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线”风格与“勤、慎、警、护”

北京协和医院的护理管理一直以严格著称,从最基本的病室规范到细致的规章制度,是百年来协和护理水平保持领先的先决条件。护理前辈们口传心授,其中病室规范中的“三线风格”是令护士们印象深刻制度之一。

“勤、慎、警、护”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校训,也是百年来支撑协和护理人走到今天的核心理念。该怎样理解其中的精髓呢?如果问护士们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他们会回答的通俗恳切:勤就是勤奋,就是护士不怕苦不怕累;慎就是对待工作要谨慎,每一项工作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警就是时刻警醒,发现患者有什么异常,观察要仔细,眼睛要随时发现问题;护就是要细心照顾,解除患者的痛苦。从建院初期起,协和护士们真的把“勤、慎、警、护”落到了实处。

三代外籍护理部主任创建协和护理管理制度

北京协和医院的前三位护理部主任都是美国人,她们分别是沃安娜、盈路德和胡智敏(Gertrude E.Hodgman)。三位主任的到来,为协和乃至中国的护理发展带来了春天。

沃安娜主任的管理风格以严格著称,每天她都会亲自到各个护理单元督导,对于每一位护士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据曾经在老协和工作过的美国护士回忆,每当看到沃安娜来查房的身影,都会莫名地紧张。沃安娜口袋里总会揣着一副纯白的手套,她会随时带上手套检查病室的清洁程度,包括病房的走廊扶手、患者的床旁座椅、护士站的台面等,如果触摸到灰尘,当班护士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因此,每一位护士工作时都会非常谨慎仔细地完成相关工作,不敢打一点折扣。

盈路德于1925年接任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任护理部主任,为协和护理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盈路德是出生于中国的美籍护士,由于长期居住在中国,她可以讲流利的汉语,在中国没有任何的沟通障碍。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她越来越喜欢中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1920年,由于出色的管理才能,盈路德得到沃安娜的赏识,曾协助沃安娜创建北京协和医院。

她总是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腔,在查房及工作中与大家打成一片,但是高大的身材及金发碧眼又分外引人注目,很多患者时常对这位“京腔”老外投来疑惑的目光,但是瞬间又被她的亲切吸引,她总是这样散发着个人独特的魅力。盈路德于1929年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工作。

1926年全体护士合影

胡智敏是第三任护理部主任。她毕业于美国瓦萨大学和普金斯医学院护士学校,曾任耶鲁大学护理系主任,有着丰富的护理工作经历。胡智敏任职期间,和之前一样,护理部设立第一、第二副主任,分别负责病房及门诊护理工作的督查,并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在职十年间,胡智敏女士为各专科聘请专人担任授课和督导员职务,加强病室行政管理和青年护士的培训工作,维持协和高级护士水准。这样的设置也使严格管理、精益求精的精神植根于每一位协和护士的思想中。

三位护理部主任将美国先进的护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老协和的每个病房里都有一本“绿皮书”,在其绿色的封面上印着“Hospital Routine”,这是一套严格的医院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它体现了当时医院标准化管理的高度。各科护士都必须按照“绿皮书”上的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包括整理病房环境。病房环境一直是老协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协和的病房,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每次晨间护理之后,所有的开窗角度都是一条线;床单洁白平展,枕头开口、暖瓶把手、小茶壶壶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并且呈一条线;病床的轮子统一向里,也是笔直的一条线。协和的护士们就是在这种“三线”一致的风格下,日复一日为患者提供着优质的护理服务。

病房宽敞明亮,开窗角度保持一致,病床摆放整齐划一

“三线”风格是协和病室规范化管理的缩影,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北京协和医院病室里硬件设施十分完善,同时对于病室规范的管理要求仍旧沿袭了“三线”风格的传统。时代变迁,变化的是病室内设施,不变的是协和护理人对规范化护理标准的坚守;规范的病室管理不仅仅是让患者有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更是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高度重视,也是严谨求精的协和精神的具体体现。协和护士除了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病室规范等的落实执行方面一丝不苟,在治疗护理、患者照顾、健康教育等工作中也处处散发着人文气息,“勤、慎、警、护”是其精华所在。

勤——“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勤俭生活,勤于思考,勤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建院之初,医院要求所有的护士必须住在医院宿舍,这样的安排使临床有需求时,护士们都能迅速赶到患者身边。护士的班次也是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的,每日6点白班护士就要到病房,参与晨间护理,协助患者洗漱,完成更换床单等工作。由于建院初期人力有限,护士都要连续上一个月的夜班才能够换成白班,这是对护士精力和体力的挑战。夜间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白天在病房顶层的值班室休息,如遇突发情况,他们随时会被唤醒,支援病房工作。在建院之初,每位护士平均每周工作52小时,1925年后才调整为46小时。

据一位协和老护士回忆,第一次进入病房时,她被分配到一间有八位患者的病室,其中包括四位卧床患者。八位患者的晨间护理需要在1小时内完成,包括整理床单位、更换被服、为卧床患者擦澡、更衣等等。在协和上班就是分秒必争,行走如飞。这样若干年后,协和护士的行走速度都很快。护士们每日几乎一刻不停地在患者床旁忙前忙后,下班回到宿舍后才感到全身疲惫,很多年轻护士经常来不及更换便装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慎——“工作谨慎小心,严格执行操作步骤,一个人工作时更要慎独。”

协和护理从百年前创立之初到现在,都离不开谨慎工作的氛围和对一切护理行为的严格要求。

建院之初,医院高度重视护士对临床工作的执行情况。当时外籍医护所占比例较大,需要快速提高中国籍护士的英语能力,才能更好的沟通和配合,便于精准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医院制订了明确的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课程,仅在1922至1923年一年间,就有16名护士在不同的科室、病房接受临床英语指导。所有入职不到一年的中国护士都必须学习英语,并且鼓励所有在院的希望提高英语水平的人参加这些课程。医院设立的所有培训课程均采取英文教学,参考书亦为英文原版。早期医院和学校中大多数外籍教师不懂中文,只能用英文讲授,医院的病历、处方、化验报告以及各种护理表格也均为英文。如此培养出的协和护士,不仅具备专业的临床护理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所有新护士在接受50个小时的护理流程培训中,每个病房还会配备一名受过外国医院培训的主管护士协助管理,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与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会与本人沟通并劝退。

老协和对于护士的工作细节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后成为妇产科专家的叶惠芳博士曾撰文回忆当年的协和护士:“护士们的行动教育了我们医学生,我们初到病房,就处处受到护士的指点和帮助。例如,工作时病房必须安静、整齐;椅子挪动时要端起来;打开抽屉后要轻轻关;走路要抬起腿,不能发出鞋拖地的声音;关门要用手扶着轻轻闭上或推开,绝不允许门窗、桌椅乒乓乱响,惊动患者。夜里只能踮着脚走。总之,绝对不会发生在病房大声嘻闹、互开玩笑和扎堆聊天的情况。护士陪我们去检查患者,先要把患者四周的布帘拉上,灯光调节好,轻声告诉患者,然后帮助患者把检查的部位显露好,检查完立即为患者盖好……”这些都是协和护士保持至今的优良传统。协和护理的优良传统体现在护士们的一举一动中,时时刻刻严于律己,将患者的舒适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已成为协和护士们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

为新护士、护生示教新生儿沐浴和测量体重

随着护理人才的不断储备及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逐步建立了更加规范的护理规章制度。时代进步,病室环境及设施不断发展更新,“绿皮书”对病室规范的要求始终是协和护理人不懈的坚守与追求。

警——“严密观察病情进展,警惕患者情绪变化,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灵敏机警地处理问题。”

在北京协和医院,对护士观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护士在患者身边的时间更多,很多病情变化的征兆都是被护士敏锐捕捉到的。即使是倒便盆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要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血液、胆汁、黏液等。在晨间护理中,年轻护士跟随老师和护士长,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与患者沟通和观察判断,熟悉不同疾病的变化规律和早期征象,以便早期发现或预见病情发展,赢得救治时机。

“警”字当头,除了体现在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外,还体现在护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一位年轻护士在婴儿室工作期间,有一名婴儿因使用羊奶喂哺而导致严重消化不良。一天下午,护士长交代说:“停喂羊奶,一会儿有母乳送来。”到了喂奶时间,母乳还没有到,这名年轻护士没有沟通就将羊奶喂给了婴儿。沃安娜主任得知此事后对这位年轻护士说:“做护士应当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擅自更改护士长的指导。”这位护士后来无论大事小事都严格要求自己,并把这种时时警醒的工作作风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

护——“用真心、爱心、责任心呵护患者,照顾并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尽力使其身心舒适和迅速康复。”

在工作中,护理部要求护士们要结合实际为每一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将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其社会和家庭背景、是否有思想顾虑等,全方位照顾患者,促进其康复。此外,还要向患者宣传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及出院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等。这些细节都是现在整体护理思想的体现,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

护士学习如何为患者进行营养配餐

协和要求护士和患者接触要有和蔼的态度,使患者感到温暖,护士亲自为患者进行营养配餐,强调“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在1924年第一期《协医校刊》中,瑞典籍的护理系学生令瑞雅(Svea Lindberg)描述了协和的圣诞节:“节前一周,大家开始准备节日庆祝活动。在平安夜,当我走进病房,推开了一扇贴着红纸的门,红纸上面用中文表达着圣诞节到来的喜悦之情。在病房内,我看见一棵装饰着各种彩色灯泡的圣诞树,每间病房的门都被装饰成供圣诞老人出入的壁炉。圣诞节早晨5点,护士们唱着圣诞歌从病房穿过。9点,圣诞老人再次出现,给每位患者、医生以及护士发放礼物。下午3-4点,在门诊部举办了儿童聚会,背景中传来圣诞颂歌,圣诞老人从火炉中跳出,和孩子们游戏。孩子们小辫子上扎着鲜艳的丝带,从厚厚的棉衣中伸出稚嫩的小手,捧着圣诞老人的礼物,欢快的笑声充满整个诊室。”严寒的冬日里,护士们精心准备的节日庆祝如同圣诞老人火红的装扮一般,温暖着患儿,也温暖了整座医院。临床的护士老师经常会强调,英文中的“hospital(医院)”和“hospitality(好客、热情)”十分相近,医院就是患者的新“家”,要尊重患者,给予他们家人般的照顾。

充满圣诞节气氛的病房

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北京协和医院成为全国护理人员的向往之地。自1925年起,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师资和公共卫生护理进修班开始招生。培训班多为9个月,还有为期4个月的营养护士、手术室护士进修班,平均每年招收200名进修护士,为提高全国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进修生曾前往美国参观考察,她们认为北京协和医院的护理质量比当时美国一些医院还要好。

“勤、慎、警、护”四个字代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之初对护理工作的严格要求,也代表了护士们高水准的护理水平。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使得协和护理成为专业领域的优秀范例。一代代协和护士始终秉承这样的高标准,不断为患者提供着更加专业且温暖的服务。 p9onawXQzXfF+N9okZI2mketqPYwwhsrXn/bk8urVE4oZuUKoUz9L6fQ/lnbc66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