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概述】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polyomavirus JCV)感染少突胶质细胞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例如肿瘤及慢性免疫缺陷状态的患者,约85%的PML继发于艾滋病(AIDS),以及器官移植或因其他原因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JCV感染后出现小灶性、多发脱髓鞘病灶,可融合成片,病变多位于白质也可累及皮质。PML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免疫受损的患者如有孤立性白质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证据应考虑PML的可能。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PML首发的突出表现是持续数日或数周的人格改变和智能损害,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认知障碍、言语能力障碍、视觉损害、肢体不协调、进展性精神异常、意识模糊及痴呆,也可出现癫痫发作或头痛及感觉症状。视觉损害通常表现为象限盲、偏盲,病变为视辐射或视皮质,视神经及脊髓病变较少。癫痫发作是皮质病变而非白质病变的典型症状。轻瘫或瘫痪、共济失调、步态异常作为最常见的症状,有助于PML的诊断。

临床常分为以下几型:

1.典型PML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亚急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觉受累、失语、共济失调、意识模糊乃至痴呆,一般不伴发热症状。典型PML病变往往累及双侧大脑半球,呈多发非对称性融合分布,但也可表现为单侧甚至孤立性病灶。幕上病灶常源于血流最丰富的皮质下白质,状似贝壳,顶叶最常受累,其次是额叶,较少波及内囊、外囊及胼胝体;幕下白质病灶则主要位于小脑中脚邻近的脑桥和小脑,有时脑桥病变会蔓延至中脑和/或延髓。孤立性小脑白质或延髓白质病变较少见。典型PML脊髓受累罕见,主要累及脊髓白质纤维束,几乎不影响视神经。同时,典型PML还可累及丘脑和基底节等灰质结构,此类患者预后不良。

2.炎症型PML

当JC病毒重新激活或PML在某些情况下进展时可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称为炎症型PML(inflammatory PML,iPML)。发生炎症型PML的患者一般有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另一种则为不合并AIDS患者,多预后不良。

3.PML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狭义的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系指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在其体内HIV-1水平下降、CD4 + T细胞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由非新发机会感染、非新发获得性感染或非药物毒性因素导致的炎性反应,其中约23%发生于合并PML的AIDS患者。

4.JCV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神经病

尽管典型PML和炎症型PML患者常有小脑中脚、脑桥和/或小脑半球等颅后凹结构受累,但JCV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神经病(JCV granular cell neuronopathy,JCVGCN)却是一类单独的疾病类型,其主要病理学表现为JC病毒感染小脑颗粒细胞,而少突胶质细胞不受累;因此,患者仅有小脑症状,包括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

5.JCV脑膜炎

临床表与脑膜受累症状相符,包括头痛、恶心、颈项强直及复视;MRI无多灶性白质脱髓鞘病变,可仅表现为轻度脑室扩张。

6.JCV脑病

仅有高级皮质功能障碍,而未合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病例。

【诊断要点】

1.辅助检查

生化检查及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脑电图可有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影像学检查:CT表现为皮质下白质或脑室旁白质单个或多数边缘不清的低密度灶,可以融合,但无占位效应,也不强化。MRI检查病变可累及整个大脑半球,占位效应少见。病变部位常见于脑室旁区域、额叶皮质下和顶枕部白质,其次为脑干、小脑、丘脑、基底核,胼胝体、颈髓和胸髓也可见到。典型病变多局限于皮质下“U”形纤维区域,深部及脑室周围白质较少受累是典型PML的特征性表现,与AIDS脑病及其他脑白质病表现不同。

2.诊断标准

肿瘤或慢性免疫缺陷状态(AI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者、器官移植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若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且脑脊液JCV-PCR阳性,有助于PML临床诊断。

PML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证实。对于不能施行脑活检者,确诊PML需具备以下3点:①持续存在的典型PML临床症状;②脑脊液JCV-DNA阳性;③典型的PML影像学表现。血液或尿液JC病毒阳性无诊断价值。如果仅有典型PML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而无JC病毒存在证据,则只能诊断为疑似PML。当临床高度怀疑PML而多次普通PCR不能检测到JCV-DNA时,应尝试采用针对不同 JCV 基因的PCR引物(尤其是针对相对保守的 TAg 基因的引物)、实时定量PCR乃至脑活检。

3.鉴别诊断

包括AIDS痴呆综合征、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淋巴瘤、抗NMDA受体脑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发性皮质下梗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

【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有效针对JCV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或治疗方法。对合并HIV的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为最佳选择;不伴HIV且临床状况允许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如激素、那他珠单抗等。

已有报道PML可能与某些新型免疫调节剂及化疗药物有一定关系,如那他珠单克隆抗体(natalizumab)、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依法珠单克隆抗体(efalizumab)、卡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硼替佐米等,一旦发生PML应立即停用上述药物,并联合血浆置换或色氨酸免疫吸附柱等治疗。

本病预后差,多数病例于起病后6~12个月内死亡。

(王佳伟 赵 钢)

参考文献

[1]刘磊,王得新,王佳伟.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5):504-512.

[2]EUGNE OM, TARCK AY, DAVID BC. Pathogenesis of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s for Multiple Sclerosis: a Decade of Lessons Learned[J]. Lancet Neurol, 2018, 17(5): 467-480.

[3]CHANDRASHEKAR B, LUBOMIR S, SAMIR D.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A Review[J]. Cancer Control, 2017, 24(4): 1-9.

[4]HO PR, KOENDGEN H, CAMPBELL N, et al. Risk of Natalizumab Associated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Four Clinical Studies[J]. Lancet Neurol, 2017, 16(11): 925-933.

[5]MARSHALL LJ, FERENCZY MW, DALEY EL, et al. Lymphocyte Gene Expression and JC Virus Noncoding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are Linked with the Risk of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J]. J Virol, 2014, 88(9): 5177-5183. lbiKsOSKh8lgiJ/kpMKK6QrNxUBYX6gylQH8Cb4qavU7tA73q9nyhw+WaQir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