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鹅口疮

【概论】

鹅口疮是口腔黏膜散在或布满白屑,状如鹅口,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口腔白屑,呈点状或块状,周围可见红晕,状如凝乳,不易擦去,擦去后见黏膜红,粗糙,不痛,不流涎(图2-3-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好发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及体质较弱的小婴儿。中医认为,鹅口疮为热邪熏灼口腔,感受毒秽所致。

图2-3-1 鹅口疮

【辨证】

有虚实之分,实证由心脾积热引起,虚证则是虚火上炎所致。

(一)风热乘脾

口角溃疡较多,分布于口颊、上腭、牙龈、口唇等处,或为疱疹转为溃疡,周围焮红,灼热疼痛,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爱哭闹,口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可伴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

(二)心脾积热

孩子口腔黏膜白屑散在,周围发红,面红,唇红,烦躁不安,爱哭,哺乳困难,拒绝吃奶,口干或口渴,伴发热、便秘、尿少、尿黄,舌苔黄厚腻。

(三)虚火上炎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或久病体虚所致。孩子口腔黏膜白屑散在,周围不红,面色发白,颧部发红,口干,不渴,伴发热、便溏,舌苔少。

【生活起居】

(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喝完奶后,少量温水冲洗口腔(图2-3-2),但不要用棉签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

(二)每次喂养时先洗手

乳母喂奶前后温水冲洗乳头,防止病从口入;如为人工喂养,要及时清洗奶瓶、奶嘴,干净后用开水煮沸10~15分钟(图2-3-3,图2-3-4)。

图2-3-2 温水冲洗口腔

(三)体弱小儿加强护理

避免滥用抗生素;注意营养,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图2-3-5)。

图2-3-3 喂养前先洗手

图2-3-4 清洗奶瓶、奶嘴

图2-3-5 富含维生素B食物

【饮食调护】

鹅口疮有虚实之分,一般实证宜清淡,虚则滋阴为原则。

(一)适宜饮食

宜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图2-3-6),注意色香味调配,以引起食欲。

图2-3-6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婴幼儿口腔黏膜嫩薄,避免吃过硬、过烫食物;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

(三)控制喂奶时间

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一次喂乳不宜过饱,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四)哺乳期妇女要忌食辛辣香燥动火食物

如烟酒、大蒜、胡椒、油煎熏烤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图2-3-7);乳母使用抗生素时,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

图2-3-7 新鲜蔬菜、水果

【中医护理技术】

(一)小儿鹅口疮基本按摩手法

1.清胃(图2-3-8)

图2-3-8 清胃

(1)位置:

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目的:

清胃热,止呕降逆。

(3)操作:

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为清胃,此穴只清不补。

2.清天河水(见发热 图2-1-18)
(1)位置: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2)目的:

清热、泻心火、除烦。

(3)操作:

从腕推到肘,从腕横纹的中心推到肘横纹的中心即向心方向推。

(二)小儿鹅口疮心脾积热型特效按摩手法

1.清补脾(见咳嗽 图2-2-13)
(1)位置:

拇指外侧缘从指尖至指根。

(2)目的:

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3)操作:

从指尖至指根,来回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

2.捣小天心(图2-3-9)

图2-3-9 捣小天心

(1)位置: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2)目的:

清心安神。

(3)操作:

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之。

(三)小儿鹅口疮虚火上炎型特色按摩手法

揉二马(见咳嗽 图2-2-14)
(1)位置:

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部位。

(2)目的:

滋阴去火。

(3)操作:

以拇指的螺纹面和中指相对按揉。

(汪伟 沈红岩) ub6jNbjS2wmB5Hak2mZvTEa/QTqm1fA8idO0lGLNB/9125Lijyza4HKDs5JWrx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