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静脉疾病的临床体征

一、上肢静脉

与下肢相比,上肢的静脉疾病相对少见,但可以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①大多数患者为青壮年,以右上肢多见,症状有时较重;②上肢静脉通路的畅通是某些疾病患者生存的必要前提,例如需要透析、肠外营养、长期化疗的患者等;③人工血管行股动脉远端架桥术后,其远端通畅率较差,再加上人工血管缺乏抗感染力,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血管外科医生采用上肢静脉作为治疗肢体缺血的血管移植物。

(一)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为浅静脉局部性疼痛、红肿,多见于静脉穿刺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局部静脉触诊发软,而周围组织的硬度正常。如果静脉形成的血栓是区域性的没有合并感染,肢体远端可无明显肿胀。

(二)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少见,多由于静脉长期受压、制动或创伤等因素造成,近年由于经皮介入手术的增多,患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锁骨下静脉可因锁骨与其周围组织的空间狭小密闭,长期压迫导致慢性损伤,成为血栓形成的起因,然后血栓逐渐蔓延。患者在向下、向后牵引肩膀或者肩高度外展等活动之后会出现上肢的肿胀、发红、疼痛、浅静脉扩张等情况。上肢体检肿胀明显、肩部发红而且伴有侧支静脉扩张。目前的治疗措施还有争议,主要为抗凝、取栓治疗和手术减压等。

(三)臂蓝肿

臂蓝肿是由于静脉主干或主要侧支以及静脉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这种疾病一般见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经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患者。患肢肿胀严重、疼痛,有时会引起静脉性坏疽,甚至导致截肢。

二、下肢静脉

下肢静脉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年龄>60岁者或轻或重存在下肢静脉疾病。下面介绍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及检查方法。

(一)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常静脉发生的静脉炎,一种是已经发生曲张的静脉引起的静脉炎。前者主要由医源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治疗方法为消炎、外敷药物或者切除病变段的静脉。某些情况下,可以和已知的或者隐性恶性肿瘤伴发,尤其是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后者也较常见,尤其在妇女怀孕期间,由局部血栓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病变段的皮肤有剧烈的疼痛和发红、发热的症状,如果血栓通过一些穿支蔓延至深静脉,则有发生肺动脉栓塞的危险。本病很少引起局部脓肿和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为镇痛、抗感染等,也有一些外科医生建议结扎大隐静脉而后切除或者不切除大隐静脉来预防肺栓塞。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栓子并未黏附于血管壁,而可能是漂流在血液中,所以并未出现肢体的肿胀、炎症反应以及侧支浅静脉的扩张。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致死性肺栓塞的患者并无任何下肢征兆。因此,无论有无临床症状,高危人群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病程后期,栓子扩大、阻塞血管腔,并由于静脉炎的原因镶嵌于血管壁上,这时患者就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而此期发生肺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却相对降低。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栓很容易向近远端蔓延,按病变累及部位分为3型:腘静脉和小腿静脉-周围型;髂股静脉-中央型;全下肢静脉-混合型。

小腿静脉血栓形成一般累及小腿3条主要静脉之中的1条或2条,血栓多未完全阻塞血管腔,由于腓静脉和胫静脉是伴行的,所以对小腿的静脉回流通常不会有太大影响,患者常感小腿疼痛,较少肿胀,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若不治疗,大约20%的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栓会蔓延到膝以上。

股静脉血栓可累及股总静脉,患者踝部或者小腿可见肢体肿胀,股静脉走行区可有压痛。如果股深静脉没有阻塞,膝上肢体不会肿胀。髂-股静脉血栓一般起源于盆腔的静脉,30%以上的患者不累及股静脉的远端以及小腿静脉,可引起大腿肿胀。如果下腔静脉被累及,会出现双侧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广泛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导致股青肿,引起下肢静脉性坏疽。

(三)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较为常见,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正常静脉的变异,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按照累及血管的大小可分为主干静脉曲张、网状静脉曲张和毛细血管扩张。

主干静脉曲张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有家族聚集性,过度肥胖、妊娠、便秘、长期站立等是其恶化因素;主要累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主干和它们的主要属支,位于皮下;通常静脉直径≥4mm,体表能被触及,一般不伴有走行区肤色改变。

网状静脉曲张主要位于真皮层的深面,静脉直径<4mm,不能在体表触摸到,并使得其表面的皮肤发蓝黑色。这种疾病可以与主干静脉曲张共同发病,也可以单独发病。

毛细血管扩张在女性中患病率高,在体表呈紫色蛛网状,静脉直径仅1mm甚至更小,位于真皮层的浅面,不能在体表触及,部分患者周围皮肤可变红变紫,常与主干静脉以及网状静脉曲张伴发。

静脉曲张的患者多因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很少就医,大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主要是静脉曲张影响美观。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疼痛、下肢沉重紧缩感、酸胀不适、易疲劳、下肢不能放松、夜间抽搐、瘙痒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这些症状在半数以上的成人中存在,且与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没有关系或者只有很小的联系,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所见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也没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些临床表现只能确定该病的存在,却不能确定这些症状是否由于静脉曲张引起,以及是否能够通过外科治疗缓解。

小部分静脉曲张的患者发展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如下肢皮肤脂肪硬化、溃疡、出血、血栓性静脉炎等。

(四)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由于持续的静脉高压引起,导致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由于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引起血液反流(90%),可影响浅静脉或者深静脉,抑或是两者都受影响,造成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由于血栓后造成的瓣膜功能损害引起的;②静脉阻塞,通常也是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

人群中5%~10%的人可能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65岁以上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中2%~3%存在静脉性溃疡。溃疡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以下几种情况是其恶化因素:贫穷的生活状况、过度肥胖、损伤、制动、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在对患者的临床评价中必须全面衡量这些因素的作用,在临床检查中需注意区分静脉性和动脉性溃疡。

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与静脉曲张相似。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年龄比较大,其他病因同静脉曲张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疾病以及骨骼肌等的疾病不能被轻视,因为它们可以快速地导致静脉疾病的发生。与单纯静脉曲张不同的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水肿。此类患者还应了解其血栓史、下肢静脉或非静脉手术史、盆腔腹腔手术史、动脉系统疾病史、糖尿病、自身免疫病史,还有其他情况如运动障碍、用药状况和过敏史等。

(朱翠芳 葛静萍) tjTUyBa0z8JYw+9NzRGTJvNm7CkfkvXUU1QR0e3waB6bIn+7XJXLOF+htBdYb9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