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研究者主导或参与完成的肺癌临床研究

【检索方法】

为了解2019—2020年度中国研究者在肺癌领域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我们在PubMed(https://pubmed.ncbi.nlm.nih.gov/)上检索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中国研究者参与发表的肺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共检索得到738篇文献,经过筛选后有76篇文献符合本资料目的,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方法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及筛选方法

【肺癌相关临床研究概况】

从临床研究的范围来看(图2),国际多中心、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及国内单中心依次占比分别为28.9%(22/76)、19.7%(15/76)及38.2%(29/76);在国内临床试验中(单中心和多中心),Ⅲ期、Ⅱ期、Ⅰ期临床试验分别占比15.4%(8/52)、42.3%(22/52)和21.2%(11/52);国际临床试验中,Ⅲ期、Ⅱ期和Ⅰ期临床试验分别占25.0%(6/24)、37.5%(9/24)及37.5%(9/24)。

从文献的主要结果来看(见图2),报道结果为主要终点、次要终点、探索性分析的文献分别占77.6%(59/76)、14.5%(11/76)及7.9%(6/76)。

图2 临床研究分期(A)和报道结果(B)

注:NA,指文献未说明研究分期或不适用。

从临床研究的干预类型来看(图3),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及放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最多,占比约78.9%(60/76);在药物研究中,主要以靶向治疗(53.3%,32/60)、抗血管生成治疗(20.0%,12/60)及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16.7%,10/60)为主,靶向治疗的靶点包括 EGFR (37.5%,12/32)、 ALK/ROS1 (18.8%,6/32)、 MET (15.6%,5/32)、 HER2 (9.4%,3/32)、 NTRK (3.1%,1/32)及 RAF (3.1%,1/32)。

图3 干预类型(A)和药物类型分布(B、C)

注:NA,指无明确靶点要求。

从文献发表的杂志的影响力来看,影响因子区间多在0~4之间(图4),占42.1%(32/76),5~9、10~19、20~29、≥30分别占22.4%(17/76)、14.5%(11/76)、5.3%(4/76)、15.8%(12/76)。从发表杂志分区角度来看,文章主要发表在1区和2区杂志上(中科院JCR分区),分别为39.5%(29/76)和36.8%(28/76),3区、4区的占比分别为13.2%(10/76)和9.2%(7/76)。

图4 杂志影响因子(A)和SCI分区(B)

注:NA,未被SCI收录。

在54篇以中国研究者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位依次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分别占比14.8%(8/54)、11.1%(6/54)、5.6%(3/54)。发表在影响因子> 10分杂志且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中国研究者的文献有11篇(图5),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最多,占22.2%(2/11)。

图5 中国通讯/第一作者机构分布(A)和IF > 10的通讯/第一作者机构(B) j9dqq/d/nvJH908FK/kaVn7YNOxmlifgFO6JDE/NTUCj2LrKZOQzHw2lZTGh6M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