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讲
心理障碍的产生
——认识对手

第一节 关于心理需要知道的

要想进一步了解心理障碍,就必须对正常的心理活动有所了解。了解心理活动,首先要了解的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功能。不了解大脑,就很难对心理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解。

神经系统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正常功能的。该系统的运转中绝不能有一点错误,如果出现了错误,就混乱了。当大脑神经疲劳时,就是如此。神经系统进入了无政府状态,“上面”(大脑)说了不算,正确与不正确都不执行。有些患者被医生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实就是你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了。

实际上,大脑与躯体各部分就是上下级关系,下级对上级就要绝对服从。下级向上级传送信息,上级必定要发出指令。例如,在你的神经系统中,大脑代表中央政府,如果地方有什么事都往中央跑,那中央得到的这个信息量就太大了。因此,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下丘脑就像是国务院,下丘脑下部有个网状结构,是专门把关的,有些不重要的信息,就“过滤”掉了,不让到各个部委里头去,报国务院和中央政府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一天要接受大量的信息,假如这个信息都要让大脑接收,那我们早就累倒了。现在有这个自动化“过滤”装置,把很多信息一层一层处理掉了,我们所接收的信息多数都意识不到,只有最重要的信息才到达“中央政府”—大脑。因此,大脑接受的信息量就大大减少了。例如,当你在睡觉时,呼吸了多少细菌,这个信息你并不清楚,这就是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无意识”。因此,大脑接受外来信息都是有选择的。例如,在你集中注意力看书时,如果脖子上突然爬上一个软东西,当你自己感觉到时,这个感觉就已经传到大脑了。如果你平时最怕虫子,它在那一动,你的心理活动虽然在书本上,但接受了这个信息以后(这个信息可不像现在处理问题这么慢—从上到下要盖好多公章),上级命令立刻就传达下来了:“消灭它!”你不看就消灭了它!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心理过程:从你自己的感觉接收器,从它的移动和接触,你就能分辨出它是软的还是硬的;它没咬你以前,我已经向上面传达了:“不好,这里有敌人要侵犯了。”因为这是一种威胁性的因素,各个部门一下就汇报到中央了,中央一发布命令,就能在瞬间消灭它。这个过程也说明了神经系统上下级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快的,也是瞬息万变的。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重大决策性的问题都要通过大脑。

对于这个上下级的关系,我国古代也有记载。《黄帝内经》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即大脑活动。“心”是五脏六腑的最高机关;“故喜怒忧思则心动”,即遇到外界失意、忧愁、高兴、伤感等各种问题,可以“心动”。“心动”指的是什么?指的你心理活动的改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你的心理一改变,五脏六腑都“动”起来了,称“皆摇”。虽然是二千四百多年前写的,但这些记录与现代的科学研究完全吻合。因此,下面就要多联系我们自己。怎么联系?比如,开会时,我一紧张,讲错一句话,大家一笑—我本人又具有性格缺陷,什么缺陷?爱面子,虚荣心强。大家一笑,我更紧张,马上就脸红了,接着就出汗,随之就是心“砰砰”地跳—如果摸摸脉搏,可能会跳到160下,这时,血压也会增高等。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总司令起的作用很大。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弄不清楚怎么回事,现在正好可以联系一下、回忆一下。还有些人不但有心理上的毛病,而且“我总感觉到身上就是不舒服—你摸摸我的脉搏有多快,你看看我的心脏老是出现间歇脉,我感到胸闷,心电图不太好、便秘等”“我经常拉肚子”,这些毛病根子在哪里?说明什么?值得很好地去考虑考虑。

前面的实例7中,男患者性功能有问题,因为不射精,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小孩。他妻子原来是非常活泼外向的,但是,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往往把不生孩子的责任都推到女方身上(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由于男性的原因而无法生育者占不孕不育的25%~30%)。身边的人总催促她,“你怎么不去看看?”虽然是关心她,但越是关心,她的苦恼越大。她有苦说不出,心情特别压抑,慢慢地情绪低落—忧郁了。后来,就渐渐出现了“拉肚子”现象,一天拉数次。拉的时间长了,不但拉稀,而且拉血、拉脓,连着拉了几年。检查大便,进行细菌培养后,查不到病菌。她原来是非常活泼的,爱说、爱唱、爱跳,后来变得非常沉默,瘦得皮包骨头,等到她丈夫在我们这里治疗好,她怀孕了以后,拉肚子的情况全好了。

这个实例说明,虽然丈夫有病,但妻子的心理问题更严重,外人不了解,只有她自己知道,长期的心理压力引起了一系列肠道功能的变化,长时间大肠功能紊乱引起了黏膜脱落,出现肠道溃疡。因此,这就是心理上的毛病。现在很多问题找不出病因,实际上不能只看某一个部位,而要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综合考虑。拉肚子就看消化科,光从消化系统找原因,往往是找不出来的。像这位女患者,如果丈夫的病没治好,她的这个心理-社会因素不解决,她的心灵就不能得以解放。

既然大脑是心理的功能基础,心理是大脑的功能,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大脑。

大脑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可能都没看到过人脑,但是看到过动物的脑子,大脑与鸡脑子是一样的,就像硬豆腐一样,是由一百五十亿左右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的。正是这一百五十多亿神经细胞的活动产生了心理。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生物化学的进步,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越来越科学了。心理活动并不是由于灵魂的存在,不是虚无的东西,而是有物质基础的,是通过各类神经递质进行活动的结果。那么,这一百五十多亿神经细胞是怎么活动的?例如,我在讲一句话时,我的哪些神经细胞在联系、在活动?我在讲这句话,别人在听这句话,哪些神经细胞联系后,他才能理解这句话?这些都解释不清楚。这是一个模糊学科,至少目前是这样的,因为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即使过1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可能仍然解不开这个谜,现在的脑CT、磁共振等比较先进的技术,也只能看到一个模型,仍然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想真正搞清楚每一个神经细胞的联系以及整个心理过程,绝非那么容易。心理研究虽然初步进入了科学领域,但仍然是一个模糊学科,在这个层次清楚了以后,再进一步,仍然会不清楚。因此,心理活动的机制今后还是个非常大的难题,难就难在整个神经系统太精细,它的结构太巧妙;难就难在瞬息万变、千变万化。例如,看到这句话时,这一秒钟中你的哪些神经细胞在活动,能不能固定住?当然不能。

为了揭开心理活动的奥秘,前人及现代人都曾想过很多种办法来研究,现在肾脏可以换,肝脏也可以换,甚至心脏也可以换,但脑袋还无法更换,以后可能也换不了,因为换了脑袋就换人了。此外,当你打开心脏做手术时,你就可以看到心脏的正常活动。但是,如果你打开脑子,除了长脑瘤的,你能看到脑瘤不正常以外,脑子的功能及正常活动是看不到的。

心理活动虽然难研究,但目前科学界已经知道的一些情况,下面简要地讲一下。

除了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外,心理到底是什么?一些具体的心理活动,也还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向、意志等,大家看了以后还是很茫然。实际上,这些都是脑功能的体现,表现在知、情、意。

知,包括知觉、感觉、注意、记忆、思维等。

吹了电风扇以后,我们感觉有些风,很凉爽,这就是感觉。灯照过来的光、发的热我能感觉出来,整个房间的空间能感觉出来,总的感觉加在一起,就是感知,即知觉。

感觉和知觉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就叫注意。比如很多人在一起上课,大家都在注意听老师讲,其他的都不注意,而有的人却可能在注意着电风扇,怕电风扇忽然掉下来,对此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导致他对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某一部分注意过强,这就是注意上的障碍。还有些患者特别怕别人注视自己,虽然自己不敢正视别人,但总是感觉别人在看自己,在注意着自己,这也是注意力过分集中。与之相反,有些人注意力常分散,例如,一些人看书时却总是想到别的地方,这就是注意力分散。注意力过强或分散都是注意力的障碍。敏感多疑的人常注意力过强,但他的“强”不是普遍的过强,只是对某一点的注意过强而已。

什么是记忆?我们接收信息以后,感知到的东西一部分储存在大脑皮质内,还有一些储存在小脑、海马体、杏仁核等部位。比如,看了本书以后,我们接受了一些信息,首先要把信息储存起来,要求大家对这些信息完成理解、分析、转化和反思的加工处理过程。这里的反思即是回忆,通过我们的联系,想到以前储存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记忆。

有些人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实际上,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记忆力不好,记忆力的好坏与心境及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听课时,注意力分散,这个信息接收过程(听课)中就有干扰了,有“噪声”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要想得到良好的记忆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时记忆力不好,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有些人的记忆力不好,但在某方面的记忆力可能会增强,例如对他所恐惧的东西,他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他就一直忘不了,这就是注意力增强而导致的记忆增强。因此,无论记忆力减弱或者增强,都不属于器质性的。除非是年纪大,导致神经细胞退化,可能会出现器质性的记忆力衰退。那些刚做过的事,马上就不记得,这与我们现在的记忆力不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不是有意的不记得,而是确实记不得了,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他们往往远期记忆力存在,近期记忆力丧失,刚做完的事,马上就忘了,这种记忆就是退行性的记忆,我们绝不是这样的记忆力丧失。看来,大家的记忆力不好,正是因为你的心境不好,整天处于心理疲劳状态,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就很难好。

很多信息往往是无意识的,有印象却回忆不起来,如果回到原来的情境中,就能想起来。这说明有些信息接受以后,储存在大脑皮质以下比较低级的部位。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无意识或潜意识等,我们很多信息都储存在潜意识中,只是我们意识不到而已。

接收信息以后,经过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思维。我们接收信息后,首先是理解过程,能够理解医生所讲内容;然后,就是联想过程。理解以后与我们自己对照,经过分析、综合、推理等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最后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过程。如果让动物去推理,即使是最接近人类的猩猩,也没有这个思维过程,只有一些基本的情绪反应。

通过思维过程,对某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后,就必然会产生态度。态度是人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个人的情感反应,如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等。例如,同一句话,有些人听了会笑,有些人会哭,有些人心理很沉重,有些人很悲伤。这都是情感反应,这些都是具体的、正常的心理活动。

为什么要谈这些?目的就是让你自己对照,重新去自我认识,看看自己的病是不是有心理上的问题,问题到底在哪里?是不是感觉、知觉有问题?有些以往有精神障碍的人,别人听不到的东西,他却能听到,这就是感觉和知觉的障碍。我的注意是增强,还是分散了?我的记忆力是强还是弱,问题在哪里?我的障碍是不是在思维方面?是不是加工处理过程有问题?我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是不是有问题?联想、推理是不是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假如思维和推理是正确的,我的认识与大家是一致的,那么,我的情感反应是什么样的,大家是什么样的?我的喜怒哀乐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如果与众不同,差别又在哪里?我的情感反应是不是和现实相符?有没有问题?比如有人总怕自己被汽车压死,觉得自己此时都不存在了。那你自己认识一下,被汽车压死没有?你到底存在不存在?有人总是为了某件事焦虑不安、恐怖,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有人不敢看人,那你为什么不敢看人?到底是什么问题在作怪?是自己的情感反应,还是别的?能自我认识一下,就不背包袱,你在接受这个信息时就会少些干扰。

什么叫意向?接受某个信息后,通过思维过程,产生了情感,有了情感就会产生意向。例如,有些人第一次看到大脑模型,感到很好奇,“这个红色的是什么?我没有看清楚!”由于好奇,还想看。“还想看一看”,这就是意向,你产生的好奇感是一个心理情感活动。如果你不了解这个红的是什么,打算问医生,这就是意向。

意向下面就是意志行动,即自己的认识与行动的吻合。例如,现在我想了解这个红的是什么,但是不敢看,捂住眼睛,这就是逃避现象。如果逃避,就绝不可能付诸行动。因为他的情感反应是个“怕”字,他有想了解一个知识的意向,但情感反应却是恐惧的,就不可能产生意志与行动。假如意向产生了意志行动,“我找医生问一问,详细了解一下,把这个知识弄清楚”,这就不再是意向了,而是意志行动了。现在,我们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因就在这里。很多人在思维过程中都能准确认识,也产生了情感,但是到了意志行动的阶段就胆怯,失败在意志行动上。

在讲正常心理时,很多人往往理解不深,认识就很难深化了。只有自己认识清楚自己的心理障碍到底在哪里,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付诸行动,进一步剖析和处理这个矛盾。所以,意志行动最为关键。意向产生意志行动,只有意向,但就是不付诸行动,还是等于零。

什么叫心理?心理就三个字,知、情、意,知就是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是情感,思维活动产生情感,有了情感,最后就产生了意向与意志行动。这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

上面谈到的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学名词虽然都是抽象的概念,但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实际,就具体了。现在要求大家对照一下,联系自身,在知、情、意过程中,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第二节 症状的产生机制

下面再回头来讲大脑。到目前为止,大脑的功能—心理活动尚未研究清楚,是个“黑箱”,我们的治疗就是要摸清心理障碍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控制它、战胜它,而不清楚大脑就无法了解心理障碍的规律,对我们对付疾病就很不利。所以,只能根据当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这个“黑箱”进行相对合理的推测。

虽然我们还不完全知道这一百五十亿神经细胞是怎么活动的,但是大概的过程还是知道的。现代的许多生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家付出毕生的精力进行大脑研究。当然,他们不是用人类研究的,而是用动物进行替代研究。虽然动物的大脑不太发达,但是通过动物的心理研究,是能够部分地解释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其中,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着伟大的贡献,他认为每一个大脑神经细胞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就是工作,抑制就是休息。我们的一百五十多亿神经细胞都有这两个过程。兴奋与抑制在词义上是对立的,但在每个神经细胞内,这两个过程却能保持对立统一,兴奋(工作)后可以转为抑制(休息),抑制后又可以转为兴奋,进而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

正常的心理活动就是兴奋与抑制的对立统一。心理活动中,兴奋与抑制是怎么转化的呢?例如,我们白天精神很充沛,到了晚上该睡觉时,兴奋逐渐下降,抑制逐渐上升,这时首先我们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然后有一点没力气,想睡觉时一躺到床上,抑制上升,等到大脑皮质出现弥漫性抑制时,就进入睡眠状态了。通过睡眠,神经细胞也得到了休息,第二天早上再次兴奋,就感觉精力很充沛。兴奋以后再抑制,抑制以后再兴奋,生物钟协调着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就像跷跷板一样一上一下,一直保持这样的对立统一,完成正常的心理活动。

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如果只对立、不统一,表现为兴奋一直占优势,抑制一直上不去,久而久之,会出现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疲劳;相反的,如果只对立、不统一,表现为抑制占优势,兴奋上不去,就会出现大脑神经细胞抑制性疲劳。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就是由于兴奋与抑制只对立、不统一而造成的神经细胞疲劳状态。

兴奋占优势的疲劳,会有什么表现?正如很多患者的症状一样,晚上兴奋导致入睡困难,好不容易入睡后,迷迷糊糊中噩梦还特别多。但虽然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仍然很兴奋,只不过这种兴奋会让你很不舒服,头痛、头涨、注意力分散、烦躁不安等,这都是兴奋性占优势的疲劳状态。有些患者会产生疑问:“我整天焦虑不安,怎么会这样?”就是由于兴奋性疲劳造成的。这类症状很多,不再列举。

抑制性疲劳又是什么表现呢?多表现为忧郁、少气无力,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头脑一片空白,情绪低落,整天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想睡觉,晚上睡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仍然感到很疲劳。原来很勤快的人,后来什么事都不想做了;原来爱说爱笑的,变得被动了,不愿讲话,也不愿意交往了。在抑制占优势的情况下,有时会有些悲观厌世的想法。所以,有些性格特别强、脾气特别急躁的年轻人,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不理解自己为何会这样,因此而出现了轻生观念。很多适应不良的患者,进入抑制占优势的疲劳状态后,因不能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感到:“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一塌糊涂,我这个人完了!”常常导致不良的后果。如果他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这类问题可能很快就解决了。但是,当大家不了解这个知识时,自己不能理解,社会也不能理解,这些问题就成了讳莫如深的隐私了。如果患者不愿意讲,讲了以后别人也不能理解,进入了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像上述这种情况,到了医院,医生一般就诊断为焦虑或抑郁。实际上,无论焦虑还是抑郁,都是大脑神经细胞的疲劳状态。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就不容易好,有时拖很长时间,就会形成病理性条件反射,更不容易康复,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纠缠的时间越长,越为痛苦。有些患者来找心理医生时并没有抱有太大信心,因为拖了这么多年,久治不愈,肯定会丧失信心,也因为自己越来越不认识自己,心中苦恼无法用语言表达。连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怎么能叫别人理解自己呢?因此,这种情况下,步入恶性循环,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如果感觉“知道了这些科学知识,觉得心理上有了转变,我初步有了信心了”,就说明了解知识后,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就转化了。

因此,心理障碍只不过是大脑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不平衡所造成的心理疲劳状态而已,并不是大脑存在器质性的病变,这个大家要搞明白。

另外,关于巴甫洛夫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规律,还有两个名词大家一定要记住:负诱导和正诱导。负诱导就是一个强刺激造成兴奋点以后,大脑为了保护神经不至于衰竭下去,自动地使兴奋点周围的神经细胞出现抑制,使这个兴奋不至于过度扩散,这是一个自动性的保护。因此,一个强的兴奋灶出现以后,周围的神经细胞就会全部出现抑制。与之相反,大脑皮质某一区域的抑制引起另一区域的兴奋叫正诱导。

当一个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形成以后,由于负诱导的关系,在它的周围就出现抑制网,并将它包围起来,使兴奋进不去,这就使注意力专注在某一点上而摆脱不开。为什么我们情绪稳定、心情轻松愉快时感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而在情绪低落、心身不适时感觉症状加重了呢?因为当心情愉快时,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强,惰性病理兴奋灶就会相对抑制而缩小,病态兴奋暂时被压下去了。当心情不愉快或疲劳时,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减弱,抑制增强,病理兴奋灶就会增强,甚至扩散到大脑其他区域。这时,就会由原来只怕一两样东西,变得怕很多东西而摆脱不了—症状就泛化了。

第三节 关于睡眠问题

如何看待睡眠问题?在一个人忙碌一天,很疲劳的状态下,神经细胞活动兴奋性就会下降,大脑皮质就会出现弥漫性抑制,当神经细胞普遍抑制后,人就会进入睡眠状态—抑制得很深时,肌肉松弛,往往不会做梦,睡眠就深。即使大脑皮质出现了弥漫性抑制,进入睡眠后,还是有部分神经细胞是兴奋的,并非全部抑制,如果全部抑制,就与死人无异了,大部分休息了,总有值班的,这个“值班点”一直在工作。例如,做过妈妈的都知道,刚生孩子后,白天要做事情,晚上要带孩子,很疲劳。睡觉时无论外面有多吵,如放鞭炮、打雷都惊不醒她,但是,如果孩子一翻身,她马上就能感觉到,马上就会拍拍孩子或者给孩子盖好被子,这就是“值班点”的作用。

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这个原理解释睡眠,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睡眠好不好、如何促成睡眠,就需要一个必要条件了。睡眠好坏究竟取决于什么?就看兴奋与抑制能不能统一起来。因此,睡眠是检验一个人心理平衡与否的试金石。心理不平衡,指的是不是都是负性情绪?不一定。所谓负性情绪,就是不好的情绪,如恐惧、忧郁、悲观等。一些好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心理的不平衡。例如,今天遇到一个特别高兴的事情,兴奋得睡不着,这就是因为神经细胞过于兴奋,导致兴奋与抑制无法平衡。因此,当我们的兴奋与抑制不能保持平衡时,就会影响睡眠。所以,心理平衡不平衡,睡眠可以作为一个试金石,一个金标准。假如我们原来睡眠很好,现在突然不好了,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些患者说:“没有原因,就是睡不着。”没有原因是不可能的。睡眠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能不能保持平衡的试金石,是心理与躯体反应最敏感的因素。有些人确实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睡不好。这是为什么?心理素质太差。“那上面讲的不平衡,不就是心理素质太差嘛!”这里的差与上面所讲的遇到外部因素时的不平衡还不一样。例如,一个人有吃安眠药睡觉的习惯,形成药物依赖以后,不吃药就不行了。这个习惯有生理上的原因,也有心理上的原因。比如,有的人如果一次仅仅吃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片安眠药,就能睡好,假若他不吃这一点,他可能就通宵睡不着。这种情况除了与药物的依赖性有关以外,主要还是心理上的习惯。

睡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三分之一的生命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天24个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睡眠8小时,这是一般的规律。虽然三分之一的睡眠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吗?不一定。睡不到8小时不能说不正常,睡眠超过8小时也不一定就正常。不同人对睡眠的要求差别很大。例如很多大科学家、政治家,他们的睡眠就差别很大。很多人睡眠是比较少的,例如罗斯福、牛顿等,他们的睡眠一般不超过5个小时。但也有一些科学家的睡眠一天不能少于12小时。例如,英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睡眠每天没有少于12小时的,有时睡了12个小时,还不能满足。因此,睡12小时,不能说不正常,5个小时也不能说不正常。到底多长时间的睡眠为好?可以说,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怎么办?总要有一个尺度吧。以什么为尺度?以自己感觉良好为尺度。如果我昨天只睡了4个小时,但今天感觉良好,这就不是不正常。因此,多长睡眠应以自己的生活习惯为标准。我从年轻时养成了一个睡眠的习惯,一般晚上11点睡觉,凌晨2点醒来,看1个小时的书,3点再睡,6点起床,虽然睡眠时间只有6个小时,但是睡眠质量很好,很少做梦。

如果不为睡眠所困,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也不在多少,而应看睡眠的质量如何。如果只睡了3个小时,但这3个小时睡得非常好、非常香、非常深,一睁眼3个小时过去了,这个质量倒比拖拖拉拉睡12小时—说睡着了,又迷迷糊糊,大一点的响声都知道—要高得多。因此,为了不浪费时间,不把时间都磨在床上,我们应该注意睡眠质量。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保证好的睡眠质量。例如,白天遇到很不愉快的事情,对自己压力很大,晚上就不容易入睡,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生气,最后勉强入睡了,也很容易被惊醒,容易早醒,这个睡眠质量就难以保证。

对于睡眠,还是不要过分顾虑为好。如果你顾虑睡眠,好心也许会成坏事,越顾虑可能越睡不好。如果你真正不在乎了,你的睡眠质量反而会提高。例如,昨天晚上没睡好觉(实际上,家人说你睡得还可以,只是你自己觉得睡得不好),想今晚一定要补上去。能不能补上去?是补不上去的,也不需要补。例如,好多年轻人上夜班,下班以后,第二天照样看电影、玩游戏,晚上照上夜班,最多上班时有点不负责任—打瞌睡,顾不上那么多,什么也不在乎,他自己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不会为睡眠而产生心理负担。可是,有些睡眠有障碍的就不是这样了,昨天晚上没睡好,今天早晨一醒来,就为自己没睡好而烦恼,忧心忡忡:“昨晚没睡好,今天一定要睡好!”在上班以前打开窗子透空气,晒被子,为今天晚上睡好觉做一切准备,甚至太阳还没落山,他就把窗帘拉起来,做睡觉的准备。一躺到床上,他百分之百睡不着。实际上,他是为睡眠而紧张,而不是为睡眠做准备。外部条件准备得很好,一躺到床上,内部出了问题,那还睡得着嘛!

我有时候会非常想睡,但怕万一醒来以后要两三个小时睡不着,就无法入睡了,有时候吃了药也不管用,特别是这几年,习惯半夜醒来,习惯半夜看书,长此以往,到了时间就醒了。所以,当睡眠形成了习惯以后,药物就不起作用了。有时候起来小便,就在迷迷糊糊、朦胧状态时,出现一个念头,怕睡不着,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这种情况,就是在大脑皮质普遍抑制的情况下,一有兴奋点,立刻就扩散了。因此,睡眠与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因睡眠本身而焦虑,也不为外部的事情所担忧,不管天大的事情,今天要做的工作做完以后,剩下的明天再说,拿得起、放得下,就不会睡不着。如果你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无论多大的事情,都能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它、认识它,你就不会不平衡。没有提高心理素质时,对睡眠过分关注,或为外事担忧,就容易被睡眠所困扰。

对于梦,老子说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与巴甫洛夫的睡眠学说基本上是吻合的。那么,是不是做梦多,睡眠的质量就不好?梦,每个人都做,小孩也做梦—大脑皮质发育后就开始做梦了。有的小孩说:“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白雪公主又送糖来了。”这便是他的梦。小孩看了紧张的电影、电视后,也会做梦。另外,做梦的多少与我们的心理是否平衡是有关系的。有些人梦特别多,他又特别注意这个问题,那可能就真成问题了—越是注意梦,做梦越多。

有些人会说:“一夜没睡觉,做了一夜的梦。”一夜没睡觉,怎么能做一夜梦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嘛!但是,他确实感觉到做了一夜梦。为什么?睡眠是一个过程。例如,一晚睡8小时,从晚上10点钟到次日6点钟,一般来说,从入睡到一点以及从4点到6点这两段时间容易做梦。因为这是浅睡眠期,梦容易记得起来。一般来说,2点钟到4点钟,外面安静下来了,此时梦就少,这是深睡眠期,做的梦往往记不起来。所以,中间这一段忘掉后,把两头连起来,总感觉做了一夜的梦—睡着时在做梦,醒来时又在做梦。他说做了一夜的梦,一夜没睡觉,这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是他撒谎,因为他确实有这种感觉,就像很多人身体上感到不舒服、总有异样的感觉一样,这都是神经系统的症状。关于睡眠,我在此举一例子加以说明。

实例11

我在门诊时,曾经遇到一个患者(B),37岁,整天为睡眠而烦躁、焦急。实际上,他平常睡眠质量还是挺好的,气色也是不错的,他睡觉时要吃不少药,睡觉还打呼噜。在住院时,一个病房有二十多人,虽然大家都很善良,但是有些患者听到他打呼噜就很焦躁。但他就是为睡眠困扰,一见医生,就说自己的睡眠问题。

B:“我昨天晚上没睡觉,怎么办呢?”

LU:“吃药。”

B:“我吃药仍然还是睡不着!”

旁边病友就说他:“你睡得很好了,怎么又说没睡着呢?”

B:“你们都不知道,我没睡着,周围什么事我都知道。”

有一次,病友开他的玩笑,等他睡着以后,他们用墨水给他画了个大胡子,医生也不知道。查房时,我实在忍不住笑了。

LU:“你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

B:“哎呀,我一夜没睡!”

其他患者都笑他,他到洗手间一看,发火了。

B:“这是哪个缺德的干的?我就迷糊了那么一会儿!”

实际上,不是他睡了不认账,而是对失眠太过担心了。假如他总怕睡不好,为睡眠而顾虑重重,睡眠质量本身就不可能好。因此,要想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虽然梦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你心理越不平衡,梦就会越多。如果你有忧郁情绪,你的梦可能多半是比较消极的;如果你焦虑、紧张,做的噩梦就会增加。因此,梦与自己的心境有关系。那么,做梦是不是睡眠不好?不能这样说,做梦正说明我们入睡了。

做梦有3个条件:

第一,必须入睡后才能做梦。做梦时,有些神经细胞互相联系,但却不像清醒状态时那样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是没有序列的、不合乎逻辑的。

第二,肯定是你曾经的经历或“痕迹”,才能成为梦。这些经历或“痕迹”,可能你已经想不起来了,已成为无意识的了,但是必定是你见过的、听过的或经历过的。例如,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梦绝不一样,古代人可能也会梦到上天—可能是被一个神仙带着上天了,但是我们现在做梦上天,就会梦到“神州六号”,梦到宇宙飞船,古代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梦到这些的。因此,同样是上天,梦的内容就不一样,这就是“痕迹”的作用,没有这个“痕迹”就做不出这样的梦。这些“痕迹”可能是无意识的,是已经遗忘的信息,但储存在大脑里面,在梦里就有可能再次出现。

第三,内外刺激。虽然入睡了,但是内外刺激往往影响梦中的内容。例如内部刺激—肚子饿了,就可能做梦和家里人到街上吃东西去了。到了饭店,菜刚刚端上来,正好碰到一个坏蛋冲撞—“咚”的一声,把桌子打翻了,梦就惊醒了。这个内部刺激可能就是你肚子饿了,才梦到吃饭,外部刺激可能是一个响声,也可能是别的刺激,内外刺激与梦境联系到一起,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梦。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病。但是,有很多人很迷信,认为梦是不祥之兆。有的在幼年时期就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有的还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为什么?主要是受旧的传统意识影响。自古以来,很多人都从唯心的角度解释梦。虽然梦中的内容能反映一个人白天(清醒时)的情绪,但梦对一个人来说并没有现实意义。每个人都在做梦,梦对每个人的意义就在于你如何解释它—你进行积极的解释,梦就是好的;你消极地解释,梦就是不好的。所以,我国古代特别忌讳一些梦境,就对这些梦境进行正面的、积极的解释。比如,梦见棺材了,解释为升官发财,官运、财运来了,解释为好事,这也算是一种心理疏导过程了。梦到棺材后,如果没有类似的解释,总是悲观地解释,可能就会成为心理障碍的根源。所以,没有必要为一些梦境而苦恼。

第四节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

前面谈了心理活动,即精神活动,我们基本能够分清什么是精神(心理)、什么是神经了。但社会上这方面的认识并不完善,往往连精神与神经都分不清楚,常常把精神病看作是神经病。那么,什么是神经病?例如,有的人脑部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卒中、瘫痪,有的人出现了面瘫、嘴歪眼斜等,都是神经病。

有些患者以前曾有过精神障碍,出现过很多感觉、知觉和思维上的障碍。例如,有些患者曾有过明显的幻觉如幻听、幻视等,还有些患者有过妄想,很明显、生动地感觉到不存在的事情,认为有人跟踪他、监视他或者害他等。凡是曾有过精神障碍的人,当时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但这都是以前的情况,现在病好了—处于恢复期了,就不是一个精神障碍患者了,而是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正常人。当精神障碍处于恢复期后,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提高、总结。总结以往得病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预防复发。因为这个病最痛苦之处在于别人不能理解。现在病好了,就应该更科学地去认识它。只有更客观地认识它,才能保障我们今后的心身健康。

人的脑袋也只是人体的众多器官之一。既然有个脑袋,如果不会生病,那就怪了。人的脑袋,也会生病,出现功能异常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生了病不怕,怕的就是我们不能总结经验教训,糊里糊涂得了病,好了以后,再糊里糊涂地复发,这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因此,有了高级病—只有人得的病,没有什么值得自卑的。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一辈子就是这样认识的,我也是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的。那种无知的—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的偏见只是他们的无知。可是,现在社会上偏偏有很多无知的认识,如果这种认识影响到我们,就对我们自己非常不利了。

为什么说这是只有人才会有的毛病?再高级的动物,有哪种会得精神病的?只有人才会得。有人会质疑,狗不是也会得狂犬病嘛!那不是狗得的精神病吗?狂犬病是狗被病毒感染了,是一种传染病,而不是狗精神上的毛病,与常见的精神病不能相提并论。但当我们有了这个高级毛病,反而自己倒很自卑,别人对精神病有看法,这是不公平的,也说明了他们的无知。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就不会有不正确的认识了,我们也就不会有自卑感了,就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病的复发率。正因为这个知识不普及,社会上才会有各种不正确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要给大家提出来的—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如何对待精神疾病?如何自己救自己?只有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出现了精神障碍后,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困难有时是很难克服的。困难在哪里呢?要去改变社会的偏见,困难是比较大的。要想去改变社会上旧的观念和无知,你必定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什么?武装好自己。如果不武装好自己,就没办法去改变社会现状。只有武装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病,对待自己,才能保障自己的心身健康。然后,再进一步去改造社会,改造这个不利的社会环境。有些人说,能踏进精神病院的门,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的确如此。作为心理医生来说,能为此做一点工作,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但其实,有时候连我们的医务人员也会受到误解。

有一次,我到某大医院去会诊时,他们的护理部主任就说:“你们的工作很艰苦啊!”他就跟我开玩笑:“听说你们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是神经兮兮的?”我说:“你看我哪儿是神经兮兮的呀?”

这说明他们不但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把这个领域的工作都否定了。

要想较好地应对这些无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武装好自己,保持心身健康。就像得过感冒、肺炎一样,康复了以后,最重要的是加强锻炼,预防复发。感冒、肺炎谁都可能会得,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个教训。如果能接受这个教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掌握疾病的规律,遇到障碍能够克服,这样就能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

实例12

这是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生,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父亲在东北工作,母亲在南京。正因为她是独生女,很有才华,父母总希望她能找一个理想的伴侣。她当时与班上的一个同学很要好,男孩人很好,但家里条件差一些,有点门不当、户不对。父母虽然是教授,但在这方面的传统束缚仍然摆脱不了。跟女儿说:“你必须听爸爸妈妈的话,放弃这个男孩!”

在长时间剧烈的冲突与痛苦中,她发病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好了以后,她爸爸放弃了工作,回到南京,妈妈说没尽到责任,没保护好她,这次一定要保护好。她出院后,家中给她请了个保姆,每天让这个保姆陪着她。所有同学来访,一律谢绝。所以,这个孩子出院3天,很多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心理问题却没解决,后来她感觉“我的父母对我态度变了,但却把我隔离起来了”。

她并没有发病,但感觉很痛苦,就把出院带的药一下全吃光了。抢救后送到精神科又复发了,情绪忧郁,后来转到我的康复病房做心理治疗,做完10天的疏导治疗后,把她母亲和学校的班主任请来,一起座谈。她母亲讲了一番话,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她说:“我虽然是个大学教授,但我是一个无知的人,我不知道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女儿。当我女儿出院以后,我总是想怎样对孩子好,没想到这完全是与医生的要求相违背的,我只是希望保护她,但不知道如何保护好女儿,我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女孩回去以后,继续上学了,大学毕业前给我写了封信,这封信我一直保存着,她在信中说:“我现在学习非常好,我以实际行动证实,一个得过精神病的人能和其他人一样生活。”她说到做到。她母亲最后同意了她和那个农村男同学的婚姻,婚后的生活很美满。她病好了以后,也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打击,她都能正确地对待,一直没复发过。因为她原来就住在我家附近,我经常看到她带着两个孩子上街买菜,我们经常互相问好。几十年过去了,我印象还很深,她很值得大家学习。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实例13

有一位来自苏南某厂的女职工,很能干,是市里的劳动模范,多年的先进工作者,她丈夫是该厂厂长。工作中,她提出过不少合理化建议,后来因为在技术改造上与别人发生了一些争执,得了一种精神障碍—躁狂症。她总感觉工厂压制女性,要求提高女权,经常在厂外的小学宣传“男女平等”。后来,送到医院里来了。痊愈后,回到家里,一切都变了。

她丈夫虚荣心也很强,总觉得“你什么病不得,得这种病!叫我怎么当厂长?”她当时也不理解这个病,“我也不愿意得这个毛病!”但自己没办法。上班后,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到她丈夫那里都通不过,更别说报到厂里了。结果,回去三个月后,她的病就复发了,症状更加严重了。她干脆跑到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她对小学生讲:“你们别喊阿姨,喊叔叔!”小学生并不知道她的情况,都笑话她。

最后来到这里进行疏导治疗。结束时,把她丈夫和厂领导都请来了,很多家属一起开座谈会,她讲了这一段非常辛酸的经历。她丈夫与领导都认为:“我们太无知了。”康复出院以后,她丈夫来信说:“以前没有知识,我现在有了精神疾病的知识,就有武器了。我能正确对待事情,所以能更好地、耐心地给我妻子做工作,我妻子也承认自己有问题。她出门时依 然会被小孩议论,但是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自己是因为生病才会如此。”此后,她的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慢慢恢复了正常。

从这些实例看,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如果不武装好自己,怕别人议论,吓得不敢出门,后果就不堪设想。现在甚至有不少人明明什么病都没有,仅仅是怕别人议论,就吓得不敢出门。假如像这位患者这样,一出门,别人就指指点点,她不敢迎难而上,那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吗?她怎么去改造社会的?乐观、积极、主动、自信地面对困难、面对现实。

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自己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我们现在有了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了心理素质,不但能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而且可以进一步去改造不利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有一次,一位患者生病以后,曾与单位有过一次争执。因为他在发病过程中曾破坏过公司里进口的商品,这位患者病好了以后,领导仍不让他上班—宁愿一分钱不扣,养着他,也不让他上班,我们屡次出证明也不行。后来叫他的领导来,他们不来,我们就去到他的单位,讲了很多道理。最后,我就对他的领导讲:“病谁都会得。你有脑袋,我也有脑袋,我不能保证我今后不生病,可是,你也不能保证。人有个脑袋,都可能会出问题……”领导最后被我们说服,让他上班了。

实际上,谁都可能会得精神方面的毛病。这个病,就像大脑感冒一样,没什么奇怪的。我们接受心理疏导的目的,除了治疗以外,就是提高心理素质,防止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最主要的还是学会如何保障我们的心身健康。

精神病不需要低人一等,这是个高级病,是一个文明病,是只有人才会得的病。没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心理就不能平衡,就很可能会背上非常严重的包袱。在心理素质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特别是病愈初期,往往遇到刺激,就会复发。因此,得了这个病,就必须提高我们的心理免疫功能。心理疏导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心理免疫功能,防止病情的反复。要以实际行动同疾病战斗,同不良的社会倾向战斗,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心身健康,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否则,如果你后退了,不敢战斗了,你最后必然会倒下的。

第五节 心理障碍的自我诊断

神经病、精神病与心理障碍,三者的区别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自己再衡量一下,自己找一找,现在自己属于什么?以往得过精神病的就不谈了,康复后就不是精神病了,要以现在的水平衡量自己,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不但要对照我前面所讲的,找出心理问题出现在哪一个关节点上,而且要对照自己,自己给自己下个诊断。

随着治疗的深入,随着自我认识的加深,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楚。只有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自己救自己。国际歌上说:“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也是这样,只有提高自己心理素质,才能保全自己,展望未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那么,心理障碍是不是器质性的毛病呢?

绝大多数心理障碍都没有脑器质性的病变。能够接受心理治疗,特别是自我疏导治疗,就不会有重型的精神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因为我们有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希望进一步认识自己,解除痛苦,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脑子里有了器质性的毛病,比如前面讲的老年痴呆症,她吃过饭马上就不认账了,她的记忆力衰退与我们的记忆力减退完全不同。她的远期记忆力存在,近期记忆力缺失,这是一个退化性的病变。

前面讲过正常心理后,有些人联系自己做得很好,可能已经找出问题来了。比如,自己知道反复洗手不对,但是若要去改,依然很难,自己就是不放心,不洗不行,不洗就难受,这就是他的意向与意志行动脱节,这类人比较多。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存在恐怖心理和不放心的心理。有些人否认:“我不存在恐怖心理!”但他老是怀疑,怀疑的背后是什么?怀疑还不是不放心嘛!人际关系是不是“怕”?敏感是不是“怕”?你的压力是不是“怕”?这些“怕”有几成是真实存在,又有多少是你的想象?因为怕而退缩,因为怕而忧心忡忡,整天似乎有无尽的烦恼,是什么原因?如果思路能稍微宽一点,可能我们就认识得更清楚一点。所以,要避免用我们原来的思维方式来接受心理疏导。

再次提出要求:看了书后要举一反三,即我们了解到一个问题,联系自己时能想出三五个问题,这样才能深化认识自己。如果能举一反三,经过书中的点拨和启发,就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一连串内容,你最后肯定能取得优化。下面以一位患者(小S)为例进行说明。

小S在反馈材料中说:“我这一天焦虑不安,外面马路上汽车很多,我找旅馆时就被汽车撞上了,在人多和交通繁忙时,自己可能被汽车压死了!医生,有没有与我的病一样的?”他为此焦虑不安,完全没有联系到他自己。

虽然书中不一定有和你一样的症状,但是你能根据书中讲的情况联系到自己,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如果你总在想“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书中讲别人时,你只是当个故事看看,就很难有提高了。看到这里,如果你自己还认识不到,还纠结于有没有和你一样的,这就是一种认识不深的表现。所以,医生谈某一个问题,我们能密切联系自己,能想起一连串的问题,就能为自己的进步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反馈提示:

(1)对照正常的心理过程,谈谈自己哪些方面有障碍?

(2)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自己的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3)如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睡眠情况?

(4)对于心理障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附:Z患者反馈材料二

今天鲁教授从大脑的解剖功能讲起,谈及心理及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我们相信大脑像人体其他器官一样,是有可能生病的。这个器官出了毛病并不可耻,何况绝大部分患者是属于大脑疲劳引起的功能失调。自己也是因不良的思维方式,过度用脑而使大脑疲劳了。

一个原本聪明的、善于开动思维的大脑,这个“最高机构”在我的中学时代却被滥用了。比如逐渐养成了上课开小差这个习惯,以至平时走路等也常常会思考一些问题。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感到太痛苦,因为还没有因反复想某个问题而使自己苦恼。但这样的“滥用”已为后来强迫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因为受到精神刺激,自己感到心理上极不平衡,因此常常极为敏感,疑心人家议论我,但又在思想深处出现另一个自己反过来安慰自己:并非这么回事,理由是“第一……,第二……,第三……,劝自己别多心,别去想了!”而且要反复完整地将五条理由重想几遍,生怕再忘记,好像理由想得越全就越安心……从那时开始,形成了这种类似正常又非常可笑的“分析”方式,并已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用来套各种 各样的问题。我对客观事物反应特别快,而且专门搜集不利于自己的一些信息。其实,自己令别人羡慕的事大大存在,我却从来不将其储存于大脑皮质内,也不像有的人那样沾沾自喜和津津乐道。一旦看到某件事,认为于己不利,就马上出现这种固定的“五条”方式来自我解脱,否则,好像就无法过这个关似的。当然,后来在运用到考虑工作安排、人际关系的细节之事时,强迫思维表现并非是这种方式,而是反复思考某个问题,往往是为别人之事担心、苦恼,事后看,别人却根本没有什么事,悠哉悠哉。我的本职工作中会遇到别人之间的矛盾,我常怕因自己做事不周而使人家加深误会。

我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思维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最重要的是错误的分析。“五条”方式到底是不是错误的?有时简直难以判断!有时觉得自己的分析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有时又完全否定这种早已形成的、闪电般的、令人生厌而又不得不这样想的方式。不管内容怎样,这种思维方式害人不浅,是自己苦中酿出的一杯更苦的酒。每次都想借此方式尽快脱离苦海,却是中邪似地越陷越深,有时简直弄不懂正确思维与错误思维的界限。

我想,这种典型的五条分析法也是产生在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比如,刚开始时,因为总是疑虑别人在议论自己的不是,就容易像“丢斧人”那样对别人产生误解,但为了摆脱自己出的难题,又迅速地列出几条反驳依据……有时,我也惊叹自己大脑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组织和综合罗列能力!

我在思维过程中除了有错误的分析方法之外,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错误的判断、推理和联想。上了这一课,觉得人的思维过程是“一条龙”的有机过程,所以,我的思维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推理和联想,也是不奇怪的。

我对待客观事物,很容易按自己的主观思考去推理和联想—人家将会怎么样,事情以后会怎么样。当然,我的推理和联想,有时看到事物并不用分析就直接进行。近些年来,我又是常常凭空想出什么事,然后从担心的角度去苦思冥想,把它推理、联想得特别仔细,煞有其事的样子,好像脑子里就出现一幅动态的画面,事情就是那样在发展着。有时我告诫自己:注意!这明明是主观臆想,不是客观事实!但自己就是不由自主地还会围绕已经设想出的过程反复思考,因为我觉得判断和联想本身就是主观设想出的,而且更何况事态的发展还没有到时间,不一定能肯定它必然是虚无的……所以,往往让思想的野马任意在脑海里践踏作乱。我的这种设想往往在无法证实的情况下僵持,比如我要到外地休假,一到外地,就担心会不会临走前、工作快结束时不仔细而造成什么失误?这种焦虑心情常常伴我度过一个假期。

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我的一切顾虑、担心没有一件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一方面惋惜宝贵的生命在身边悄悄地溜掉,一方面却止不住在继续糟蹋岁月。我常常有一种窒息感,觉得生命的大部分已经被我这种谁也不知道的自我摧残手段扼杀了,余下的光阴本已不多,但谁能救我,谁能知我?!因为无论我到哪里,都是给人乐观、豁达、开朗、有能力的好感,人们并不知道我完好的外观下有一颗受伤的心—不!应该说是有障碍的心理,一个过度疲劳的“聪明而又愚昧”的大脑。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光明与希望,找到了对口治疗单位,找到了最能理解我心身疾苦的亲人—我相信比一般的患者更能接受此类知识,我有信心跳出无边的苦海。

在大脑疲劳的两种类型中,我觉得我是两者兼有的。一般情况下,显示出兴奋性疲劳,因为白天头脑不停地运转,兴奋灶一个接一个,以致头部经常胀痛,累得很。但在陷入几个 月甚至半年的难以逆转的心境时,往往表现出整天疲劳,对任何事物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睡得再多也很疲劳等抑制性疲劳的症状,在此情况下有时就会出现恶性循环,连续几天失眠。

实际上,我的家庭还是不错的,丈夫对我很好,孩子也很优秀,我这个人还是热爱生活的,生活中不仅仅给人们,也对自己的小家庭、大家庭带来了欢乐……这次,为了完整地参加这个难得的心理疏导治疗,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放弃参加父亲七十寿辰大庆(两年前,经多方亲友商量,最后父母选中到我家来,而家里那边还有其余所有兄妹。而我作为东道主,在父母即将远道而来时,突然临时到南京参加学习,未到场,实在有点说不过去)。鲁教授,你是否看出我的决心所在?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心情的。 aixOYhduHZDq0kmiae7eZo91skMZzQCyJLPeVBz0W3bsLQAUcEgif1Qt4rIvyc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