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的作用受药物和机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引起不同个体或是表现为药动学差异(pharmacokinetic variation),或是表现为药效学差异(pharmacodynamic variation)。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均能导致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个体差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量”的不同,但有时药物作用出现“质”的差异。

一、药物因素

1.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药物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剂型,采用不同的途径给药。如供口服给药的有片剂、胶囊、口服液;供注射用的有水剂、乳剂、油剂;还有控制释放速度的控释剂和缓释剂。通常注射药物比口服起效快,作用显著。缓释制剂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减慢药物的释放,控释制剂则可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不同,也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如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口服后血浆药物浓度可相差数倍甚至十余倍。

有的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时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外敷可消炎,内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产生抗惊厥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2 种或2 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使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称为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药物相互作用有利也有弊。合理的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有资料报道,合并用药1~5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10 种为10%,10~15 种为28%,16~20 种为54%。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比原疾病更为严重。

合并用药后效应增强者称为协同(synergism),效应降低者称为拮抗(antagonism)。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机制有药剂学、药动学和药效学3 个方面。药剂学机制指药物在体外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相互作用(变色、混浊、沉淀、药效降低或生成新的毒性物质等),又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药物混合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尤其应注意。

二、机体因素

1.年龄

大多数药物经肝脏和肾脏消除。新生儿和老年人的肝脏功能降低和肾脏排泄功能不全,大部分药物对新生儿和老年人作用更强烈、更持久,故有特殊的老年人剂量、儿童剂量。

老年人的各系统多有退行性变化(如心血管反射减弱),脂肪在机体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导致药物分布容积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老年人常需服用更多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

新生儿体内的药物结合代谢能力低,如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的位点被药物置换后引起核黄疸。由于肝脏的结合代谢能力低下导致氯霉素蓄积,可致“灰婴综合征”。

由于脂肪在机体内的构成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引起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高,导致一些药物的半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最大分泌率均仅为成人的20%,故主要经肾清除的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半衰期比成人长。肾小球滤过能力大约从20 岁开始缓慢减弱,到50 岁和75 岁时分别降低约25%和50%,导致药物的肾清除速率降低。

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相应改变,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在老年人中更易引起精神错乱。降压药物在老年人中因心血管反射减弱,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2.性别

雄(雌)激素类药物可使女(男)性患者男(女)性化。妇女月经期不宜服用峻泻药和抗凝血药,以免盆腔充血、月经过多。女性的体重一般轻于男性,在使用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时,女性可能需要较小的剂量。女性较男性有较高比例的脂肪和较低比例的水,也可影响药物的分布和作用。

由于进入母体的药物多能进入胎儿体内,凡能对母体产生影响的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故除维持妊娠的药物以外,其他药物应尽量不用。震惊世界的“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在分娩过程中,对母体使用的药物可影响子宫收缩而改变产程,也可能对新生儿产生影响。因为新生儿不仅自身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全,而且也因切断和母体的循环联系而不能利用母体内消除药物的机制。此外,药物可影响乳汁的分泌或通过哺乳进入婴儿体内,故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慎重,现已发展为一门围生期药理学(perinatal pharmacology)。

3.遗传因素

遗传是影响药物效应的最重要的因素。基因可决定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受体活性及功能表达等的结构基础,其突变可引起所编码的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功能的异常,成为产生药物效应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异质反应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4.病理状态

消化道黏膜水肿时,会因吸收障碍而使药物吸收不完全。肝、肾功能损伤易引起药物体内蓄积,产生过强或过久的药物作用,甚至发生毒性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能耐受较大剂量的中枢兴奋药。任何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因素都会降低疗效。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对镇痛药哌替啶的敏感性增高。体温过低(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可显著降低许多药物的消除。

5.心理因素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医师的信任程度等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安慰剂(placebo)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作用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气味似药的制剂。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安慰剂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

药物治疗的效应实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药理效应、非特异性药物效应、非特异性医疗效应和疾病的自然恢复等。安慰剂不仅对功能性疾病有效,对器质性疾病也有效。因此,在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时,应充分考虑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实际上不少药物或其他手段的治疗效果往往不是药物本身的作用,只是安慰剂效应。故在药物临床研究中,应采用盲法安慰剂对照试验。

6.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长期用药可引起耐受性(tolerance)和耐药性(resistance)、依赖性、停药反应等,均可影响药物疗效。

与高敏性相反,机体(人或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称为耐受性。耐药性则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抗病原体药物、抗肿瘤药物的总称)的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耐受性与耐药性两词的意义相似而所指的对象不同。

耐受性有先天的和后天获得的2 种。先天耐受多与遗传有关,第一次用药即可出现,属于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bility)。后天获得性是在反复多次用药后发生的,增加剂量可达到原有的效应,停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或反应性可逐渐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其中,短期内反复用药数次即产生耐受性的称为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麻黄碱、垂体后叶素和硝酸酯类药物等可引起快速耐受性。

耐受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机体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对药物的多次刺激发生适应性变化,所以很多药物反复使用后均可产生耐受性,只是产生的速度与强度不等而已。麻醉药也不例外,如硫喷妥钠、氯胺酮都较易产生耐受性。此两药耐受性的产生除与连续用药使神经组织对其产生适应性外,还与两药的自身酶诱导作用有关。此两药均经肝微粒酶进行生物转化,同时又都是此酶的诱导剂,均可增加此酶的降解活力,从而加速了自身的代谢而产生耐受性。

局麻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局麻药在同一部位(如硬脊膜外阻滞)多次使用后,药效很快降低。这是因为局麻药制剂多为盐酸盐,多次使用后,盐酸在局部蓄积增多,使pH 下降之故。

三、其他因素

耐药性(resistance)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抗病原体药物、抗肿瘤药物的总称)的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后,化疗药物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等的疗效降低或消失,需增大剂量或更换药物方能见效。

时间因素如时间节律,有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周节律、昼夜节律等。其中,昼夜节律对药效的影响较大大,研究也较为深入。机体“生物钟”对药物效应有明显影响,由此产生了时辰(间)药理学。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生物节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时间生物学与药理学的交叉学科。生物节律对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毒理学均有影响,药物也可影响生物节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晨间分泌最多,血药浓度也最高;氨茶碱对小鼠的LD 50 在4:00 时低于16:00。

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喝茶等,以及环境因素如食品、饮料中的添加剂、农药、杀虫剂,饮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空气中的尾气、粉尘等均能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戴体俊) MQLwQR4zSGG8ONZ4jFVqokjjEkxrd83RpDp2w73AOmfhGxZLy/kIEyp/TCTxIp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