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受体的分类

一、离子通道受体

1.功能

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 ion channel receptor)本身兼具离子通道功能,激动之后可开放通道。

2.结构特征

每个亚单位的肽链4 次穿透细胞膜,受体由4~5 个亚单位组成,N 末端和C 末端在细胞膜外。

3.代表受体

N 1 、N 2 受体(激活时,钠、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彩图1);GABA A 受体(氯离子进入细胞内而致超级化)。

彩图1 离子通道受体结构示意图

二、G蛋白偶联受体

1.功能

大多数受体为G 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受体与药物结合后,通过细胞膜内侧的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G 蛋白)转导信息,产生第二信使,将原信号放大整合后产生效应(彩图2)。

彩图2 G 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示意图

2.结构特征

受体为单一肽链,具有α螺旋结构,往返穿透细胞膜7 次,N 末端在膜外侧,C 末端在膜内侧。膜内侧有G 蛋白结合区(pocket)。G 蛋白是由α、β和γ 3 种亚单位组成的三聚体,静息状态时与GDP 结合。当受体激活时GDP-αβγ复合物在Mg 2+ 参与下,结合的GDP 与胞质中的GTP 交换,GTP-α与βγ分离并激活效应器蛋白,同时配体与受体分离。α亚单位本身具有GTP 酶活性,促使GTP 水解为GDP,再与βγ亚单位形成G 蛋白三聚体,恢复原来的静息状态。

3.G蛋白亚型

常见的有兴奋性G 蛋白(stimulatory G protein,G s ),激活AC 使cAMP增加;抑制性G蛋白(inhibitory G protein,G i ),抑制AC 使cAMP 减少;磷脂酶C 型G 蛋白(PI-PLC G protein,G p ),激活磷脂酰肌醇特异的PLC;转导蛋白(transducin,G t )及G o 。据报道G o 在脑内的含量最多,参与Ca 2+ 及K + 通道的调节。一个细胞可表达20 多种G 蛋白偶联受体,每一种受体对一种或几种G 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异性。

4.代表受体

α 1 受体、α 2 受体、M 胆碱受体、β 1 受体和β 2 受体等。

三、酶联受体

1.功能

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与药物结合后,两个单体受体分子在膜上形成二聚体,促使位于胞内受体亚基上的特定酪氨酸(tyrosine)残基发生自身磷酸化,激活酪氨酸激酶,然后磷酸化下游信号蛋白的酪氨酸残基,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

2.结构特征

受体由三部分组成:膜外区(与药物结合);膜区(穿透细胞膜);膜内区(酶活性)。

3.代表受体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受体、血小板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受体、胰岛素受体等50 多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干扰素受体和生长激素受体。

四、细胞内受体

1.功能

受体位于胞质内或细胞核内,多为激素的受体,效应产生慢,持续时间长(彩图3)。

彩图3 细胞内受体结构示意图

2.结构特征

受体上有配体结合部位和DNA 结合部位。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使DNA结合部位暴露或激活,可与DNA 结合,影响DNA 转录及之后的蛋白合成。

3.代表受体

甾体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质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 2M21ce2o/uxLhvSClu8N1+1YFVcb5az1U6ugRiqkHF8fbtppGfObvhCauuE8UR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