蔽荧光(红三角),视网膜下硬性渗出遮蔽荧光(黄箭);D.视网膜大片无灌注区内深层出血遮蔽荧光(红五星)

图点评: 对下方视网膜及脉络膜荧光存在遮挡的统称为遮蔽荧光,根据弱荧光对视网膜血管的遮挡情况可甄别遮挡位于视网膜前、视网膜浅层、视网膜深层或视网膜下,结合检眼镜判断是出血还是渗出遮挡。

·小结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传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原理相同,阅片技巧可以类推,较标准7视野眼底血管造影可以发现更多的周边荧光特征,对于血管性疾病可辅助靶向治疗等。

(易佐慧子 王晓玲)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我国超广角眼底成像术的操作和阅片规范(2018年).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565-569.

2.广东省眼底病影像诊疗中心,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15年).广东医学,2016,37(12):1789-1791.

3.魏文斌.同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8-46. 1VQrZUCIgeFxv6CLqz9ehQD/3gL96GfNaqXHABTkXFj8ju3AF4NZzmumjZqSeTk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