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莱姆病

【概述】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其传染源主要为小型兽类,如鼠类、鹿、犬、牛、马、狼等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其传播媒介为蜱,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人体皮肤、关节、心脏和神经等多系统损害。我国莱姆病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西北部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林区。神经型莱姆病常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脑膜(脑)炎、脑神经炎和疼痛性神经根炎,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伯氏疏螺旋体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侵犯人体后可引起螺旋体血症,并弥漫全身引起多器官的损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心脏和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这三期可以仅出现早期或中期重叠,也可呈典型三期经过。早期主要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中期以神经系统损害和心脏传导障碍为特征,晚期以慢性关节炎为特征并继发慢性萎缩性肢皮炎,部分患者可有精神异常的表现,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皮肤病变

皮肤是莱姆病最常受影响的组织,莱姆病皮肤的损害通常表现为三种:慢性游走性红斑、慢性萎缩性肢皮炎和莱姆淋巴细胞瘤,这些症状见于大多数的莱姆病患者。

2.流感样症状

蜱叮咬后早期,除多发皮疹外,部分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咽痛、颈部酸痛、严重疲劳等流感样症状,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或复发。流感症状之后,可出现疲劳、关节痛或肌痛等临床表现。

3.神经系统病变

大约10%~15%的莱姆病患者在皮疹同时或皮疹消退后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也有少部分患者无皮疹发生。神经型莱姆病常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脑膜(脑)炎、脑神经炎和疼痛性神经根炎,典型患者可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睡眠障碍、眼球疼痛、谵妄等症状。晚期疾病可能表现为亚急性脑病或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通常表现为心理改变、认知功能障碍、失眠、癫痫或人格改变等。其脑脊液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增高,同时伴蛋白升高。

4.心脏病变

心脏受累通常发生在感染后1~2个月内,大约4%~10%未经治疗的成年莱姆病患者可出现心脏病变,可表现为胸痛、劳累时呼吸困难、心悸、疲劳或晕厥,并且通常包括某种形式的房室传导阻滞,约50%的患者发展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外急性心肌心包炎、轻度左心室功能衰竭、心脏扩大和死亡性全心肌炎等也可见。

5.关节病变

早期病变常见表现包括关节痛或肌痛的短暂性关节症状,可能包括关节疼痛和肿胀,主要累及膝、肘、髋等大关节,小关节周围组织也可受累。关节炎通常是晚期疾病的表现,并且发生在高达60%的未治疗患者中。慢性关节炎主要涉及膝关节和髋关节。少数病例可发生骨髓炎、脂膜炎或肌炎。

6.孕期异常

有报道认为莱姆病与流产、早产和围产儿死亡有关,孕早期罹患莱姆病者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除上述表现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列情况:①发热,主要表现为低热,也可出现高热、盗汗;②牙痛和颞颌关节疼痛(常见);③肋骨或胸痛,反复发作者常被认为心脏病发作;④腹痛、腹泻、肠易激;⑤睾丸或骨盆疼痛,尿频或尿急;⑥脂膜炎和肝炎(少见)。

上述临床表现可周期性加重(间隔数周或数月),其中部分症状可能呈持续性(如头痛、疲劳),原因可能与人的基因差异有关。

【诊断要点】

1.辅助检查

(1)病原体直接检测:

直接检测包括组织或外周血螺旋体的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其中螺旋体的分离培养为莱姆病的诊断“金标准”。但是临床样本中螺旋体数目较少、生长周期长,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分离培养不仅耗时,同时培养要求严格,且阳性率低,很难分离培养出伯氏疏螺旋体。

(2)血清学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特异度不高,且存在交叉反应。但用两步诊断方法(Two-step diagnosis)检测莱姆病是必要的,即在ELISA或IFA法的基础上检出的血清样品为阳性,若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以此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但愈后患者或动物血液中的抗伯氏疏螺旋体的IgM和IgG仍可长期存在甚至持续数年,无法区分新近感染和继发感染,所以血清学方法不能作为该病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

(3)分子生物学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快速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需要样品少,可在感染早期相应抗体未出现时检测出病原体,弥补了分离培养、直接检测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不足。

2.诊断标准

莱姆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目前临床多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莱姆病诊断标准,即符合下列任何1条者均可诊断为莱姆病:①在流行区,有慢性游走性红斑(单个红斑的直径必需至少为5cm,并应由医生检查确定)或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及≥1个器官系统受累;②在非流行区,有慢性游走性红斑及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或有慢性游走性红斑及≥1个器官系统受累,或抗体滴度≥1︰256及≥1个器官系统受累。

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脑膜炎或脑炎鉴别,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对伯氏疏螺旋体敏感的抗菌素有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青霉素G和氯霉素等。首选药物头孢霉素类、青霉素类,其次是红霉素和四环素。对有心脏损害者,可酌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有关节炎和神经系统损害疼痛剧烈者,可使用小剂量激素配合大量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感染:①口服多西环素,每次100mg,每天2次,14~21d;②口服阿莫西林,每次500mg,每天3次,14~21d;③口服头孢呋辛,每次500mg,每天2次,14~21d。神经系统感染:①头孢曲松注射液2g,静脉滴注,每天1次,14~28d;②头孢呋辛注射液2g,静脉滴注,每8h 1次,14~28d;③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天3次,14~28d。

(李红燕 赵 钢)

参考文献

[1]LIU ZY, HAO Q, HOU XX, et al. A Study of the Technique of Western Blot for Diagnosis of Lyme Disease Caused by Borrelia Afzelii in China[J]. Biomed Environ Sci, 2013, 26(3): 190-200.

[2]李静,梁张,宝福凯,等.莱姆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35-1038,1042.

[3]李静,宝福凯,柳爱华.神经莱姆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2):178-180.

[4]谢春燕,刘晓青,胡国良.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9):1559-1561.

[5]史立敏,王霖,石梅,等.莱姆病治疗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2):1136-1139. 6FWg3oiEQ92QC/xEYfqr3Habl5K/3x29YRUXWYTewOBgsPjnYttVL0ZFUiUbcT4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