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盆部的血管

一、概述

骨盆血液供应丰富,髂内外动脉及其众多分支均从盆腔通过,动脉分支及其伴行静脉在盆腔内密布成血管网,在脏器周围形成血管丛。骨盆创伤易导致盆腔内血管破裂,常引起大出血,出血致死率较高。由于骨盆解剖结构的复杂性,骨盆部伤病的手术治疗难度大,了解骨盆动脉的特点、损伤的类型、部位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对指导骨盆伤病救治至关重要。

二、骨盆主要血管临床解剖

(一)骨盆的动脉

骨盆的动脉主干是髂内动脉,其分支变异很多。髂内动脉在坐骨大孔(或梨状肌)上缘先分出前、后干。后干均为壁支,前干除分出壁支外还有供应盆内脏器及外生殖器的脏支。除髂内动脉各分支外,还有来自腹主动脉发出的第4腰动脉、骶正中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直肠上动脉、精索内动脉及女性的卵巢动脉。此外,来自髂外动脉的旋髂深动脉也参与了骨盆的血供。

1.骨盆内面的血供分布

(1)髂腰动脉:

髂腰动脉为髂内动脉最高位的分支,是位于骶髂关节前方的主要血管,56.7%发自髂内动脉本干,41.7%发自臀上动脉,1.6%发自臀下动脉,经闭孔神经与腰骶干之间,至腰大肌深面,其分支在腰大肌后方紧贴骶骨翼越过骶髂关节前方。

(2)旋髂深动脉:

旋髂深动脉起自于髂外动脉或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深面、髂肌表面行向外上方,在髂前上棘内后方2~3cm处入髂窝,分为上、下两终支。其起点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起自于髂外动脉者占26.7%,位于腹股沟韧带深面起自于髂外动脉者占53.3%,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起自于股动脉者占20.0%。旋髂深动脉起始处管径(2.9 ± 0.4)mm。可分为腹股沟段、髂嵴内段及髂嵴上段。腹股沟段发出分支为肌支,主要分布于髂肌、腹壁肌肉和皮肤。髂嵴内段及髂嵴上段发出6~14条分支,其中4~11条为髂骨支,分布至髂嵴前1/3的骨质及内板骨膜(图1-8)。旋髂深动脉在髂骨内板骨膜及髂嵴内与髂腰动脉、第4腰动脉、闭孔动脉髂支形成毛细血管吻合网。

(3)闭孔动脉:

闭孔动脉起源较分散,但多起源于髂内动脉干。闭孔动脉发出后于骨盆缘下方,贴骨盆外侧壁向前下斜行到闭孔的上部,走行于闭孔神经的下方,3.3%走行于闭孔神经的上方,然后通过闭膜管到股部。在盆腔内,输尿管和输精管越过闭孔动脉,并将它与腹膜壁层分开。闭孔动脉盆内段发出髂支、脏支、耻骨支以及髋臼内壁的骨滋养支。46.7%发出直径> 1mm的髂支,发出2~8条骨支分布到髂窝,供应髂骨、骶髂关节。其分支在髂窝骨膜内形成血管网并与髂腰动脉髂骨支、旋髂深动脉、第4腰动脉分支形成吻合。在髂支粗大的标本,其髂腰动脉髂深支一般较细,而且位置较高,分布限于骶髂关节附近,这时闭孔动脉髂支为髂骨内板的主要供血动脉(图1-8)。

图1-8 旋髂深动脉
箭头示旋髂深动脉髂骨支。

闭孔动脉在其中段发出1~2条脏支,分布到膀胱底部,与膀胱上、下动脉、前列腺动脉(或子宫动脉)等在盆底形成的动脉丛相吻合。此支增粗时,可替代膀胱下动脉的分布区。闭孔动脉进入闭膜管前还发出耻骨支,在耻骨内面向上、向内行,与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以及对侧闭孔动脉的耻骨支吻合。其中26.7%的耻骨支与腹壁下动脉发生血管直接相通的吻合,吻合处血管直径为(1.02 ± 0.32)mm。在吻合支异常粗大的标本,吻合支代替闭孔动脉,成为异常闭孔动脉(有时也称为副闭孔动脉),临床骨科学的书籍中称之为“死亡之冠”(图1-9)。46.7%双侧耻骨支的终末分支在耻骨联合后发生血管直接吻合。吻合血管直径> 1mm的占36.7%,其余的双侧耻骨支在耻骨联合后形成毛细血管网,血管网相互交织吻合。

(4)骶正中动脉:

骶正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一个细小终末支,多起自腹主动脉终端的后上方,距主动脉分叉处约4~7mm,骶正中动脉缺如的情况少见。

(5)骶外侧动脉:

71.7%的骶外侧动脉起源于臀上动脉,13.3%起源于臀下动脉,10.0%起源于髂内动脉,5.0%起源于阴部内动脉。68.3%的骶外侧动脉分2支,31.7%只有1支。骶外侧动脉上支常较短、较粗,多由外向内走行,发出分支进入第1或第1、2骶前孔。下支向下行于交感干内侧,沿途发支进入第2、3、4骶前孔,在尾骨前面与对侧的相应分支吻合。主干血管在骶椎前方还发出水平分支向内侧与骶正中动脉的分支相吻合,在骶骨前、腹膜后骶外侧动脉的分支与骶正中动脉形成血管吻合网,并发出细支供应骶椎骨膜,骶前血管吻合支直径多< 1.0mm。

图1-9 异常闭孔动脉(副闭孔动脉)
箭头所示为异常闭孔动脉。

(6)阴部内动脉:

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的终末支之一,在盆内未观察到骨分支,55%在盆内发出直肠下动脉。其在梨状肌和尾骨肌之间离开盆部进入臀区。然后弯曲环绕在坐骨棘的背面,通过坐骨小孔进入会阴。

2.骨盆外面的血供分布

(1)臀上动脉:

臀上动脉是髂骨翼外侧骨质的主要供血动脉,分布至坐骨大切迹附近骨质。出梨状肌上孔进入臀部,至臀部后分为浅支和深支。深支在其起始部1~2cm处分出上、中、下3支,以上下支型为多,约占93.3%。臀上动脉深上支一般位于臀中肌深面和臀小肌上缘之间紧贴骨膜走行,动脉本干距离髂嵴下约3~4cm,紧贴骨膜沿髂嵴呈弓形向前,直达髂前上棘附近,沿途发出6~20条骨支(平均12.5条)分布髂翼外板的骨膜或进入骨滋养孔,主要供应髂骨翼前2/3外骨板(图1-10)。

图1-10 臀上动脉发出至髂骨外板的骨支

(2)臀下动脉:

臀下动脉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区,其分支主要分布至臀部的肌肉及坐骨神经。骨支主要分布至髋臼后壁、坐骨棘及坐骨结节附近的骨质。

(3)闭孔动脉:

闭孔动脉通过闭膜管进入股部,在闭孔膜的浅面分为前后两支。在盆腔外面,闭孔动脉的前后终末支在闭孔外肌和闭孔膜之间环绕闭孔。前支在闭孔膜表面弯曲向前,然后沿着闭孔的前缘向下,沿途发出3~7条骨支分布至耻骨上支、耻骨结节及耻骨下支;其中86.7%供应耻骨上支及耻骨结节的分支在耻骨结节外下方与旋股内侧动脉的浅支相吻合。

(4)骶外侧动脉:

骶外侧动脉分支通过骶前孔进入骶管后,在骶管内发出供应骶神经根的分支、穿出骶骨后孔发出供应骶尾部皮肤肌肉的分支以及骶骨滋养动脉。

(二)骨盆动脉的分布特点

骨盆内动脉血管较多且较集中。不同口径的血管支分布至骨盆骨质、盆腔脏器以及下肢,血供分布较为复杂。根据解剖观察、盆壁血管分支计数及血管铸型标本观察,我们发现盆壁的血管分布具有一定特点:①骶骨周围及闭孔周围骨支血管分布密集,血管管径较粗;②髂嵴部骨血管分支较多,但血管较细;③髂骨翼外骨板骨支分布密集,而内骨板血管分布较少;④髋臼区血管主要围绕髋臼边缘分布,髋臼盆面血管分布少;⑤闭孔区血管分布密集,多来源动脉共同分布。

三、髋臼血运

髋臼内、外侧骨壁有各自不同来源的两套血管供应其营养,外侧壁的血供来源有臀上、臀下动脉关节支,闭孔动脉后支的坐骨、耻骨营养支,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旋股内侧动脉髋臼支。髋臼内侧壁血供来源主要有髂腰动脉、闭孔动脉主干和阴部内动脉分支。

(一)髋臼外侧壁的血液供应
1.臀上动脉髋臼支

由臀上动脉深下支发出,位于髋臼后上区,深下支则向前下在臀小肌浅面走行,并恒定发出1~4支至髋臼,出现率96.6%,血管直径(2.42 ± 0.31)mm,在距髋臼上缘(25.6 ± 4.7)mm处与髋臼缘平行弓弧状向髋臼前上区走行,也称之为髋臼上动脉。在髂前下棘处与旋股外侧动脉深支吻合,沿途发出许多分支分布于髋臼髂骨体部和关节囊内,臀上动脉关节支沿髋臼的行程最长,是髋臼最重要的动脉营养支,供应髋臼髂骨体部血供。

2.臀下动脉髋臼支

由臀下动脉深支发出,位于髋臼后下区,距髋臼缘0.8~1.2cm处绕髋臼缘向前下方走行,后上分支与臀上动脉关节支吻合,前下分支与闭孔动脉后支的坐骨滋养支吻合。至骨盆的骨分支较少,仅1~2条,管径较细,常< 1mm。骨支主要分布至髋臼后壁、坐骨棘及坐骨结节附近的骨质。

3.闭孔动脉后支

闭孔动脉经闭膜管出骨盆后即分为前后两支,后支参与了髋臼的血供,其中坐骨滋养支位于髋臼的前下部,距髋臼缘0.5~0.9cm处向后上走行,与臀下动脉髋臼支相吻合,耻骨滋养支距髋臼缘0.6~0.9cm处向前上方走行,止于耻骨体的动脉滋养孔内。

4.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行于髋关节的外上方,在相当于髂前下棘处与臀上动脉关节支相吻合。

5.旋股外侧动脉髋臼支

位于髋关节的内上方,髋臼支分布于髋臼前下区小部分范围内,并有分支与闭孔动脉后支相吻合。

臀上、臀下动脉关节支、闭孔动脉后支的坐骨、耻骨滋养支在髋臼周边相互吻合,围绕髋臼形成一个形态上近乎完整的动脉弓,沿途接受髋臼周围许多血管分支与之相吻合,同时发出分支分布于髋臼的周边和关节囊内,髋臼周边动脉恰如形成一个提供髋臼血液供应的“中转站”,为髋臼提供了十分广泛、相互交通的动脉网络,是调节髋臼血供的重要结构。对避免髋臼周围截骨成形手术造成髋臼骨坏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髋臼内侧壁的血供
1.髂腰动脉

髂腰动脉髂深支紧贴骶髂关节前表面,由内向外紧贴髂骨内板走行于髂肌深面,其终末支进入髂骨内侧壁滋养孔,为髂骨内侧壁的主要供血动脉。

2.闭孔动脉主干

沿髋臼骨盆内侧壁由后上方向前下方走行,从闭孔外上的闭膜管处出骨盆。闭孔动脉主干沿途发出的分支分布于骨盆髋臼的内侧壁。

3.阴部内动脉

绕过坐骨棘进入坐骨直肠间隙后发出分支,分布于髋臼内侧壁下方部分区域内。

(阮 默) sTwH2SpyK9pJ4t9NGnynR6MMv7I9Qz4LqCxnl4tPH9kh/+JFDwBkSoG0lcK++F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