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图说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主编:陈长征 苏钰 郑红梅
出版社: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117314510
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陈长征 ,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中心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黄斑病学组及视网膜血管病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委。
在 Ophthalmology 、 Retina 等国际眼科杂志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主编专业著作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华夏科技进步奖一项。
苏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Schepence眼科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黄斑病学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协会会员。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在 Experiment Eye Research 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临床眼底病内科卷》《图说小儿眼底病》等专业著作。
郑红梅,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眼机能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遗传眼病学组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激光分会眼底影像学组副组长,湖北省医疗鉴定专家。
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参编专业著作1部。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眼科影像检查设备和检查技术层出不穷,眼科影像的诊断与创新已成为眼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是眼科临床循证的重要来源,备受众多眼科医生及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为此,我们在眼科开创眼影像学科,专注于眼科影像学的研究、创新与应用。眼影像学与微循环密切相关,在中国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全国性的眼影像学组,旨在推动中国眼影像学的创新与发展。并于2017年12月2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以“协同众基层医生,引领眼影像学术”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国眼影像学术大会,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地区的600余位眼科专家出席。全国性眼影像学组的成立及第一届全国眼影像学术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中国眼影像学发展的基础,其意义深远。
创立与发展眼影像学科是我从事眼科事业三十余年的目标与追求。自己一直在该领域勤勉钻研。在国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和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脉络膜细皱褶等眼科疾病的影像学研究上有所创新。但眼影像学在临床眼病诊断与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仍值得竭力推广与实践。对于眼科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眼科医生,更需要眼影像学术会议及眼影像专著去引领及指导。
为此,由中国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牵头,组织学组委员及相关的眼科专家,撰写了有关眼影像诊断与指导治疗的“图说眼科系列”(包括“图说眼科检查系列”与“图说眼科疾病系列”)。丛书是各主编及编者多年来临床影像诊断和指导治疗经验的结晶,内容以条文式格式进行描述,图点评为精华,并凝炼了治疗建议或小结。可以为广大的眼科临床医师和影像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将对眼影像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祝愿眼影像学这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图说眼科系列”的面世,必将引起更多眼科医务工作者及视觉科学研究者的重视,有效提升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对眼影像学的认识水平,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文峰
“图说眼科系列”总主编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学组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