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常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

一、骨骼肌松弛药

1.2 类肌松药合用的效果与用药顺序有关,先用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后用去极化型肌松药,可减轻后者的肌颤、血钾升高和胃内压、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如同为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合用,则可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

2.吸入麻醉药可增强肌松药的作用,其机制涉及吸入麻醉药中的中枢抑制作用、外周乙酰胆碱释放抑制,以及突触后膜受体脱敏等。一方面吸入麻醉药有剂量依赖性的增效肌松药作用,第二代、第三代含氟麻醉药的增强肌松药作用强于N 2 O、阿片类或丙泊酚。恩氟烷和异氟烷能明显延长维库溴铵的维持时间并减少其维持剂量,但对起效时间和最大抑制程度无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不同的肌松药受吸入麻醉药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尽管结构上维库溴铵与罗库溴铵同属于甾类中时效肌松药,但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罗库溴铵,而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与罗库溴铵差别不大。有研究显示,吸入3%的异氟烷能明显缩短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延长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作用时间达2 倍以上。吸入麻醉药对罗库溴铵的影响,依强弱顺序为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N 2 O。

3.局麻药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降低乙酰胆碱的含量和释放,降低N M 受体的敏感性,并具有膜稳定作用,从而增强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和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

4.很多抗生素能增强肌松药的作用,如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新霉素等,作用机制复杂,既有突触前膜也有突触后膜效应,两者合用可延长肌松药的时效。

5.抗心律失常药、抗惊厥药、精神神经用药、抗肿瘤药和部分神经节阻滞药等均可与肌松药发生相互作用,合用时应注意。

二、胆碱酯酶抑制药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卷曲霉素、林可霉素、多黏菌素、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或奎宁肌内注射均能作用于神经肌接头,使骨骼肌张力减弱,与抗胆碱酯酶药合用时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2.抗胆碱酯酶药可使酯类局麻药在体内缓慢水解,因而容易出现中毒反应,必须合用时宜采用酰胺类局麻药。

3.抗胆碱酯酶药可减弱乙醚、恩氟烷、异氟烷、甲氧氟烷、环丙烷等吸入全麻时的肌松效应。

4.阿托品作用于M 胆碱受体,能减少抗胆碱酯酶药过量时的不良反应,故当本类药用于拮抗非去极化型肌松药时可与阿托品合用。

5.避免抗胆碱酯酶药与其他的酯酶抑制药如地美溴铵、依可碘酯、异氟磷等合用,包括与马拉硫磷接触者在内,以免发生本类药物过量时的危象。

6.阻滞交感神经节的降压药如胍乙啶(并非神经节阻滞药)、美加明和曲咪芬等能减弱胆碱酯酶抑制药的效应。

7.即使是具有微弱的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也能减弱本类药对重症肌无力的疗效。

(张丹参 李炜) 2x9W7+CTB/vmVPIbdZ6YSLAqkxhSwlMJGw67wdRlPk47LhsOUuSmluUeg1D/25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