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单独或联合使用用于保护黏膜、皮肤和衣服接触感染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手套、口罩、呼吸防护器、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诊疗操作结束或离开病房前应脱卸并丢弃个人防护用品,脱卸个人防护用品时应避免污染衣服和皮肤。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符合GB 19084—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标准,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
符合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为无纺布或复合材料制成,采用松紧带。3层材料分别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并带有鼻夹。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
符合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标准,为无纺布或复合材料制成,采用系带。3层材料分别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并带有鼻夹。能阻止接触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罩。
适用范围:
(1)适用于医务人员在进行外科手术、口腔科操作、气管插管等可能存在血液、体液喷溅风险的操作时佩戴。
(2)适用于医务人员非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佩戴。
(3)适用于罹患经空气传播疾病或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病情允许时佩戴。
符合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指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防止因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适用范围:
(1)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经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直径≤5μm)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2)适用于医务人员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1)准备佩戴外科口罩。
2)手卫生。
3)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4)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切勿用一只手提鼻夹,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5)调整系带松紧度,使其紧贴面部。
6)佩戴完成。
注: ①佩戴时注意分辨口罩内、外面,区分方法为:通常深色的为外面、金属条(鼻夹)在上而褶皱向下的一面为外面、防水的一面为外面;对于无法区分内、外面的外科口罩,不建议使用,以免增加医务人员暴露风险;②口罩的防护效果取决于口罩材质的滤过效能、佩戴时的密闭性和舒适性等因素,与所佩戴的数量没有关系,2只甚至更多只口罩并不能降低感染风险,因此,不推荐同时佩戴2只口罩。
图1-4 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操作完成,手卫生,摘脱外科口罩。
2)解开口罩下方系带,注意切勿接触口罩外面。
3)解开口罩上方系带。
4)用手捏住系带投入医疗废物袋或桶内。
5)手卫生。
6)口罩摘脱完成。
注: ①接触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后,在脱防护用品时,应确保口罩在所有防护用品脱掉后再摘掉;②口罩的外面(前面)为污染面,脱口罩时应避免接触,防止二次污染;③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④戴、摘口罩时一定要在确认比较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避免职业暴露。
图1-5 外科口罩摘脱方法
1)准备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手卫生。
3)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4)用另一只手将下方松紧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松紧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6)双手按压口罩前部,使其紧贴面部。
7)进行密合性检查,确保口罩密合性良好。
8)佩戴完成。
图1-6 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注: ①戴前应检查防护口罩有无破损,松紧带有无松懈;②应用双手从中间部按压捏鼻夹;③密合性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地呼气2次,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重新调整鼻夹或松紧带;若四周有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松紧带直至不漏气为止。
1)操作完成,手卫生,摘脱防护口罩。
2)先解开下面的松紧带,提过头部,并向下拉住松紧带。
3)再用另一只手解开上面的松紧带,提过头部,脱下。
4)用手捏住松紧带将口罩丢入医疗废物袋或容器内。
5)手卫生。
6)摘脱完成。
图1-7 防护口罩摘脱方法
注: ①接触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后,在摘脱防护用品过程中,应确保口罩在安全区域最后摘掉;②口罩的外面(前面)为污染面,脱口罩时应避免接触,防止二次污染;③防护口罩潮湿、损坏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④防护口罩如果无法取得合适的密合性,不能进入隔离区或操作区;⑤连续接触同种病原体的不同患者时,无须在每次接触患者前更换防护口罩;⑥在特殊情形中(如突然遭遇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当医用防护口罩数量不足时,在确定医用防护口罩未破损、未被污染以及呼吸阻力未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但重复使用前应充分评估风险。
清洁、可重复使用。不直接接触人体,使用检查手套的情况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清洁(非无菌的)、一次性使用。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血液;黏膜和破损皮肤;有潜在高传染性、高危险性的微生物,如针刺类、刮痧类操作等;疫情或紧急情况;静脉注射;抽血;静脉导管拔管;妇科检查;非密闭式吸痰等。
倾倒呕吐物;处理/清洁器械;处理废物;清理喷溅的体液。
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如下操作:手术操作、中医微创类操作、阴道分娩、放射介入手术、中心静脉置管、全胃肠外营养和化疗药物准备等。
除接触隔离以外,以下行为如果不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环境,不需要常规使用手套。
量血压;测体温和脉搏;放置中医诊疗器具等。
使用电话;书写医疗文书;发放口服药物;收发患者餐具;更换床单、被服等。
(1)进行无菌操作之前。
(2)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前,不管是否进行无菌操作和接触破损皮肤和黏膜。
(3)接触隔离的患者及其周围区域之前。
(1)手套破损或疑有破损时。
(2)接触血液、其他体液、破损皮肤和黏膜之后和操作结束之后。
(3)接触每个患者和患者周围环境,或污染的身体部位之后。
(4)有手卫生指征时。
(1)检查手套的气密性和有效期。
(2)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3)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4)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图1-8 戴无菌手套方法
(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向上提起将手套清洁面覆盖住拇指。
(2)同法将另一只手套清洁面覆盖于拇指。
(3)用一只手套拇指的清洁面伸入另一只手套的清洁面内,将手套脱下。
(4)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的清洁面,将手套脱下。
(5)用手捏住手套的内面轻投至感染性废物医疗容器内。
(6)手卫生。
图1-9 脱手套方法
1.戴无菌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并确保手部彻底干燥。
2.尽量选择无粉手套,如为有粉手套,应使用无菌方法去除手套表面的粉末。
3.一次性医用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4.手套破损或疑有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5.接触实施接触预防措施的患者时,医用手套应最后佩戴、最早摘下。
6.不管手套是否有污染,摘除手套后都应实施手卫生,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
7.如果医护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操作时应佩戴双层手套。
8.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1)适用于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至眼部、面部时佩戴。
(2)适用于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尸检)及采用高速设备(钻、锯、离心等)进行操作等时佩戴。
(3)适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等部门医务人员手工清洗诊疗器械时佩戴。
(4)为确诊或疑似需采取空气预防措施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非密闭式吸痰等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1)准备佩戴护目镜/防护面屏。
(2)手卫生。
(3)抓住护目镜耳围或防护面屏的头围戴上。
(4)调整舒适度,佩戴完成。
图1-10 护目镜/防护面屏佩戴方法
(1)操作完成,手卫生,摘脱护目镜/防护面屏。
(2)抓住护目镜的耳围或防护面屏的头围末端摘掉护目镜/防护面屏,注意切勿用手接触前面部。
(3)可重复使用的放入固定容器内集中清洁消毒;不可重复使用的直接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内。
(4)手卫生。
(5)摘脱完成。
图1-11 护目镜/防护面屏摘脱方法
(1)佩戴前应检查护目镜/防护面屏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2)用于固定护目镜的耳围或防护面罩的头围是相对清洁部位,前面部是污染部位,脱卸时应抓住相对清洁部位,避免二次污染。
(3)护目镜/防护面屏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定植患者及其周围环境时。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大面积喷溅或污染时。
(3)对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
(4)进入ICU、NICU、保护性隔离病房等重点部门,应根据人员进入的目的以及与患者接触状况决定是否需要穿隔离衣,或根据医疗机构内部的有关规定。
(1)手卫生,戴帽子、口罩。
(2)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换左手提衣领,同法露出右手。
(3)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
(4)扎好袖口,袖口为松紧带则不需此步。
(5)将隔离衣一边处(约在腰下5cm)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6)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
(7)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
(8)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
图1-12 穿隔离衣方法
(1)操作完成,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袖口,袖口为松紧带则上提袖口,塞入袖袢内,充分暴露双手,实施手卫生后,解开颈后带子。
(3)右手深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
(4)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
(5)非一次性使用的隔离衣: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悬挂于适宜区域;不再使用时或一次性隔离衣,脱下后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入指定回收袋或医疗废物容器内。
(6)手卫生。
图1-13 脱隔离衣方法
(1)非一次性隔离衣穿戴时,注意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2)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及污染物污染或有破损时,应随时更换。
(3)非一次性使用的隔离衣,悬挂于污染区,污染面向外;若悬挂于清洁区,则污染面向里。
(4)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每次操作完成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得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应每日清洗、消毒或灭菌。
(5)隔离衣应放置于隔离病房的出口、入口或病床旁,不能悬挂在更衣室。
(6)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时,隔离衣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使用。接触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在每个患者之间更换隔离衣。
(7)不建议使用一次性手术衣代替隔离衣。
(8)穿前应检查隔离衣有无破损,否则应更换。
(9)预计可能有感染性物质飞溅或喷出而使用的隔离衣不防水时,则应在隔离衣外面套一件防水围裙。
(1)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确诊或疑似患者时穿戴。
(2)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SARS、新型冠状病毒等部分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穿戴,具体防护情况应遵循最新感染防控指南。
(3)适用于医务人员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或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时穿戴。
(1)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戴内层乳胶手套。
(2)穿防护服裤子。
(3)穿袖子,戴好衣帽。
(4)拉上拉链,粘好密封胶条。
(5)整理,使防护服彻底遮盖身体。
(6)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7)戴外层乳胶手套。
(8)穿鞋套。
(9)检查穿戴是否完好。
图1-14 穿防护服方法
(1)摘掉外层乳胶手套,手卫生,戴新的外层乳胶手套(有条件时)。
(2)摘掉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手卫生。
(3)将密封胶条撕开,将拉链拉到底。
(4)向上提拉帽子,使其脱离头部。
(5)摘掉外层乳胶手套,手卫生。
(6)脱下袖子,由上而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并将鞋套一起脱出。
(7)将脱下的防护服卷成包裹状,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内。
(8)手卫生。
图1-15 脱防护服方法(第一部分)
图1-16 脱防护服方法(第二部分)
(9)脱内层乳胶手套。
(10)手卫生。
(11)脱工作服。
(12)摘帽子。
(13)手卫生。
(14)摘医用防护口罩。
(15)洗手。
(16)沐浴、更衣。
(1)穿防护服前应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并选择型号合适的防护服。
(2)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防护服应一次性使用,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4)防护服应在返回潜在污染区前的缓冲区内脱卸,长筒胶靴或高筒鞋套应随防护服一起脱下。
(5)在进入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病房前,穿戴好防护服后应接受专人检查,确保防护服及防护用品佩戴良好。脱卸防护用品应选择在缓冲区域,先脱防护服再摘除面部防护用品。
(6)脱防护服时,动作尽量轻柔、熟练,确保没有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人员在场,以免造成对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1)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物质喷溅污染时,或进行复用器械清洗时,穿防水围裙。
(2)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及时清洗与消毒。
(3)一次性使用的围裙不能重复使用。
(4)围裙有破损或受到明显污染时,及时更换。
(5)若预计可能有传染性物质飞溅或喷出,而使用的隔离衣或防护服不防水时,则应在隔离衣或防护服外面套一件防水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