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压力绷带的治疗原理及应用

压力绷带的治疗原理是: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沿腿部向上压力逐渐减小,在小腿肚处压力减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大腿处压力减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绷带形成的递减压力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

静脉慢性疾病易发于老人、长期站立者或长期卧床者,使用压力绷带具有如下作用:①用于术后:消除术后水肿,促进伤口愈合;下肢静脉手术后促进静脉功能的恢复,防止静脉曲张再次复发。②预防静脉曲张及深静脉血栓:消除因静脉曲张或下肢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肿胀及酸痛,促进溃疡处皮肤逐渐愈合,使变黑变硬的皮肤逐渐再生,恢复健康;预防长期卧床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除妊娠晚期孕妇的下肢水肿;减轻长期站立或体力劳动者下肢酸胀感,同时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③静脉曲张等的辅助治疗。

压力绷带与弹力袜均可用于慢性静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两个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适用性也有所不同。根据患者情况,将压力绷带与弹力袜的选择建议罗列见表5-3。有学者比较了多层绷带和Ⅲ级弹力袜在伤口愈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别,发现两者对于愈合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压力绷带可缩短愈合时间。之后,又有学者比较了一种2层弹力袜系统和一种4层绷带系统用于下肢静脉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发现两者对于溃疡愈合率相当。

表5-3 压力绷带与弹力袜的选择

注:√代表可以选择。

应用压力绷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弹性绷带比无弹性压力绷带易于应用,可由未经特别训练的工作人员和患者使用;

(2)非弹性材料应用于静息压较高的患者,应鼓励患者立即行走至少30min;

(3)对于脚踝周径小的患者,绷带应该用较厚的骨科毛料以减少张力,保护肌腱;

(4)绷带包扎可起始于脚趾基部、脚踝附近以及在脚跟和脚背肌腱之间部位,这些部位便于绷带固定;缠绕足背延伸处的绷带应该包住踝关节,并用棉垫保护肌腱;

(5)可以采用螺旋方式或八字法进行重叠;

(6)高于膝盖的绷带段应该覆盖住腓骨头;

(7)绷带间必须没有缝隙,后一圈必须覆盖前一圈至少一半;

(8)绷带的材料必须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材料;

(9)垫片会增加溃疡或皮肤坏死处的局部压力;

(10)如果绷带太紧,嘱患者来回走动;疼痛提示有动脉缺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除去绷带;

(11)对于大部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可使用不超过膝盖的绷带;

(12)行走练习对优化压力治疗必不可少,但压力治疗也能减轻制动或者严格限制活动的患者的下肢水肿情况,由于较低的静息压,使得无弹性压力绷带更适用于这类患者;

(13)在行走后,由于水肿的减轻,压力会下降;随着水肿消退,绷带将会在几天后松弛,应该在短期内重新包扎或应用低拉伸性绷带;

(14)当渗出液从溃疡处浸透绷带,应及时更换绷带,尤其在最初的治疗阶段时,应该告知患者,一旦发生应该返回医院;绷带应该平均7d更换一次。 qx3nlsGT363Bll/7wuYkDalFGcVv1gDrOMBn3Y5oPbPasG4GYq1YHZ9AS8wKIr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