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希波克拉底曾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提示我们医学并不单纯是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同时需要理解疾病背后的各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医生的医疗技术是医治疾病的根本,同时医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时刻影响着医患双方的诊疗体验,因此,医护人员也越来越认识到良好医患沟通的意义。医患交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所以需要贯穿于医学教育全程,落实在医疗服务实践中,是因为医者的医患交流水平直接和间接地关联着医疗质量、效率和效益,影响到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几百年来,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也相应地从以医生为中心的“父权式”关系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共同参与型”关系。古希腊医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医生有3件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排在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手术刀之前,这也充分说明了有效的医患沟通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培养临床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要培养其准确表达、解释医疗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能够渗透人文关怀、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也充分体现了“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医患沟通技巧及案例分析》一书是由从医多年的临床医生,从实际临床案例出发,结合国内医患沟通的不同情景,撰写实用型医患沟通技巧。从不同临床场景、不同地域等多方面,结合医生和患者不同心理,参考国外卡尔加里剑桥(Calgary Cambridge)医患沟通技巧,对医护人员与患者交往中的基本礼仪、技巧、移情、共情与非语言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结合实际发生的临床病例,剖析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误区。 cV8Hu3a7MEHaI2rbdWUsKV13XXfd0Y7b3Ti7bntz22jM0CNL1YqALLXofTg2M1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