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于2018年在日本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完成见习培训计划后,以具体病例为依托,结合学习心得,以进修笔记形式编写的。本书涵盖了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的概况、基本医疗运行模式和笔者所见部分疑难病例诊治过程的详尽分析。希望本书能够体现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在追求医疗质量、维护医疗安全方面的核心理念和做法。笔者特别关注并学习了该科室针对年轻医师临床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培训制度,在此呈现给我国年轻的肝胆胰外科医师。回国后,笔者将上述理念和诊治技术用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治并加以记录,经上级医师审阅、修改后,也在此书中分享给读者。
本书第一篇的资料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部和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官方网站,经長谷川潔教授、唐伟教授授权后翻译并引用。第二篇、第四篇中引用的日方病历资料均来自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经長谷川潔教授、唐伟教授授权后翻译并引用。为保证病人的隐私权,不在本书中公开病人的姓名、住院号、家庭住址、电话等具体的个人信息。手术记录原件由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的西岡裕次郎助教和箱田浩之医师提供。本书中的出现的手绘图在忠于原稿的基础上,为便于理解,由作者进行了重新绘制。
本书是在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所有医师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完成的。在此特别向長谷川潔教授、有田淳一准教授、工藤宏樹助教、西岡裕次郎助教、病栋诊疗医廣吉淳子、中沢祥子、箱田浩之、阿部学、伊藤大介、高橋龍玄、松村優等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人的赴日留学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全志伟教授、刘颖斌教授以及龚伟教授的支持。本书中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的学术内容经全志伟教授、刘颖斌教授、龚伟教授和王健东主任的仔细审阅、指导和修改,在此一并表达诚挚的谢意。
作者赴日学习是由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唐伟教授批准和推荐的,唐教授在本书的立意、编写、审校和出版方面均给予了作者重要的指导和巨大的帮助,在此向唐伟教授表达深深的感谢。
一年的进修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肝胆胰外科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日本的肝胆胰外科在精细化、规范化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是笔者编写本书的初衷。
笔者编写本书时尽量做到详尽、直观和准确,但受限于肝胆胰外科疾病复杂和本人临床经验尚浅等因素,疏漏和错误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周迪
2021年1月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日语全称:東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日语简称:東大病院;英语:The University of Tokyo Hospital;以下简称“东大病院”)具有160多年的历史,秉承“致力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医疗人才的培养,为每位病人提供最佳医疗”的办院理念,一直引领着整个日本乃至世界现代医学的发展。东大病院现有床位1 264张,约4 000名员工,年手术量超过11 000例,具有特定功能性医院、艾滋病定点防治医院、东京都灾害定点诊治医院、地域性癌症治疗合作基地医院等资质。作为日本最高水准的毕业后临床医师培训基地之一,东大病院及其合作单位每年分别培训初期研修医和后期研修医200多名。东大病院是日本临床研究核心医院、癌症基因组医学中心医院以及先进医疗定点实施医院,通过设立临床研究促进中心、临床研究治理部以及22世纪医学中心等部门,积极整合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以及社会团体和商业科技企业的研究资源,建立了以研发领先的治疗方法、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为目标的临床研究体制。2004—2019年,东大病院各科室通过临床研究转化成功并获得生产或销售资质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共81项。
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是东大病院的特色科室,主要治疗领域囊括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胆管畸形和晚期肝病的肝移植等。2007年,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率先提出将3D模拟技术、ICG荧光肝段染色等技术引入肝切除手术中,是日本最早获得“先进医疗指定机构”认证的单位之一。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医疗安全制度,在手术的根治性和安全性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例如,该科肝癌病人的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达28%,5年累积生存率可达64%。与此同时,肝切除病人的术后90天内死亡率在近20年一直维持在0.2%~0.67%的低水平,在人口老龄化的日本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本篇将简要介绍东大病院和东大病院肝胆胰外科·移植外科在医、教、研方面的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