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

传出神经递质的体内过程包括生物合成、贮存、释放、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其生物学效应的消失包括递质的再摄取或酶解。药物可以通过上述各个环节影响递质作用的发挥,也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受体的方式而发挥药理作用。

(一)直接作用于受体

许多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受体结合,如果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递质的效应相似,称为拟似药或激动药(agonist),如M 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等。如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可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的作用,就称为阻断药(blocker);对激动药而言,则称为拮抗药(antagonist)。如M受体拮抗药阿托品(atropine)、β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等。

(二)影响递质
1.影响递质的合成

在乙酰胆碱的合成过程中,胆碱可从细胞外由钠依赖性载体主动摄入胞质中,此摄取过程为ACh 合成的限速因素,这一转运过程可被密胆碱(hemicholinium)所抑制,密胆碱能间接影响ACh 的合成。α- 甲基酪氨酸(α-methyltyrosine)抑制酪氨酸羟化酶,阻止酪氨酸转化为多巴,从而阻断NE 的合成。但密胆碱和α-甲基酪氨酸都无临床应用价值,仅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卡比多巴(carbidopa)和苄丝肼(benserazide)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从而妨碍多巴形成多巴胺,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减少多巴胺在外周的合成,使大部分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脱羧生成多巴胺而治疗帕金森病,是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辅助药物,提高左旋多巴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影响递质的贮存

利血平主要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使囊泡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以至于耗竭,从而发挥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作用。

3.影响递质的释放

如麻黄碱和间羟胺可促进NA 释放,而氨甲酰胆碱可促进ACh 释放,尽管它们均有直接作用于受体的作用。胍乙啶和溴苄铵可稳定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细胞膜,使NE 的释放减少。

4.影响递质的代谢与再摄取

乙酰胆碱在体内的灭活主要依赖于胆碱酯酶的水解。胆碱酯酶抑制药可以干扰体内的ACh 代谢,造成体内ACh 堆积,从而产生效应。

神经末梢内的NE 可被MAO 破坏,但不是NE 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消失主要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摄取而完成,因此MAO 抑制药并不能成为理想的外周拟肾上腺素药。地昔帕明和可卡因都是摄取抑制药,两者均可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又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为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可阻断NA 递质的再摄取。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和躯体运动神经系统,并主要由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构成。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M 1~5 、N 1~2 、α 1~2 和β 1~3 受体)是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靶位,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受体或通过影响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代谢等环节而产生生物学效应。根据药物作用的受体和效应不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分为四大类: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按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对受体的选择性可进一步分类,详见表9-2。 oDDuRsFfKMRA3YA8Z4TqzSJIVOK8i6c5zZ1HP5/xeawfPbqZnnoHE0Fg/KbuzU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