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节
炎性肠病

广义的炎性肠病(IBD)包括各种肠道的炎性疾病,症状一般都是腹泻、腹痛、血便等。狭义的IBD主要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十年来有学者主张引入“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以概括病理无法确定为UC或CD的结肠炎性病变,但尚未广泛采纳。

一、溃疡性结肠炎

【背景知识】

1.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为局限于结肠黏膜的炎症,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该病几乎均会累及直肠,并且向近端连续性蔓延,累及结肠的其他部分。

2.危险因素

确切病因不明。其明确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年龄和性别:

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为15~40岁及50~80岁,以第一个峰多见。好发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

(2)人种及族群:

白种人好发,黑种人和黄种人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在我国UC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发病率约为11.6/10万。

(3)遗传易感性:

10%~25%的患者具有罹患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级亲属。

(4)膳食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总脂肪、动物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5)感染因素:

肠道菌群失调和既往急性胃肠炎患者(特别是沙门菌或弯曲杆菌),UC发病率升高。

3.病理学

绝大部分病变累及直肠,并向近端发展累及结肠。部分病例仅累及结肠。早期炎症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严重者累及肠壁肌层。病变呈连续性多发小溃疡,部分慢性患者有多发炎性息肉。

4.癌变风险

持续炎症刺激及反复溃疡和修补,使得UC患者的结直肠癌(CRC)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且随病程延长风险逐渐增加。

【接诊要点】

1.症状

首发症状主要是腹泻,可伴有血便或脓血便。伴随症状包括腹痛、便急、失禁、里急后重等。呈慢性病程,反复缓解-复发。患者可有全身性表现,包括发热、乏力、营养不良和贫血。全身症状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往往与肠道病变程度正相关,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并可预测预后。UC具体分型见表6-13-1。

表6-13-1 UC疾病的严重程度

2.严重并发症
(1)暴发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

表现为排便超过10次/d、持续性出血、腹痛、腹胀和包括发热等在内的严重中毒症状。当炎症扩展超出结肠黏膜层而累及肌层时,患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风险较高,其特征为结肠直径≥6cm或盲肠直径≥9cm(以横结肠多见),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2)穿孔:

以中毒性巨结肠病例常见,穿孔致腹膜炎者病死率>50%。激素可掩盖病情。

(3)严重出血:

部分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严重出血,甚至大出血,需要急诊行结肠切除术。

3.辅助检查
(1)结肠镜及活检:

为诊断UC最重要的检查。其目的:①确定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②明确病理诊断;③监测对治疗的反应;④评估病程较长的患者有无恶变。重度患者急性期行结肠镜检查可致病情加重或穿孔,因此需慎重。

(2)腹盆CT:

合并出血、巨结肠或可疑穿孔时无法行肠镜,可行腹盆CT评估病情,并决定手术时机及方式。

4.肠外表现

IBD患者肠外表现包括:运动系统受累(主要累及大关节的外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皮肤病变(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眼病(虹膜炎、葡萄膜炎、巩膜炎等),肝病(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外科治疗】

1.手术指征
(1)肠穿孔:

应行急诊手术。

(2)严重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大且无法保守或内镜治疗者,应行急诊手术。

(3)急性暴发性结肠炎: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应限期手术。中毒性巨结肠应行急诊手术。

(4)慢性期患者:

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者,应择期手术。

(5)病程长(>10年)或肠镜怀疑有恶变者:

应择期手术。

2.术式
(1)全结直肠切除术+回肠端式造口:

为UC的首选手术方式,可治愈本病,缺点是永久性回肠造口,降低生活质量。

(2)全结直肠切除术+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 IPAA):

在治愈UC的同时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全结直肠切除及IPAA可视患者情况同期或分期完成。据统计,术后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获得完全排便控制力,但平均排便6次/d甚至更多。全结直肠切除术可能带来的盆腔神经损伤、盆腔粘连、造口等问题,可对患者性功能及生育造成影响。

(3)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端式造口,或单纯回肠造口术:

对于急诊患者(如中毒性巨结肠)、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如重度UC导致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或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等可先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端式造口(远端直肠封闭),或单纯回肠造口术。待缓解期、一般情况改善或生育后,再行后续根治性手术。

Tips:

1.很多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长期控制病情。但对于内科治疗无反应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全结直肠切除是唯一可能使其治愈的方法。

2.重度腹痛伴发热的患者必须考虑中毒性巨结肠可能,并应积极手术治疗。一旦病情进展出现结肠穿孔病死率很高。

3.肛管受累患者不宜行IPAA。少部分患者行全结直肠切除+IPAA后病情复发,表现为炎症自吻合口向近段回肠蔓延(贮袋炎),严重时需再次手术切除并行永久回肠造口。

4.如患者仍处于激素治疗中,术前需请内科会诊,制订围手术期激素用药方案。

二、克罗恩病

【背景知识】

1.定义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胃肠道透壁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从口腔到肛周的整个消化道,但以末段回肠及回盲部受累最常见。

2.危险因素

确切病因不明。其明确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年龄和性别:

发病年龄同UC,呈双峰分布,以15~40岁为多。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

(2)人种及族群:

好发人种及族群同UC。我国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为低,为1.2~1.5/10万。

(3)遗传易感性:

同UC。

(4)吸烟:

吸烟增加克隆恩病发病及复发的风险。

(5)膳食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精糖、总脂肪、动物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6)感染因素:

同UC。抗生素暴露(甲硝唑、喹诺酮类等)增加CD发病风险。

3.病理学

回肠及回盲部病变最常见,达一半以上;约20%仅累及结肠,可伴有直肠或肛周病变。口腔、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受累较少见。病理显示肠壁增厚、纤维化,管腔狭窄。狭窄部位可见深溃疡,溃疡间黏膜水肿,形成鹅卵石样变。跨壁炎症形成粘连、炎性假瘤,可致肠瘘或脓肿形成。长期病变导致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病变常不连续,呈跳跃性。

4.癌变风险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CD患者恶变风险增加,以结直肠癌多见。

【接诊要点】

1.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为长期腹泻及间断发作的腹部绞痛,可伴有便血。腹痛部位同CD累及部位相对应,如末段回肠及回盲部病变多为右下腹痛。长期炎症导致增生及炎性假瘤形成时,可扪及腹部包块,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梗阻表现。肠黏膜炎症及溃疡进展还可导致瘘管形成,如肠内瘘、肠膀胱瘘、肠皮肤瘘、肠阴道瘘等。肛周受累可表现为脓肿及肛瘘。全身表现主要有间断发热、营养不良、贫血和体重下降等。

2.严重并发症
(1)肠穿孔:

可引起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2)肠梗阻:

以小肠梗阻多见,原因为增生性炎症导致管腔狭窄,以及肠袢间形成炎症粘连。

(3)脓肿:

肠瘘可致腹盆腔脓肿。严重者可累及腹壁及腹膜后,并引起脓毒症。

(4)中毒性巨结肠:

结肠型CD亦可出现暴发性结肠炎及中毒性巨结肠。

3.辅助检查
(1)内镜及活检:

目的同UC,为诊断CD最重要的检查,包括结肠镜及小肠镜。重症患者行内镜检查可致病情加重或穿孔,因此需慎重。在条件允许、无明确禁忌的前提下,所有CD患者都应于术前行内镜检查,以明确手术切除范围。

(2)腹盆CT:

合并出血、梗阻、巨结肠或可疑穿孔时无法行肠镜,可行腹盆CT评估病情,并决定手术时机及方式。

【外科治疗】

1.手术指征

手术指征大致同UC。对于穿孔、严重消化道出血、完全性肠梗阻、暴发性结肠炎等情况应行急诊手术。而对于病情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无效、合并肠梗阻/肠瘘、怀疑恶变的患者应择期或限期手术治疗。对于有腹盆腔脓肿的患者宜首先行介入穿刺置管和抗生素治疗,待引流充分、病情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

2.术式

CD常为多病灶,累及范围广,且易复发。故为保留功能,避免短肠,应在完整切除病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肠段。具体切除范围需结合术前肠镜、CT及术中探查情况而定。常用术式如下。

(1)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术:

是处理回盲部及升结肠病变最常用的术式。回盲部切除的范围包括末段回肠、盲肠及部分升结肠,而右半结肠切除则包括末段回肠、盲肠、升结肠及部分横结肠。切除后行回肠-结肠吻合。侧-侧吻合效果优于端-端吻合。

(2)节段性小肠/结肠切除术:

仅适用于病变肠段较短的病例。

(3)全结肠切除术:

适于病变广泛的结肠型CD。切除后行回肠-直肠吻合。

(4)全直肠或全结直肠切除:

分别适用于结肠未受累的直肠炎患者和结直肠均受累的患者。切除后需行永久性端式造口。

Tips:

1.肠道-皮肤瘘较少为自发性,多与手术有关。

2.手术无法治愈CD,主要用于治疗CD的并发症;术后仍需规范的内科治疗,并定期复查肠镜。

3.术后复发常见,且大多首先表现为吻合口复发,需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治疗。严重者可于多次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

(侯睿 审校:林国乐) 2OoRVWMX3lKI6KRUE/5wdSYuaZYrV/nXOnO33jlY/XHVOoueeFMcW9w5k/sq7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