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医学心理与心理咨询治疗专业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 咨询部负责人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委会 核心专家组成员
专业特长
擅长情绪管理、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孕期心理、青春期等方面的心理咨询。
李旭培
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 执行主任
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 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劳动经济学会职业开发与管理分会 理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委员
专业特长
职业心理健康促进
积极心理建设
马良坤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主任医师 博士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产科科普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产后营养学组 主任委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专业特长
围产保健,妊娠期营养、运动、口腔、心理健康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微生态、多组学及队列研究
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来,社会对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关于产后抑郁造成的极端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包括医学界、心理学界在内的各方专业人士对孕产妇心理关爱工作的深入思考。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的工作团队一直致力于职业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提升对职场人士“三特一专”情境下的心理关爱。“三特”中有一“特”是指人生发展特期,重点关注毕生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团队在工作中发现,怀孕生子作为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对个人工作、生活、家庭结构和关系均会带来比较大的改变,因此需要对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女性及其家人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关怀。
同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马良坤教授也在持续致力于推动包括医疗、心理、营养、运动在内的整合方案,双方在孕产妇心理关爱工作上迅速达成共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在马教授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的工作团队在协和医院进行了长期跟诊,对在医疗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孕妇进行及时干预,在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对孕产妇的心理状况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团队成员看到了很多孕产妇在就诊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助、焦虑、抑郁乃至恐惧,这些负性情绪不仅影响着孕产妇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下一代的身心状况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孕期焦虑可能使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的比例增高,容易导致早产、流产、难产或发生其他并发症等,甚至会导致新生儿认知、情感发育迟缓,行为能力低下,对远期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产后抑郁不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及泌乳量的减少,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增加家人照顾的负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极端行为。
这本适合孕产妇及其家人阅读的心理健康预防书籍的撰写和出版,旨在倡导社会关注孕产妇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全民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从出现问题开始,而应从准备孕育一个新生命时就开始。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女性准备怀孕开始就关注心理健康,某些问题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进而有助于两代人的身心健康。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执行主任李旭培博士和中心心理咨询模块负责人贾秀梅老师牵头,组织中心一批具有丰富孕产妇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一起编写。书稿的策划和写作也得到了马良坤教授的专业支持。本书所关注的话题均来自孕产妇心理咨询实践,内容涵盖了从备孕到产后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典型心理困扰。书中结合每种典型问题,有理有据地阐述了孕期心理健康的知识,文字表达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比较全面、系统地普及了孕产妇心理健康知识。
处于围产期各个阶段的女性及其家人均适合阅读本书,而从备孕阶段就开始阅读本书将会让人生中最重要的这段时光得到更好的陪伴和指导!希望能有更多的孕产妇在这本书的帮助下,维护身心健康,保持积极心态,生产健康宝宝,养育好下一代!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所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主任
2020年10月于北京奥运村科学园区
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97%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孕期焦虑,近10%的女性在孕期会有程度不同的抑郁,15.8%的人会出现分娩恐惧。以上数据表明,多数女性在怀孕前后都经历着诸多的情绪困扰,这些孕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对妊娠乃至妊娠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的临床案例发现,女性孕期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引发不良妊娠,如畸胎,并成为引发孕妇孕期并发症、早产和产后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女性在孕产期仅关注身体健康,只在身体方面做各种调理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重视。
那么,女性在围产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
本书从备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5个阶段展开,提炼并总结了孕产妇在不同时期会出现的典型情绪反应和心理困惑,从专业角度作出解释,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告知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全书呈现了49个孕产期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每篇文章分为:社会万花筒、孕妈/新手妈妈(爸爸)的困惑、专家来诊断、专家悄悄话、专家来支招、科学放大镜、孕产小知识以及自我诊断与记录等模块。“社会万花筒”“孕妈的困惑”主要呈现了不同时期孕妈们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有些困扰可能并非个例,而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因此会从社会现象谈起;“专家来诊断”和“专家悄悄话”两部分主要是心理专家对孕期心理困扰的评估、专业思考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情绪反应或心理困扰是如何产生的,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应该如何规避。“专家来支招”则是结合读者最关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读者按照这些建议行动起来,做好孕期规划,对于维持孕期心理健康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涉及心理学以及妇产科的专业小知识,会在“科学放大镜”“孕产小知识”的模块中呈现。除了以上知识性的内容模块外,最后一个模块是孕妈的“自我诊断与记录”,这部分是一个预防提醒。很多时候等到出现心理问题再去关注,可能就为时太晚了。这本书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提醒读者重视孕期心理健康,避免严重的心理问题对胎儿和孕产妇造成影响,因此自我监督和提醒尤为重要。读者通过这些小测试来对照自己的日常习惯,检测自己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早知道早预防,出现苗头尽快调整,将不良情绪及时化解掉,这才是编写《心情好,孕才好》的初衷。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编写本书的老师,以及为本书的出版提供帮助的同仁。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孕产期女性保持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
编者
2020年11月
如何巧妙告知领导,我怀孕了
怀孕后为何我会担心流产
当怀孕遇上工作,二胎妈妈该怎办
专家教您这几招,让老公干活其实就这么简单
宝宝出生的那一刻,我失宠了,怎么破
产后焦虑不仅女性有,宝爸也要注意了
产后睡眠缺失,生活混沌,我该如何调整
心情低落,容易烦躁,算不算产后抑郁
与婆婆、妈妈之间的育儿理念不同,应该如何化解矛盾
孕妈们的“世纪难题”——坐月子时要不要婆婆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