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知识要点

1.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2.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实验室检查。

3.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流程。

4.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红细胞破坏多于生成导致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成人骨髓代偿能力可达正常造血的5~8倍,仅有红细胞破坏无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有多种分类诊断:基于病情,分为轻、中、重型乃至溶血危象;基于病程,分为急、慢性溶血;基于红细胞形态,分为球形、非球形红细胞溶血;基于溶血部位,分为血管内、血管外溶血;基于病因,分为先天(遗传)性、后天(获得)性溶血;基于病理机制,分为红细胞自身(膜、酶、球蛋白等)异常、红细胞外在(抗体、生物毒素、药物、化学中毒、渗透压改变、机械性损伤等)异常性溶血。不同分类诊断强调了溶血性贫血的不同特点,且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临床治“本”治疗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病因和病理机制诊断。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2岁,因“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3个月,加重2周”就诊。3个月前出现面色苍白,全身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伴食欲减退。无发热,无柏油样便及尿色改变。在社区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48×10 9 /L,红细胞计数2.6×10 12 /L,血红蛋白浓度86g/L,血小板计数196×10 9 /L,MCV 84f l,MCHC 346g/L。予以口服右旋糖酐铁、叶酸及维生素B 12 治疗2个月余,效果不佳。2周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晕厥1次,伴耳鸣、注意力不集中。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38×10 9 /L,红细胞计数1.6×10 12 /L,血红蛋白浓度49g/L,血小板计数168×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淋巴细胞百分比24%,单核细胞百分比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MCV 94f l,MCHC 332g/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26.4%。发病来,常失眠,食欲减退,小便深黄,大便正常,体重无减轻。无痔疮,无月经量增多。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轻度黄染,舌苔厚腻,胸骨无压痛,心率98次/min,心律齐,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问题1】

该患者可疑的诊断是什么?

思路1

患者症状、体征首先提示有贫血,多次血常规结果亦证实贫血。贫血程度及分类:重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思路2

是否合并其他细胞异常。白细胞计数略高,但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思路3

贫血原因。患者年轻,女性,病史3个月,无消廋等其他不适症状。根据病史,无显著失血史(血尿、柏油样大便、无痔疮、无月经量增多),无营养不良病史(无偏食及节食史,补充造血原料治疗无效)。贫血伴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且伴尿色深黄,巩膜轻度黄染,提示溶血性贫血可能性较大。

【问题2】

为明确诊断,需进行哪些检查?

思路1

有无隐性失血。大便隐血(OB试验):阴性。尿常规+镜检:红细胞0个/HP。尿胆原(++),尿胆红素(+)。

思路2

外周血涂片确认有无其他血细胞及红细胞形态异常。粒细胞计数、比例、形态大致正常;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大小均一,形态正常,未见有核红细胞。

思路3

确定是否为增生性贫血。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髂骨骨髓象:粒、红、巨三系增生,红系比例显著升高,占48%,以中幼红细胞为主,形态未见异常。

思路4

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CO呼气试验法

测定红细胞寿命为15d。

2.红细胞破坏产物

(1)血管外溶血

肝功能:

丙氨酸转氨酶(ALT)28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IU/L,总胆红素36.8μmol/L,直接胆红素8.2μmol/L。

尿常规:

胆红素(+),隐血(++),尿胆原(++)。

大便常规:

粪胆原(++)。

(2)血管内溶血:

血涂片无红细胞碎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38mg/L,结合珠蛋白0.6g/L;血钾5.0μmol/L,LDH 1 020IU/L(LDH 3 540IU/L,LDH 4 366IU/L),尿Rous试验(-)。

3.腹部超声

轻度肝大,胆囊多发结晶。

4.血四项检测

叶酸20μg/L,维生素B 12 668ng/L,铁蛋白288μg/L,血清铁26μmol/L。

思路5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管外溶血性贫血诊断确立。

思路6

确定是遗传还是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患者为中年,发育正常,轻度肝大,无输血史,祖籍北方,无家族遗传史,红细胞形态正常,无明确药物或食物诱发贫血或加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可能性不大。

思路7

确定溶血机制。

1.红细胞膜异常检测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正常开始溶血0.44,完全溶血0.32;患者开始溶血0.48,完全溶血0.36;酸化甘油试验:光密度减至50%的时间(AGLT50)140.00s。

2.珠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电泳,未见异常区带;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膜电泳,未见H带;抗碱血红蛋白测定,HbF 2.1%,HbA2测定2.5%。

3.外周血(粒细胞、红细胞)CD55 - 、CD59 - 细胞均<2%,Flare试验示红细胞Ⅲ型0.20%、Ⅱ型0.49%、Ⅰ型99.34%,粒细胞-红细胞PNH克隆4.29%;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阴性,蛇毒溶血试验(CoF试验)阴性,红细胞补体敏感试验阴性,未检测到 PIG - A 基因。

4.外周血Coombs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阳性,抗IgG(+++)。

5.间接Coombs试验阴性 冷凝集素试验及冷热溶血试验均阴性。

6.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 + 、CD15 + 、GlycoA + )膜自身抗体IgG、IgM均为(-)。

知识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atolytic anemia,AIHA)是一类由自身抗体破坏成熟红细胞导致的贫血性疾病。依据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特性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和温冷双抗体型。绝大多数AIHA患者(约80%)为IgG温抗体型。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半数以上AIHA患者为继发性,即使首次诊断为原发性AIHA也应该密切随访,部分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和风湿病可以“原发性”AIHA首发。

思路8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结果,该患者确诊为AIHA(IgG型)。

知识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原发性AIHA患者多为女性,年龄不限,临床表现除溶血和贫血外无特殊症状,半数有脾大,1/3有黄疸和肝大;继发性AIHA常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贫血程度不一,有时很严重,可暴发急性溶血危象。外周血涂片可见多数球形红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幼红细胞,偶见吞噬红细胞现象,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升高。

(2)骨髓象提示红系显著增生,偶见红系轻度巨幼样变。

(3)再生障碍危象是网织红细胞极度减少,骨髓呈再生障碍性贫血样骨髓象,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

(4)抗球蛋白试验直接试验阳性,主要为抗IgG和抗补体C3型,偶有抗IgA型;间接试验可阳性或阴性。

3.诊断依据

(1)近4个月内无输血或特殊药物服用史,如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立诊断。

(2)如抗球蛋白试验阴性,但临床表现较符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切脾术有效,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特别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诊断为抗球蛋白试验阴性的AIHA。

知识点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思路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过程即析因过程,包括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进而归纳、分析,得出溶血“成因”(即诊断),必要时还可通过试验性治疗证实。在此过程中,“分析”应有“序”,即“思路”,这对保证诊断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一、确定是否贫血

绝大多数就诊的溶血患者患贫血呈重型,轻、中型贫血也会出现“贫血症候群”;凭问病史、体格检查多可判定患者是否患贫血;可靠的血常规检查不仅有助于精确判定贫血,且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形态及其他血细胞有无异常。

二、确定贫血是否合并其他细胞异常及红细胞形态异常

溶血性贫血多表现为单纯贫血,但在溶血发作期,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及有核红细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e related pancytopenia,IR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严重感染继发的溶血可有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PNH可因血红蛋白尿失铁而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某些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可合并轻度溶血表现,但其红细胞体积增大,中性粒细胞呈多分叶现象。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可表现为球形、椭圆形、棘形红细胞增多,珠蛋白异常可表现为镰状、口形红细胞增多,也可呈小细胞性贫血。原、继发温抗体型AIHA可出现“假性”球形红细胞。

三、确定是否为增生性贫血

无论血象呈单纯贫血抑或两系、三系血细胞异常甚或无贫血,溶血患者的红细胞系统多呈反应性(代偿性)增生,表现为: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增高(绝对值受红细胞总数的影响,不一定增高);外周血可出现数量不等的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系明显增生(以中幼红细胞为主),极个别患者甚至会因骨髓过度代偿、红髓扩张出现骨痛。但需注意的是,溶血危象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样骨髓象,部分不发作PNH及IRP患者的髂骨骨髓可低增生,对这类增生“反常”的溶血性疾病患者应坚持“多部位骨穿”,有时胸骨与髂骨骨髓会“截然不同”;即使在增生减低部位的骨髓,红系比例往往不低,甚或增高。

四、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确定后,应进一步检查有否溶血,并尽可能排除非溶血性增生性贫血,主要包括造血原料缺乏(叶酸/维生素B 12 缺乏、缺铁等)及失血引起的贫血。常见的溶血表现:①红细胞寿命缩短(同位素法或CO呼气法测定);②红细胞破坏产物(红细胞碎片、血钾、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或尿含铁血黄素等)增多及其引起的异常表现(黄疸、深色尿、高血钾等);③消化红细胞破坏产物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偿增生(脾大、肝大)。即使是无贫血的溶血患者也会有这三方面的溶血表现。找到正面支持溶血的证据后,还应通过问病史、体格检查,甚至必要的化验(红细胞体积、营养素测定),并排除其他增生性贫血(特别是巨幼细胞贫血),做到确诊溶血。

五、确定遗传或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确定溶血后,即可行对症治疗,如清除体内过多的红细胞破坏产物(碱化利尿/利胆、血浆置换)改善内环境、纠正贫血(输红细胞)、促造血(补充造血原料)等。与此同时,应速追查溶血原因:是先天遗传所致?还是后天获得?

遗传性溶血一般有如下特点:中/重型多见于婴/幼儿,轻型可见于成人;多有体格发育异常、肝脾大,多次输血者可见血色病体征;我国患者多见于华南/西南地区,多有家族遗传史,可有红细胞形态异常,有特异实验室发现,即某些氧化性药物或食品可诱发溶血发作或加重,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切脾后能缓解病情。

无上述特点者应考虑后天溶血之可能。当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也有某些可佐证诊断的特点,如继发性溶血往往有可查及的病因(与父母血型相关的新生儿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瓣膜术后溶血、烧伤或错输液引起血浆渗透压改变继发的溶血、生物或化学中毒引起的溶血、严重感染继发的溶血、肿瘤性疾病继发的溶血、TTP继发的溶血等)。获得性溶血相对多见于成人,无地区聚集性及遗传史,体格发育正常,多有相应实验室发现,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及遗传史,体格发育正常,多有相应实验室发现,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

六、确定溶血机制

分出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后,应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检查确定溶血机制,这也是溶血性贫血诊断的最重要步骤。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实验室检查包括:

①红细胞膜异常检测:红细胞形态及渗透脆性(盐水法、酸化甘油法、蔗糖高渗冷溶法)、红细胞膜蛋白(电泳)、膜蛋白编码或调控基因(PCR/测序/基因芯片);②红细胞酶异常检测:酶活性(底物法)、酶蛋白(免疫法)、酶编码或调控基因(PCR/测序/基因芯片);③珠蛋白检测:异常珠蛋白功能(红细胞形态)、性质(珠蛋白小体、乙丙醇试验)、含量(HbA2和HbF定量、血红蛋白电泳)及编码或调控基因(PCR/测序/基因芯片)。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给先天性溶血以不同的诊断命名;先天性球形/椭圆形/棘型红细胞增多症(膜异常),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嘧啶5′-核苷酸酶等缺乏症(酶异常),α或β-地中海贫血(球蛋白α、β肽链量的异常:比例失衡)和各种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肽链质的异常:氨基酸缺失、错位、置换或肽链三/四维构型异常)。

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分两大类:其一是针对继发性溶血的诱因和原发病而进行的检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检查因“因”“病”不同而异,不属于溶血的特殊检查。其二是针对后天原发性溶血的机制进行的检查,这类检查又可分为确定溶血部位的检查、血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和血细胞是否对补体“超敏”的检查。如果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浆间接胆红素及尿胆红素、尿胆原明显增高,游离血红蛋白不增高,结合珠蛋白不降低,则提示为血管外溶血。

反之,若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尿隐血和/或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管内溶血。后天原发性血管外溶血,应进一步检查血细胞温型自身抗体(传统Coombs试验、单克降抗体Coombs分型试验、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自身血小板抗体),以确定IgG/IgM/IgA/混合温抗体型AIHA,温抗体型IRP抑或温抗体型Evans综合征。后天原发性血管内溶血,应进一步检查是PNH[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溶血试验(CoF试验)、红细胞补体敏感试验、血细胞CD59/CD55及 PIG - A 基因检测]抑或冷抗体型AIHA(冷凝集素试验、D-L抗体检测)。

七、治疗性诊断及动态随访

某些后天原发性AIHA单凭现有检测手段不足以测及自身抗体,在充分排除其他溶血性贫血的可能性后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若明显见效,可诊断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对各种后天“原发性”溶血,应动态随访,有时会发现这些溶血的真正病因。若竭尽所有,仍不能对某种溶血性贫血确诊,切勿勉强定诊。溶血性贫血的新类型就孕育自这些“不能定诊”。

【问题3】

查找病因。

思路

既往有无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缺陷病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感染性疾病(各类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疱疹等),造血系统肿瘤(如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和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问题4】

如何治疗?

思路1

初次接诊患者,未明确诊断时,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改善贫血症状

输注血型完全相合的悬浮红细胞。但此患者为考虑溶血患者,注意严格交叉配血,输注配血完全相合的悬浮红细胞,输血前给予足量抗过敏处理,输血时一定要缓慢,注意有无溶血反应。

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溶血

按泼尼松计算,0.5~1mg/(kg·d)。

3.碱化

碳酸氢钠(口服或静脉输注)。

思路2

明确诊断后的治疗。

1.急性溶血处理

(1)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按泼尼松计算,1~1.5mg/(kg·d)。

(2)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或有禁忌证时,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冲击,0.4g/(kg·d)×5d;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375mg/(m 2 ·周),连续4周。治疗过程注意过敏反应,并加强预防感染处理;环磷酰胺(CTX),1 000mg/10d,连续3次。其他,如CD52单克隆抗体等。

(3)PNH患者可选择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

2.维持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控制急性溶血,待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正常后,逐渐减量,一般在4~6周内减至初始剂量的一半,以后逐渐减至最适维持剂量治疗3~6月。仅15%左右患者可脱离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获得持久缓解;40%~50%患者依赖于小剂量泼尼松(5~20mg/d)维持疗效;15%~20%患者依赖于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15%~20%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根本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注意其副作用防治,如改善骨代谢(补钙等),抑酸护胃,预防水、电解质紊乱,检测血糖变化及预防各类感染等。

(2)其他免疫抑制剂

1)非细胞毒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CsA)3~5mg/(kg·d),定期检测CsA浓度;霉酚酸酯(MMF,骁悉),起始500mg/d,之后1 000mg/d;注意肝肾功能损害;西罗莫司,起始剂量由1mg/d,若无明显副作用可逐渐增加剂量,至3mg/d。

2)细胞毒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2~2.5mg/(kg·d),CTX 1.5~2mg/(kg·d),注意骨髓抑制毒性。

(3)脾切除:

内科治疗无效,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证且脾脏溶血指数(放射性核素标记自体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检查)较高者,应考虑脾切除治疗。但综合考虑患者最终获益和风险比较,且随着其他新型免疫抑制剂及治疗方案应用,脾切除适应证越来越严格。

3.对症支持治疗

(1)改善贫血症状:原则上尽可能避免输血;当出现溶血危象、暴发型AIHA或危及生命的极重度贫血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根据自身红细胞抗体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结果严格交叉配血,注意事项同上。

(2)碱化利尿处理:保持尿pH在6.5以上。

(3)利胆退黄。

4.病因治疗 控制原发病是彻底治愈AIHA的关键。如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化疗,结缔组织病免疫抑制治疗,肿瘤性疾病的放化疗,各种感染灶的清除等。

知识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原则:配型“严格化”,输血“成分化”

温抗体型AIHA患者自身抗体效价较高时,抗体覆盖红细胞,增加血型鉴别的难度,此时特别强调ABO血型的反向定型:即用患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做凝集试验,进而判别患者血清中含有抗A抑或抗B,并据之“反向”判定患者的ABO血型;待免疫抑制治疗奏效(自身抗体效价降低)后,再做ABO血型的正向定型。有时冷抗体型AIHA患者的血浆中含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可能影响正、反向血型鉴定,故需用等渗液充分洗涤待测红细胞做血型正定试验,待溶血控制后血清中的游离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时做血型反定试验。严格的血细胞配型是AIHA安全输血的必要前提。

知识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均在正常范围,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正常范围,直接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转为阴性。

2.部分缓解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5%,血清胆红素测定≤34μmol/L(2mg/dl),抗球蛋白试验阴性,或仍为阳性,但效价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3.无效 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贫血或溶血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能达到部分缓解标准。

(邵宗鸿)

问答题

1.溶血性贫血的分类有哪些?

2.溶血性贫血有几种发病机制?

3.溶血性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4.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流程是什么?

5.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推荐阅读文献

[1]上海市医学会输血专科分会,上海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试验及临床输血专家共识.中国输血杂志,2017,30 (7):663-665.

[2]沈悌,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59-69.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4):265-267.

[4]BARCELLIM W. Immune hemoly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Sem Hematol, 2015, 52 (4): 304-312.

[5]BARCELLINI W, FATTIZZO B, ZANINONI A.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 options for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Expert Rev Clin Immunol, 2018, 14 (10): 857-872.

[6]HILL Q A.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Hematology, 2015, 20 (9): 553-554.

[7]LIEBMAN H A, WEITZ I C.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Med Clin North Am, 2017, 101 (2): 351-359.

[8]NAIK R. Warm autoimmune hemolysis anemia. Hematol Oncol Clin N Am, 2015, 29 (3): 445-453.

[9]SIDDON A J, TORMEY C A. The chem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hemolysis. Adv Clin Chem. 2019, 89: 215-258. nQhTmFyc6VQ1hTNSpUwKiZkZaM2MNxcVIvF5H1aOlXALVqbMEpJy9Oq1y8dROB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