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气,是中国古人对宇宙、对生命的认识。在中国哲学范畴中,气又是基于道而形成的。

一、气的概念

气,在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皆为云气之象形,《说文解字》谓:“气,云气也。”说明“气”原本是古人对于云气的认识与描述。后又被引申为无形无象、不断运动而又充斥天地的一种原始物质。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古人对空气的合理想象。如《列子·天瑞》曰:“天,积气耳。”中国古代先哲在道论的基础上,借用了气的概念,代指构成天地万物的初始物质。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由道所生,具有极其细微而分散、肉眼看不见,又不断地运动、弥漫于整个天地时空的物质特性,由此成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气的含义有三:其一,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道在物质世界的具体体现。气作为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最精微的物质基础,包括生命体在内的一切形质都是气聚合而成。其二,气是充斥于天地且又不断运动着的无形存在。气虽然无形,但却客观存在且可感知,并弥漫、渗透、充满于整个天地时空。天地万物不断地运动变化,就是气之永恒运动的显现。其三,气是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万物源于一气,天地之间之所以万物各异,万象分殊,皆是气纷繁复杂运动变化的结果,各种事物之间通过它们的共同本原——气产生联系。

总之,气根据道的规律而产生,又依照道的规律而运行。从其性质而言,道是无形无象的规律;气则是无形有象、有运动、有体积、忽隐忽现但真实存在且可感知的物质。道作为规律,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气是永恒存在、无边无际的,充满了整个宇宙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故《庄子·天下》篇称其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二、气化万物

宇宙演化的最初时期,并不存在任何有形的实体,整个空间充塞弥漫着混混沌沌、细微无形的物质,即为气。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生、长、化、灭,均为气的不同形态变化所致。宇宙创生之初,气以无形的方式存在,而后无形的气因运动聚合产生各种有形之物,有形之万物分散后又复归于气。世间一切事物的生灭,皆由气的聚散所致。故《正蒙·太和》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本体指最初的状态,客形则指变化的形态,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就其本原而言均为气,只不过是处于或弥散或聚合的不同状态而已。

气的聚散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道的规律有序进行。气化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也同样受到道之规律的支配。故道之规律就是气之规律,也是万物之规律。

既然天地万物皆源于气,有形之体也都是气之聚合,同样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也是源于气。《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管子·心术》曰:“气者身之充也。”人的形体是由气的聚合而成,人的生死亦由气的聚散变化所致,生命的过程也就是宇宙间气的运动变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故曰:“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论衡·论死》)

在中国古代论述万物起源的问题时,“道生万物”与“气化万物”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叠,在历史上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先秦时代,哲学家们普遍强调“道”的规律性,此后则对“气”的作用更加重视。至北宋张载创立“气学”,阐述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提出了“太虚生气,气聚万物”的气一元宇宙生成论,将道的规律纳入“气化万物”之中,从而略过了对“道”的论述,使理论得到了简化。张载的“气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至明清后逐渐成为学术的主流。

三、气的运动变化

气具有活泼的生机,运动不息是其基本特性。由于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使得由气所生成的整个自然界始终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表现为新的事物不断出生、成长、由小到大;老的事物逐渐衰退、由盛至衰,乃至死亡、消散。因此,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又运动不息的,天地万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动,都是由运动变化的气所推动与激发。中国古代先哲基于对宇宙运行与生命活动机制的认识,对气的运动变化做了阐述,提出了气机与气化的概念,用以概括气的运动变化。

(一)气机

气机,是指气有序的运动。古人认为,永不停息地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由于任何事物都是由气聚合而成,故任何事物发生、发展与变化,不过是气之运动的最终体现。

“屈伸往来者气也,天地间无非气”(《朱子语类·卷三》),气始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是其固有属性。气的运动属性根源于其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古人将之归结为由阴阳的消长变化所致。气本身可分阴阳,称为阴气、阳气,二者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始终处于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之中,这就使气始终处于运动不息的状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上升和下降、外出和内入、发散和聚合、吸引和排斥等多种形式,其皆为气之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正蒙·参两》曰:“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任何气的运动,其本质都是其内部阴阳之气的盛衰、主次、消长与转化的表现。

在古人的认识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依靠气永不停息地运动来推动,而升降与出入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气机升降,指的是气在人体内部的规律运动;所谓气机出入,则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代谢。人体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一方面不断吐故纳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五脏藏纳、六腑通泻、气血运行、津液的输布与代谢等等,各种人体功能与生命活动,都是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方得以进行。任何一个具有生命的个体,必然存在着气机的升降出入。如果气的运动不再协调稳定,气机紊乱失常,人就会发生疾病;更严重的是气机停息,人就会死亡。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

(二)气化

所谓气化,是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由于万物生于气,气又推动和激发着万物的生生化化,气化可泛指事物一切形态的运动变化。气化运动,包括气化形、形化气、形生形等多种情形。无形之气聚合成有形之物,这就是气化为形的过程;有形之物散而复归于气,这又是形化为气的过程。有形之体与太虚之中无形之气,又有着不间断的升降出入等气机转换,促进了气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因而,对于天地自然而言,气化是自然界万物产生、存在、发展、演变以至消亡的根本原因,也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

对于人而言,气化运动是生命活动的存在形式。气机的升降出入推动了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气化作用则可以将外来的物质转化为人体生命所需的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有形之物产生之后,在气的推动激发下,相互之间还可互相转化。如人体内的津液通过气的作用,可转化为血,或者变成尿液和汗液。摄入饮食物后,在气的参与下,也可变成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这就是形生形的过程。因而,人体之脏腑身形、精血津液都是靠气化而生成,也是靠气化来进行各种生命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作为生命活力表现的神,也是气血津精通过气化活动而产生的。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对人体生命活动来说,就是各种新陈代谢活动。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形体的本原,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生命的存在有赖于永不停息的气化运动,通过对气化运动的认识可以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与异常病理变化,通过调整失常的气化运动,可以消除病理状态,治愈疾病而恢复健康。在中医学看来,人的机体气化的重要性要远胜于人体本身,这是中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独特把握。

四、中医学之气

中医学充分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气”的认识,气的观念全面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中医学对人体与生命认识的基础。中医学认为,生命起始于气之聚合,终止于气之消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气首先是指构成人体的本原性物质,任何有形之物,都是气的聚合。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全过程,都可以视作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这一含义的气,是广义的人体之气。而相对于血、津液等有形物质,充满全身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精微无形物质,是狭义之“气”。

具体而言,根据其来源、功能与运行部位不同,人体之气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它们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基于此,中医学以气充沛与否、气的运行与气化过程正常与否等来阐释许多生理现象或病理过程。体内之气充沛,运行协调正常,则各经络脏腑功能活动健全,体温正常,抗病能力强,整个生机协调旺盛,即处于人们一般所说的健康状态。倘若气虚弱或运行失常,则整体或部分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就减弱或出现障碍,体温失常,容易被邪气所侵而容易生病,生了病后亦不易痊愈。

中医学认为,气之聚合组成了人之形体,其间又有无形之气弥散于人体之内,周游不息,无所不到。物质组成的同一性和无形之气贯通其间,就使得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密切相连,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由此,人体内外上下皆联系贯通,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体,整体病变也可反映在局部;此脏病变可波及他脏,外在的某些变化可以是内在脏腑功能活动的反映,通过调节内在功能活动,也可以消除外在的疾病表现。正是由于气的作用,人之生命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人和自然界万物也是由相互贯通的气所组成。人和自然界之间还时刻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这也是气运动变化的体现。人通过饮食与呼吸等过程,体内外的气之间进行了升降出入交换,使得人和自然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普遍存在的气的中介作用,人感受着天地日月的种种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中医学认识来看,之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主要就是因为气的中介作用,也正是通过气这一中介作用,人和自然界表现出统一性,即所谓“天人合一”。

(张宇鹏 胡镜清) uXFfr7EJsOJhjMrZOHpFwt8AikRJx4JuwwM2wHqzWdokJRDg5y/nUc+MR5Al/h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