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体温为36.3~37.2℃(口温)、36.5~37.6℃(肛温)、36.0~37.0℃(腋温);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正常小儿体温为36.5~37.5℃(肛温)、36~37℃(腋温)。
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以腋温为准,分为低热: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0℃。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
评估患者年龄,发病地区、季节、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评估患者发热的诱因、时间、程度、过程及伴随症状。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疹、淋巴结、皮肤温度和湿度、出汗和尿量等情况;评估患者对高热的认识程度及心理状态。
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及病原学检查。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液体量摄入不足有关。
与高热所致体能消耗过多有关。
与高热所致机体物质消耗增加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发寒战、发冷等有关。
与高热引起出汗、乏力、肌肉酸痛等有关。
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有关。
高热惊厥、心力衰竭。
(1)体温监测,高热患者每4h测量一次,必要时随时测量体温。
(2)观察发热规律、热型、特点及伴随症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寒战、面色苍白或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谵妄、惊厥、昏迷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是否解决。
(4)观察患者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情况;在退热期或解热药使用后,评价降温效果并观察有无休克症状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观察患者日饮水量、食物摄入量及尿量的情况并记录。
(6)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全身情况及检查中的主要阳性指标的变化。
根据患者高热情况遵医嘱使用药物和/或物理降温。
(1)物理降温有局部冷疗法和全身冷疗法,体温≥39℃,可在患者头部、腘窝、腹股沟放置冰袋、冷毛巾,通过传导方式散热;体温≥39.5℃,可通过温水或乙醇拭浴的全身冷疗方式降温;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冰毯机降温。
(2)药物降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防止大量出汗导致患者虚脱或休克,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患者。
(3)实施降温措施30min后应复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鼓励清醒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加饮水量,保证每天至少摄入2 000ml液体,补充高热时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帮助降温;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或鼻饲。
(1)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2)提供安静、温湿度适宜的病室环境。
(3)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4)必要时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
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易引起口腔疾病和黏膜溃疡,故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患者退热期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干净的床单和全棉、宽松的衣裤,并防止受凉。长期持续高热且被动体位的患者,应协助其翻身,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高热患者可能会出现谵妄、惊厥、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止发生坠床、舌咬伤等安全问题,必要时可使用床挡和/或约束带固定。
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经常探视患者,耐心解答各种问题,满足其合理要求,给予精神安慰;尽量解除高热所致的身心不适;保证患者的舒适,从而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行为。
(1)指导患者及家属准确监测体温,告知患者忌自行服用退热药和消炎药,以免影响医护人员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正确使用空调或电扇。
(2)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免疫力。
(3)注意保暖,季节交替和流感好发时期减少外出。
(4)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徐玉华 陈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