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就医准备

1.为什么孩子看牙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自制力差,对疼痛的耐受力低,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和紧张情绪,甚至抗拒治疗。口腔治疗经历对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诊疗认知非常关键。如果第一次经历是愉悦的,将会为孩子配合治疗打下较好的基础。就医前家长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提高孩子口腔诊治效率的关键。

2.就诊前几天要准备什么?

(1)大致讲解口腔诊疗的内容和过程:让孩子熟悉诊治过程,并明白医生是帮助其解决牙齿问题的,从而避免其对口腔治疗产生不好的想象。由于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家长需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积极的语言来讲述,如把医生用的钻比作电动牙刷,把橡皮泥比作充填物等。此外,还可以借助漫画书、动画片等让孩子理解看牙的过程。

(2)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扮演医生、患者的角色来模拟诊疗过程,比如让家长扮演医生检查孩子的牙齿。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孩子了解了诊疗过程,又激发了孩子积极参与口腔治疗的兴趣。

(3)治疗前参观体验: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治疗前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口腔科参观和体验,通过体验医护人员和蔼可亲的态度,其他合作儿童顺利完成口腔治疗,从而消除孩子对口腔治疗及医护人员的不良想象,使孩子在口腔治疗时对已认识的医护人员所提的要求能积极反应。但要注意避开哭闹的儿童、牙钻涡轮的噪声,以防引起孩子的烦躁和恐惧。孩子在参观时也可做一些适应治疗,如口腔检查、刷牙指导、氟化物涂布等,使孩子更加熟悉口腔诊治环境及过程。

(4)正向鼓励和承诺:向孩子多介绍治疗的好处,比如变得更漂亮,吃饭更有力量等。应避免用拔牙、钻牙来恐吓孩子,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及其亲属要避免把自身对口腔科治疗的恐惧情绪或不良经历传递给孩子。

(5)家长事先和医生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与医生发送电子邮件、浏览医院宣传网页等,对医院地址、周边交通状况、科室位置、诊疗流程等有初步的了解,但也要注意过度的准备工作可能会引起家长自身的困惑或焦虑。

3.就诊当天需要准备什么?

(1)较小的孩子需要空腹:

一般3周岁以下的孩子易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口咽部刺激不耐受,而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又降低了孩子对刺激的耐受力。此外,对于极少数不合作需要用保护性固定或笑气镇静、镇痛等手段进行口腔治疗的孩子,空腹是术前准备之一,一定要遵医嘱。

(2)比预约时间稍早一些到达医院:

就诊要准时不迟到。稍微早一点到可以使孩子熟悉周围环境,做好准备。但也不要提前太长时间,以免因为等待太久使孩子烦躁。年龄小的孩子最好安排在上午就诊,避开午睡时间。

(3)带好备用衣服或熟悉的床单:

钻牙喷出的水容易溢出口腔弄湿衣服,个别孩子哭闹出汗也会浸湿衣裤。此外,孩子不配合或需要保护性固定治疗时,往往需要脱去外衣。

4.孩子看牙时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1)控制自身情绪,不急躁,正向引导。父母如果紧张,说话语气重、速度快、语调高和使用负面词语,自然会导致孩子恐惧和害怕。此时,多做深呼吸可以有效放松情绪。引导孩子时语调要温柔,语速尽量慢一些,多鼓励孩子。请医生治疗时态度要坚决,和医生达成一致的决策。

(2)听从医生安排,树立医生的权威。有些治疗的过程相对复杂,父母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能犹犹豫豫,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抵触治疗。

(3)辅助安抚孩子。孩子有担心和害怕是正常反应,家长要协助医生积极正向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拉着孩子的手或脚,或扶着孩子都可以。如果家长在场,孩子哭闹更严重的话,家长可适当回避,具体要听从医生安排。

5.就诊后需要注意什么?

(1)遵医嘱,按时复诊:

医生在说明注意事项时,家长要认真听、仔细记,以免出错,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兑现奖励性承诺:

很多家长为了鼓励孩子看牙,会承诺一些奖励,孩子们都会非常重视这些奖励。因此,治疗后兑现奖励性承诺,会有利于下一次就诊时孩子的配合。

(3)鼓励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提升孩子成就感:

即使是非常不配合的孩子,也有值得表扬之处。家长一定要大方地给予鼓励,使孩子有成就感,更乐意继续配合看牙。

(4)对于孩子配合不到位的地方,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与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不配合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不赞成简单地问孩子看牙时疼不疼。虽然看牙时的确存在很多不舒服,但是这些难以避免的不适感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可以减少孩子对其的焦虑和恐惧。 75amaQaRlpZdjTjY/mrhKfUCseedML/2CDuZ7If4t9gSl/RfQakG+fVEn5kY3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