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几乎贯穿始终。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由用药引发的不良事件是全球导致住院死亡和伤残的重大原因之一,全球1/10的住院人次由药物不良事件导致,15%的住院花费由药物不良事件产生。然而,83%的药物不良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用药是否合理。根据调查,民众大多不了解正确的服药方法和服药原则,缺乏安全用药常识。因此,向大众传播合理用药的知识和理念,开展全民健康用药科普势在必行。
现代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人们对用药安全愈加重视,用药科普宣传逐渐增多,其目的是要让民众对错误用药行为从认识上、行为上作出改变。科普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做好科普是一项高层次、高难度、高科技含量的创造性工作。优秀的科普读物应具备权威、通俗、活泼的特征,然而,目前市售的用药科普读物普遍存在内容不严谨、语言不贴近百姓、可读性不佳、覆盖人群不全面等问题。
《一生健康的用药必知》系列科普丛书是在国家大力倡导“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专业平台推出,组织全国各专业药学专家精心策划编写而成。全套丛书聚焦百姓用药问题,针对常见用药误区和知识盲点,把用药的风险意识传递给民众,让民众重视用药问题,树立起合理用药的理念。其内容科学实用,使读者阅读后对全生命周期的每一环,以及常见生活场景中出现的用药问题都能有所了解。这套丛书在表现形式上力求生动活泼、贴近百姓;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帮助民众树立健康意识。可以说,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产生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本套丛书的撰写凝聚了所有编者的智慧和辛劳,在此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始终关注着中国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和科普教育。我国医学科普传播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数虽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达到了8.47%,但仅相当于发达国家10年前的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开始觉醒,新媒体的发展也使科普工作有了更丰富、更灵活的方式。但面对漫天的“医学科普”、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普通民众有时难以分辨。更有甚者,一些打着医学科普旗号的“伪科学”和受商业利益驱使的所谓“医学知识”大行其道,严重误导民众。另外,当前市面上见到的多数药学科普书籍还存在表现形式不够生动活泼、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等问题,让大多数读者望而生畏,使药学科普很难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今天,我欣喜地看到,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倾力打造的《一生健康的用药必知》系列科普丛书,汇集了中国临床药学行业核心权威专家倾心撰写,为读者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安全合理用药知识。丛书突破了目前市面上医学科普书题材单一、语言枯燥、趣味性差等缺点,以大众用药需求为引领,站在用药者的角度,针对读者在全生命周期可能遇到的用药问题与困惑,用最通俗的语言,做最懂百姓的科普。把晦涩的医药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活泼轻松,让百姓可以真正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对于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对我国药学科普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我深感欣慰,感谢编委会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将这样一套易懂实用、绘图精良、文风活泼的药学科普图书呈现给广大读者,为百姓提供了指掌可取的药学知识。
如今,政府对科普事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人民群众对用药健康的关注日益迫切,可以说,《一生健康的用药必知》系列科普丛书正是承载着百姓的期望出版的。全民药学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新一代的药学同仁重任在肩,担负着提升公众安全用药意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的重任。为了让公众更直观地接触药学知识,提升公众合理用药的意识,新时代的药学科普工作者应努力提高科普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科普出版物的品牌影响力,更广泛地发动公众学习安全用药的知识,让药学科普普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