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外科治疗

外科重症感染不同于内科感染,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很多时候需要找到感染灶,及时清除感染灶,才能有效控制感染。清除感染灶的方式分为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

一、微创治疗

随着超声、影像、内镜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方式来清除感染灶,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完成,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并且可以多次操作。

1.超声辅助下穿刺引流

在超声辅助下进行穿刺不仅有利于为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且高效的临床治疗技术。超声引导费用低,可在病床边进行,可以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带来的危险。但缺陷是容易受到肺部气体或肠道积气干扰而使超声检查显示不清。

患者于超声辅助下实施定位、穿刺及置管引流,常用套管针法和Seldinger法行经皮穿刺并置管引流。于超声图像引导下合理选择进针方向及穿刺点(如图2-1),以2%利多卡因常规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对患者病灶实施穿刺,回抽到液体后置入导丝,沿导丝使用扩张器将窦道逐步扩张,沿导丝把合适的引流管进行置入,装置妥善固定于体外并进行无菌包扎。根据感染部位的特点可以选择置入单腔、双腔甚至三腔引流管,置入一条或数条引流管,发挥引流、冲洗甚至注药的作用。

图2-1 超声定位下置入导丝

2.影像辅助下穿刺引流

在影像技术辅助下对感染灶进行穿刺引流,目前最常用的是在CT辅助下进行。CT导引的优点是定位准确,尤其对较深、较小的病灶有突出优势,不存在显示盲区,不受肥胖及胀气影响,并且术中可注射造影剂,以了解病灶大小及引流管位置,此时含气的病灶不受影响,反而可作为穿刺的标记。再加上同时可了解感染灶的部位、毗邻脏器的相关变化,甚至肠壁的炎症水肿、膈上膈下的积液积气也一目了然。但不足之处是费用较高,操作时有X线辐射。

CT导引的置管穿刺路径也是采用套管针法和Seldinger法。根据患者情况嘱其取仰卧、俯卧、侧卧或斜位。先行常规CT扫描,部分患者可口服对比剂,必要时进行增强扫描,初步了解病变内部情况及周围血管、重要脏器等结构关系。对病变区采用薄层和多次扫描,以选择最佳穿刺层面、穿刺进针点以及路径、角度和深度。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过程中连续校准,避开重要脏器,待穿刺针进入感染病灶后,对穿刺针及相邻层面以2~5mm层厚多次扫描,以确定针尖与病灶的位置关系。将针尖调整到理想位置,置入导丝后沿导丝用扩张器逐步扩张窦道,最后置入引流管(图2-2、图2-3)。对于多处或分隔的灶,可置入多个引流管。

图2-2 CT定位下置入导丝

图2-3 CT定位下置入穿刺管

3.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引流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引流是近几年国内外新兴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作为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发展的一部分,具有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近年来临床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被广泛应用。

患者取侧卧位,给予基础麻醉,插入超声内镜,扫查显示囊肿位置和大小,用超声内镜扫查囊肿邻近的血管结构,确认进针位置周围血管,避开血流信号,确定位置后,在胃壁上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将穿刺针缩入外鞘内,插入超声内镜管道,然后伸出针尖,在超声影像上再次识别针尖的位置。在超声影像的指导下将针刺入囊肿腔内。如果穿刺困难,可以将穿刺针接高频电针,通纯电切电流,当感觉明显落空感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囊肿。进一步将外鞘刺入囊腔,抽出穿刺针,在外鞘内送入导引导丝至囊腔内,拔出外鞘及超声内镜。沿导丝送入囊肿切开刀,切开引流口,取出切开刀。沿导丝送入柱状扩张球囊,逐级扩张引流口取出柱状扩张球囊。在导丝的引导下送入猪尾型支架及引导系统,分别将2根支架置入囊腔内(或放入1根猪尾型支架后,应用导丝送入鼻-囊肿冲洗引流管),检查引流效果,若见囊液流出通畅,引流口无明显渗血,若有鼻-囊肿冲洗引流管接引流袋,结束治疗(图2-4、图2-5、图 2-6)。

图2-4 超声引导下穿刺

图2-5 置入导丝

图2-6 双支架置入

二、开放手术治疗

非外科治疗和微创治疗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对于非外科和微创治疗无效并持续存在的感染病灶,符合手术指征时,及早地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感染控制及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巨大进步,从第1代开放性手术到第2代微创外科手术,人类大约花了100多年,而从第2代进入第3代机器人外科手术,仅用了20多年,手术创伤越来越小,安全性越来越高。

100多年前,在手术室中没有无菌的概念,没有任何消毒剂和麻醉剂。手术医师着装日常衣服做手术,不戴口罩和帽子;手术室里有很多观摩者,同样无口罩、帽子,所以因手术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很高。后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外科手术的诸多问题,一是发现了病原微生物,于是出现消毒剂(石炭酸),并从消毒防菌进入蒸汽灭菌;二是解决了手术疼痛的问题,发明了麻醉剂(最初吸入乙醚);另外还解决了输血血型等与手术有关的其他问题。20世纪外科学在诸多领域有很多突出的成就,例如器官移植、显微外科手术、关节置换术、微创的内镜手术等。微创外科中使用最多的是腹腔镜,它是1901年开始出现的,Kelling最早用膀胱镜在充气条件下完成了对动物(犬)的腹腔检查。1910年瑞典学者Jacobaeus将它用于第1例人的腹腔检查,1928年Ott以额镜作光源,用陷凹镜观察孕妇的腹腔,同年德国人Kalk用腹腔镜行肝穿刺活检。但是,在外科领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后,腹腔镜外科一直未能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将病变切除。直至1987年,法国的Mouret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988年法国的Dubois连续完成了36例LC,并在翌年将手术录像公布于世,一举震惊了世界,从此开创了外科手术新的历程。外科手术从很大的切口演变到腹腔镜四五个孔,再到单孔可以做手术,直至手术无须开创,仅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就能进行。其间,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与完善,MIS的发展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告具备。MIS在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小儿外科等领域迅速开展,已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继麻醉、消毒灭菌、临床营养治疗、器官移植后又一个里程碑。

进入21世纪,正如工业生产依靠机器人作业突破了人类先前无法达到的成就一样,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外科医师处理复杂、精细手术的最佳助手。外科机器人技术被认为是外科第3代手术(腹腔镜手术是第2代微创外科手术的代表),是外科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科机器人装置进入临床医学领域,经过从伊索(AESOP,美国)、宙斯(ZEUS,美国)到达芬奇(daVinic,美国)系统。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该系统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术者控制台、患者手术车和设备视频车。术者控制台与手术床间的距离为2~3米,甚至更远。患者手术车是安置于手术床旁的机器臂,包括3个机器臂和1个摄影臂,手术中根据需要选用2个或3个机器臂,机械臂用于插入多种特制的手术器械。3个部分的组件由数据传输光缆连接成一体,实现其完整的操作功能。除主刀医师外,仅需床旁助手、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各1名协助完成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其技术特点及优势为:①图像更清晰,可放大10~15倍,3D手术视野,可准确地进行组织定位和器械操作;②操作更精细,Endowrist仿真手腕可提供7个自由度的活动,同时能识别与过滤手颤抖信号。因此,手术器械完全达到人手的灵活度和准确度,并能进行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的精细手术操作。此外,学习曲线缩短,术者疲劳减轻,手术安全性提高。

先进的科学技术终将改变医疗,改进手术方式,更好地服务人类,改变人类的生活,让未来更美好。

(郭瑞莲 王译民 何清) +CfXCAWhukIzExw7RRT8bQUuR6zI9M9EF1EcWSuF9VinclCsdxGAW6ruFR3kUc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