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必要时)。
(2)循环稳定,通气良好,氧合正常,无二氧化碳蓄积。
(3)管理好输液、输血通路。
(4)尽量不用长效的麻醉药、肌松药,苏醒快速。
静脉麻醉药常选用丙泊酚,挥发性麻醉药常选用七氟烷等,与氧化亚氮(N 2 O)复合均能提供良好的麻醉状态。对于短小手术麻醉,丙泊酚和挥发性麻醉药无明显的区别,丙泊酚特点是术中气道并发症少、术后苏醒相对彻底、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缺点是麻醉深度不足,易发生体动及注射痛等。挥发性麻醉药具有患儿接受性高、麻醉较易实施、可控性良好等优点。上述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外科情况、麻醉医师的偏好、药物特点、费用、工作条件等。
此法不会产生明显术后疼痛,最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或操作,如各种内镜检查、牙齿整复、放射性诊断或治疗等;另外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已具有良好术后镇痛(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的术中麻醉维持。
肌松药的应用决定于气道和外科情况。
平衡麻醉是指复合麻醉性镇痛药、镇静遗忘药(静脉或吸入麻醉药),必要时复合肌松药。其目的在于复合多种麻醉药物达到抑制意识、遗忘、镇痛、肌松、降低应激反应、内环境稳定等良好临床麻醉状态,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特点,降低不良反应。
小儿平衡麻醉中麻醉性镇痛药常采用单次静脉注射或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由于外科刺激强度不同,所以对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遗忘药的剂量需求变化较大,通常可参考心血管反应指标(±20%的基础值)来调整。一般短小手术可采用单次静脉注射,时间较长的手术可通过静脉泵注。麻醉性镇痛药的常用剂量见表6-2-1。
表6-2-1 平衡麻醉中麻醉性镇痛药的建议剂量
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有利于术中、术后镇痛及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神经阻滞的实施常需在镇静或全身麻醉实施后进行,术中全身麻醉维持可采用吸入氧化亚氮复合低浓度吸入性麻醉药或静脉泵注丙泊酚[50~200µg/(kg·min)]的方法。神经阻滞方法和应用详见第七章、第八章相关内容。总体来讲,神经阻滞的应用取决于外科手术的平面要求、术后镇痛范围、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20世纪90年代末,以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应用逐渐广泛。在小儿麻醉中随着对丙泊酚小儿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深入,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Roberts的简便计算法,要使丙泊酚在健康成人达到血浆浓度为3µg/ml,可采用负荷量1mg/kg,然后以恒定速度输注10mg/(kg·h)10分钟,继以8mg/(kg·h)10分钟,最后以6mg/(kg·h)速度维持。根据“Paedfusor”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小儿丙泊酚的输注剂量约为成人的2倍。在1~11岁小儿,由于其分布容积(约为成人2倍:9 700∶4 700)和清除率(53∶28)比成人高得多,所以负荷量应增加50%(1.5mg/kg),维持速度提高到19mg/(kg·h)、15mg/(kg·h)、12mg/(kg·h)各10分钟后以12mg/(kg·h)速度维持,约输注15分钟后效应室浓度大概达到3µg/kg。当然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儿呼吸状态、操作要求及全身情况,在1~5mg/kg(负荷量)范围内适度调整,维持剂量应按临床麻醉标准(无体动、心血管状态稳定等)在3~30mg/(kg·h)范围内调节。如复合N 2 O、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等,丙泊酚剂量也应作相应调整。
常用于导管检查术、烧伤患儿换药、放射性诊疗等的麻醉。诱导剂量为1~2mg/kg,维持剂量可根据镇痛、镇静及麻醉不同的要求在1~2.5mg/(kg·h)内调节。氯胺酮能较好地保留自主呼吸,但有苏醒延迟和伴发精神症状的缺点,为此临床上一般不用于维持,常与咪达唑仑[20µg/(kg·h)]或丙泊酚[(10±4)mg/(kg·h)]复合。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类似,丙泊酚组较咪达唑仑组苏醒快。
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可采用简单的恒定速度输注,见表6-2-2。对于某些操作如心导管检查术,麻醉性镇痛药可单独作为麻醉药应用。输注停止前必须注意术后疼痛,可在停用前进行局部麻醉或应用长效镇痛药,尤其停用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时可先应用舒芬太尼(作用时间长)。
咪达唑仑可产生镇静作用,负荷量以0.1mg/kg缓慢输注,然后以0.1mg/(kg·h)速度维持可产生基本的镇静状态。应用过程应密切观察,尤其应用于衰弱的患儿或新生儿时应注意发生低血压和镇静过度的可能(表6-2-2)。目前临床中很少用于麻醉维持。
表6-2-2 静脉麻醉药的输注计划
注:1μg/L=1ng/ml。
根据药代动力学、患儿生理指标(如年龄、体重等)等参数,主要使用电子输液泵自动达到并维持相应麻醉药的血浆或效应器部位浓度,达到临床麻醉状态,其基本模式见图6-2-1。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泵所设定的偏离度(MPE)应为10%~20%,精确度误差(MAPE)[(实际浓度-预设浓度)/预设浓度×100%]应为20%~30%。尤其在婴幼儿,许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适用于小儿的有PaMo和Stanpump两类软件样板。
图6-2-1 靶控输注的基本模式
Marsh等利用成人丙泊酚TCI模式,将靶控浓度设定为14µg/ml,发现小儿的中央分布容积和清除率分别比成人高50%和25%,MPE为2.8%,MAPE为16%,所以Marsh等认为在小儿丙泊酚TCI麻醉中相对成人诱导和维持剂量应分别增加50%和25%。Short等将Marsh小儿模式应用于中国儿童,发现低估了丙泊酚的血浆浓度,中央室分布容积比估算大25%,其MPE为-0.1%,MAPE为21.5%。国内学者得出了国人小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用Stanpump软件设计了一套小儿丙泊酚TCI系统,其MPE和MAPE分别为7%和27%。TCI麻醉中丙泊酚初始靶控浓度(血浆)通常高达12~14µg/ml,此浓度的维持量为400~500µg/(kg·min)。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麻醉深度和外科状况等作出相应调整,并且丙泊酚在不同年龄小儿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也存在较大差异。
切皮时芬太尼靶控浓度设定在3~7ng/ml(1μg/L=1ng/ml),如显示麻醉深度不够则调高靶浓度,反之在输注15分钟后调低靶浓度0.5~1.0ng/ml,切皮和麻醉维持的芬太尼平均浓度分别为10.2ng/ml和6ng/ml,如复合吸入0.5%异氟烷则芬太尼浓度可下调30%~40%。此模式的MAPE和MPE分别是17.4%和-1.1%。
此靶控输注模式常应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的负荷量(血浆浓度)分别设定为0.5~3ng/ml和25~100ng/ml。此模式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时,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的MAPE分别高达49%和44%,体外循环后MAPE均为32%,所以体外循环对靶控模式的影响较大,应作出相应调整。
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可采用以下模式:初始血浆浓度为500ng/ml,锯胸骨时为1 000ng/ml,体外循环前设为1 500ng/ml,如有必要可再调高250~500ng/ml,术后镇痛和镇静设定为500ng/ml,此模式的MAPE和MPE分别是18.4%和-3%。
目前TCI应用于小儿麻醉越来越多,但须注意,不同患儿对同样刺激需要不同的静脉麻醉药浓度,麻醉中应参考Cp50数据,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每个患儿的需要来调节静脉麻醉药输注(表6-2-3)。
表6-2-3 不同情况麻醉维持的血药浓度
单位:ug/ml
实施低流量麻醉时应认识到患儿吸入的麻醉药浓度和蒸发罐输送出的浓度有明显区别,否则会有麻醉药物吸入浓度过低的风险。新鲜气流中麻醉药物浓度及其吸呼浓度差与该药的血溶解度成反比,所以在低流量麻醉中使用低溶解度的麻醉药如七氟烷、地氟烷时较易预测麻醉深度,如使用气体监测仪则能精确控制吸入浓度。中溶解度的麻醉药如安氟烷、异氟烷和氟烷等在机体的摄取过程中,需注意其被血液摄取之前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洗出过程(5~10分钟),吸入初期的呼出/吸入浓度比增高仅反映了FRC的洗出,机体在完成了FRC洗出之后才大量摄取麻醉药,据此在实施低流量之前,需有一段长时间的高流量阶段(15~20分钟),转为低流量时应增高蒸气罐的刻度(60%~130%)。
低流量麻醉期间,由于使用混合气体,为了预防吸入氧浓度过低,在设定新鲜气流量时必须计算出患儿的耗氧量,具体公式如下:①VO 2 (ml/min)= 10×Wt 3/4 ;②VFO 2 =VO 2 +(VF-VO 2 )×F i O 2 ;③VFN 2 O=VF-VFO 2 。以上公式中VO 2 为耗氧量,Wt为体重(kg),VFO 2 为氧流量,VF为总新鲜气流量,FiO 2 为设定吸入氧浓度,VFN 2 O为N 2 O流量)。
在某些情况下(如婴幼儿不能耐受N 2 O的负心肌效应及肠扩张作用),常需压缩空气作为O 2 载体,其计算公式为:空气流量(VFair)=(VFVO 2 )×(1-FiO 2 )/0.79%。总之,为了更安全,当流量<1L/min时,需要持续监测FiO 2 和SpO 2 。
低流量麻醉中须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包括吸入麻醉气体、吸入氧浓度、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小儿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容易发生呼吸抑制,麻醉医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气道处理和通气方式。常用的气道处理包括面罩吸入、放置喉罩、气管插管等。
对于短小手术(<30分钟、对呼吸和循环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的外科操作),麻醉过程中可保留自主呼吸。婴儿和儿童在面罩吸入麻醉中前者潮气量明显下降,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变化,而后者均无明显影响。麻醉中气道处理尽量采用面罩吸入,因其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不主张应用,可采取控制或辅助呼吸。
术中使用肌松药、外科操作复杂、时间长(>30分钟)、对呼吸和循环系统产生明显影响等情况均应采取控制呼吸通气,通气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