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心理状态等。
(1)评估穿刺部位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肿胀、青紫、搏动性包块,若有标记其范围。
(2)评估是否存在出血的高危因素:躁动、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溶栓治疗等。
(3)评估出血的量、颜色、速度。
(4)评估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感觉、颜色、运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与穿刺部位按压包扎不当、肢体过度活动、抗凝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低血容量性休克、假性动脉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动态观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纠正凝血障碍。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药物控制血压。
观察术侧肢体皮肤温度、感觉、颜色、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若穿刺部位敷料外观可见鲜红色血液渗出,立即用掌根处按压穿刺点上方,同时汇报医生,重新加压包扎,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血压明显下降的患者,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扩容治疗。穿刺部位的小血肿可慢慢自行吸收,若局部可扪及搏动性包块,应警惕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协助医生重新加压包扎,必要时可行床边B超检查。
术中选择合适的导管、鞘管,掌握正确穿刺角度和压迫止血部位,严格无菌操作。溶栓药物准确配制、精确输注,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如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溶栓剂量减量;如低于1.0g/L,则停止溶栓,必要时输入冷沉淀。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24h,术侧肢体制动6h,如无禁忌证,6h后可床上活动,术后24h床边活动。早期以轻微活动为主,避免下蹲及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局部压力改变导致出血。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戒烟、限酒。
讲解相关饮食知识及休息活动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口服抗凝药,教会患者自我评估和监测出血的方法。
(范本芳 杨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