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质疑叙史正典,丰富历史细节

现代中国的学术发展,经过“五四”的洗礼,并及以政治力量为主导设置的学科体制,固然在在为身处其间的后来者打造了知识基底;不幸的是,却同时让在体制性的知识场域里淬炼陶育的知识生产者,往往犹如久居鲍鱼之肆,惯习之至,照本宣科,从不质疑养成并持续支配自我的知识,正当性究竟何在。幸好,大江总是向东奔流的。质疑我们承续的知识的正当性,在此际的学术实践里,再也不是滔天大罪。可是,仅仅质疑追问那些在我们生活世界里依旧充满生命力的知识,是否确可千秋万世永不移易,并不足够;我们还必须观照它们的“来时路”,才能知晓这些知识基底,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具体历史时空脉络里被安位定锚,进而成为我们表述思考与开展知识生产之际,指方引路的灯火路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将我们承袭的知识“历史化”,汲引并反思这段历史过程里的教训,绝对不可或缺;否则,我们失丧的,不仅仅是知识创新的能力,更是让人类应该/可以挣脱现实束缚的批判能力。

置诸现实处境,喊口号、贴标语,不是难事;将已成学科体制的知识“历史化”,大不易也。套用章实斋申述“校雠之义”的理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果不是“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张向东教授的这部新著《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期可扭转既存的历史成见,对于浸泡于现存体制之下的读者来说,正是具体的实践展示。毕竟,倘使我们要认识“五四”的主要旋律之一的“文学革命”,居然还停留在既存教科书提供的历史知识,那么这样一种由先行者(甚至于包括它的祖师爷级的人物若胡适)制造生产并传承不已的,显然被正典化的历史叙述(the canoniza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不正成了“知识的暴政”(tyranny of knowledge)?即如政治/文化立场都与胡适距离遥远的郑振铎(西谛)的《中国俗文学史》(1938),居然赞同胡适《白话文学史》(1928)的这番话:“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该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寻”,俨然引胡适为同道。假此一例,以概其余,足可想见,文学史的正典,总是欠缺反思的接棒者层累建构而成的。

当然,我们的先行者不是毫无自觉地依样画葫芦。诸若李孝悌的《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1992)、王德威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都是刺激我们走出神话国的思想资源。可是,与其费精耗神于在理论层面耍玩精致的概念游戏,不如从实证的角度,为反省思索如何反抗“知识的暴政”,提供具体的例证。无论是就近取材既存易得的史料,还是开发新的材料,抑或重行勾勒省思具体的历史过程,乃至于揭发历史进程里潜藏的权力/利益勾结的戏码,有心之士,盍兴乎来。一言蔽之,愈能深描细写以求逼近历史的场景,愈能质疑和超越打倒叙史的正典;逼近历史本真供应思想动力,源头活水,必在乎是。我们对“文学革命”的意义追问,就不会是凭空说法,也不至于总是在抽象思维的天空上遨游。

张向东教授的新著《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显示了继承前贤业绩的中壮世代,努力耕耘的具体成果;有意问津于斯域者,再三揣摩品味,自可开卷有益。在向东教授看来,清末的白话报对文学革命的前驱作用,大概无人否定;如何落实考究具体的影响,就得以具体问题的分析为基础。令人瞩目的是,张教授不以文学视域为足,反而尽量扩充一己的知识天地,举凡白话报刊如何培养滋育了新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群体,或是早先白话报刊倡言的风俗改良、“国民性”批判和“身体革命”,怎样为“文学革命”的队伍成员接续音调;乃至其间纠葛缠绕之个人体验与国族前景的多重想象,都有所书写。可以说,文士骚客驰骋遥想的“文以载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道”,而是可以化为国族的自我批判和改造的实际行动;用心所在,也不再是臻于圣王郅治之境,而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张教授的论点,读者自然可以商量斟酌;却不能否认他愿意超越知识学科规范与束缚的宏大企图;他描摹的历史细节,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向东教授以新著《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稿本见示,个人受益良多;承蒙不弃,力邀为序,个人敬辞不得。谨此对于向东教授打倒“文学革命”的叙史正典,奉献的智慧与力气,略抒联想,稍示顶礼以敬之忱。惟惭学知有限,文不成篇,倘获向东教授和读者谅宥,自为大幸。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潘光哲 敬笔
2022年1月27日 ZlbKq56NjLnVwu0/ankBzOMuJ8+SfCVEHj7nGZAWLTWneG4nu9aG8MsQeY9sQ7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