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临床上呈慢性发展过程,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治疗困难,危害极大。因此,包虫病早期筛查与正确诊断十分重要。
目前,包虫病诊断除参考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外,实验室检查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体检筛查和与肿瘤等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大多简易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或敏感性均较高,易于在基层推广应用。但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包虫感染部位和感染类型,有时可与其他寄生虫感染(如蠕虫类)产生交叉反应,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同时,对术后复发或再感染的判别困难。因此实验室检查的血清阳性结果表明受检者过去曾感染或现在感染过包虫卵,但不一定发病。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包虫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包虫病病原体检查、常规实验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