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临床营养学概论

一、概述

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强的学科,开创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将营养的概念从单纯的膳食维度提升至一种医学治疗方法的高度。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而需要采用管饲或静脉输注补给营养,以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的措施称为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技术的发展是20世纪外科学的重要成就之一。这一理念意味着医疗团队应将营养支持纳入患者整体管理方案之中,需要团队配备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营养专业能力。

营养风险可来源于疾病,也可能来源于大手术、放化疗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肠功能障碍或衰竭。临床营养支持可用于帮助患者保存或改善机体功能、避免过多的体重丢失,使严重衰竭的患者恢复正常体重和身体组成。这一理念从传统意义上的为机体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底物、维持手术患者的氮平衡,到降低并发症、感染和炎性反应,21世纪已经发展到对免疫系统的促进和保护的认知层次,通过维护脏器、组织和免疫功能,发挥治疗性作用,促进脏器组织的修复,达到改善临床结局的目的。营养支持改变了传统的膳食治疗方法,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已明确提出“临床营养支持是医学治疗手段”,能够满足患者无法进食但急需补充营养的需要,尤其对于手术前后、器官功能衰竭、消耗性疾病所致的营养不良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如今营养支持已成为多种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营养支持技术在中国迅速发展,已成为许多疾病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营养支持疗法可通过纠正代谢紊乱、减轻应激负荷、稳定内环境、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整体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更兼具公共卫生优势。

二、营养支持方式分类

营养支持根据输注途径的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通过管饲途径为无法进食但胃肠道有功能的患者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称为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通过消化道以外的途径,从静脉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的技术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的治疗方式,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也并非只能择其一使用,通常需要联合应用。

肠内营养是指将需少量消化过程或不需消化过程就能吸收的营养制剂,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瘘)或少量多次口服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素。这种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出现的经鼻胃导管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至19世纪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最早的商业化肠内营养制剂出现于1942年,用于治疗儿童肠道疾病。20世纪50年代,商业化制剂由单一品种逐步向要素营养发展。1957年,Greenstein等为宇航员开发低渣食品即要素膳。随后,由游离氨基酸和部分短肽链混合成的水解蛋白制剂研发成功。1965年,Winitz等将肠内营养应用于正常人,并报道可维持人体组成与体重正常长达19周。随着营养代谢认识的不断研究与深入,肠内营养制剂也得到飞速的发展,面向不同人群、不同配方组成、适应不同临床治疗需要的各类制剂不断推陈出新。

肠内营养支持的给药途径有口服和管饲两种,经口服或通过营养管、胃肠道造瘘等方式滴入,将自制的改良匀浆膳食或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直接输送至消化道。其中经口营养补充还可分为全量供给与部分供给。肠内营养液通常由要素膳或化学组成配制膳制备而成,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是能够给予较全面的营养素的方式。可使用自然食物自制匀浆膳,例如将牛奶、肉、蔬菜等食物研碎后加水混合,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添加或限制给予的要素与热量。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通常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在此基础上增添各种口味并通过剂型改善口感,以提高患者使用依从性。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按剂型分类、按通用型与疾病特异型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氮源组成分类。根据氮源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可分为氨基酸型(amino acid)、短肽型(也可称为水解蛋白型,hydrolyzed protein)和整蛋白型(total protein)。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不刺激消化液分泌,不需要胃肠道功能辅助即可完全吸收。有些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含有少量纤维素成分,需要部分胃肠道功能帮助吸收。以上两种都是以单体物质即要素形式,进行混合并通过胃肠道供给,合称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通常由完整的营养素制剂组成,营养全面、耐受性好、口感好,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完整的患者。此外,还存在特殊配方制剂,用于特殊疾病患者的个体化给药,如高支链氨基酸制剂、必需氨基酸制剂、组件制剂。

通常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而无法使用EN治疗的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且入院后72小时内无法进行口服或肠内摄入或摄取无法充分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原先营养良好但经过7日EN治疗后仍无法满足营养需要的患者,更适合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供应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电解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Jonathan Rhoads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Francis Moore是外科营养支持的先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静脉营养的探索,长期从事外科营养研究并创立了全肠外营养。1952年,法国医师Robert Aubaniac首次报道锁骨下静脉插管至上腔静脉给药的输液方式。1961年,瑞典科学家Arvid Wretlind将大豆油乳化研制出可安全应用于临床的脂肪乳剂。1967—1968年,外科医师Douglas Wilmore和Stanley Dudrick在Jonathan Rhoads博士在实验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首次使用幼犬研究证实了完全肠外营养的效果,肠外营养与经口进食天然食物同样可使幼犬生长发育,并于1968年报道了首例成功使用肠外营养的先天腹壁缺损肠狭窄婴儿,患儿术后体重由2 300克降至1 816克,因胃肠功能不全使用完全静脉注射营养,期间正常生长发育,头围、身长、体重均有增加。肠外营养作为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自开创以来仍在被不断完善,并逐步由美国向世界等地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的曾宪九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即提出了外科患者的营养问题,经过充分准备,曾宪九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于196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外科代谢与营养实验室,积极探索静脉营养的使用。20世纪70年代,北京、南京、上海率先在国内开展肠外营养的研究与应用,曾宪九、蒋朱明、邹忠涛、黎介寿、吴肇汉、吴肇光等都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1971年,北京协和医院首次从国外引进脂肪乳剂、氨基酸和静脉维生素等制剂。蒋朱明教授等人于1979年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静脉营养与要素饮食应用于肠瘘治疗》报道了患者临床结局得到明显改善的效果,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Medline 收录我国该领域的第一篇论文。2004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2006年发布我国第一版《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年版)》,之后历经多次修订,为我国规范应用肠外肠内营养的基础。

肠外营养需要经静脉途径将患者所需的营养要素输注入体内,最早的肠外营养给药方式是将各个组分顺序输注,经过40余年的不断完善,研究学者逐步认识到各个要素在体内的协同作用,从分别输注到多种组分串输,再到调控不同给药速度维持营养要素进入人体的比例,直到1983年才有明确的以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tion admixture,TNA)方式提供肠外营养支持的概念。全营养混合液是指将患者一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混合装入特定材质的大容量输液袋内(通常容量为3L),将混匀的营养物质输注给需要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这一操作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规程进行混合调配。2010年,卫生部出台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首次明确了肠外营养静脉用药应当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进行集中调配。

三、临床药师参与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支持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其理念涉及范围逐步扩展,从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与调整、路径的选择、各类营养素需求的确定,到给药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患者营养评价与治疗效果监测,还包括药品的选择与配伍、多重用药管理、药物协同作用监测等。满足以上需求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因此需要建立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机制,即临床营养支持团队(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建议,营养支持团队应由医师、营养师、药师和护师联合组成,共同参与完成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服务。其中临床药师作为医院药事管理的参与者负责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是NST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临床药师的概念由美国在1957年率先提出,在高等医药院校设立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我国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中首次规定医疗机构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并相应规定了临床药师的七项主要职责。教育部于2006年批准高校设立临床药学专业,培养临床应用型药学人员。2005年和2007年,卫生部先后启动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与“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以促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和药物治疗水平,充分发挥药师保护患者用药权益的作用。如今许多二级、三级医院都建立了临床药师制。2011年,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首次增设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药师专业,标志着国内开启了营养支持临床药师专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2015年,ASPEN正式规范了营养支持临床药师的工作范畴和工作任务。

临床药师参与NST的中心工作就是推进合理用药,围绕营养类药品多方面开展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医嘱审核中较为重要的一环,首先应着眼于制剂配伍与混合液稳定性,尤其是脂肪乳的稳定性,如pH值、电解质浓度,这一层次的审核决定成品肠外营养混合液的质量是否合格;其次是审核医嘱的合理性,如制剂类型的选择、特殊营养素的选择、热氮比、糖脂比等,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最后,审核医嘱是否结合患者病理生理情况,选择适当输注途径,满足患者用药个体化需求,保障患者用药有效性且能够得到最大获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也是临床药师应负责的内容,对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应调查后做详细记录,分析评价后上报。营养支持临床药师还应参与日常查房,监测患者病理生理情况的变化,针对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制订并及时调整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为医师提供药品相关专业信息或本领域药物的发展情况。在整个营养支持过程中,关注营养制剂的正确使用,关注输注速度、给药时间、营养相关生化指标、患者耐受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协助制订肠外营养到肠内营养的过渡计划。主动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知晓自身营养状况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医嘱点评,对营养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

临床药师的参与能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许多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形成临床药师参与营养支持疗法过程的药学服务实践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监护。但我国临床药师还没有获得处方权,因此营养支持工作应从协助医师完善医嘱入手,对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方案进行评价,对医嘱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适当干预。随着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由药学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提供用药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用药咨询、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药师配合临床开展营养支持工作开辟了新领域。 x110GEWRWBprJQMHxM0OdhgtONoNttxyQuL6ofDN7ppL8OTbLXL0T+pDXAlBL/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