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糖尿病概述

公元前250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医学文本中。这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的一系列代谢紊乱性疾病,本病以高血糖为特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身体长期处于此种状态则会对各主要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并可导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过去四十余年中呈急剧增长的趋势:1980年的患病率为0.67%,2008年为9.7%,2013年为10.4%,2015—2017年的数据升至11.2%。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有如下特点:①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及其他类型糖尿病较为少见。②各民族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③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比8.9%)。④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在2013年的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⑤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在如此高的患病率背景之下,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仅为36.1%,仅有1/3的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②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0%上升到2013年的20%以上。③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18岁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④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着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种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

二、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1.糖尿病的诊断

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理想的血糖监测应同时监测FPG及OGTT。应注意严格选择糖负荷后2小时的血糖值,OGTT其他时间点的血糖不作为诊断标准。

处于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建议行OGTT检查,同时也要排除有无处于暂时性血糖升高的情形(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如果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则不能以此时的血糖数值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可在消除应激后复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助于临床诊断。

2011年,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1c这一指标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HbA1c≥6.5%。我国于2010年开始进行“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随后,国家发布了《YY/T 1246-2014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行业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并实行了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我国的HbA1c检测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各地区之间的差别仍较大。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院,可以采用HbA1c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诊断切点为≥6.5%。

糖代谢状态分类、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别见表1-1和表1-2。

表1-1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

注:IFG、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为糖尿病前期。

表1-2 糖尿病诊断标准

注: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减低。

2.糖尿病的分型

按照目前国际公认的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孕期糖尿病四大类。

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并发症

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数目及因血糖控制不佳所产生的并发症。

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成年人的高危因素:

年龄≥40岁、IFG、IGT、超重/肥胖(体重指数≥24kg/m 2 )、缺乏运动、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或妇女既往妊娠糖尿病(GDM)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和/或抗抑郁药。

(2)儿童及青少年的高危因素:

年龄≤18岁、超重(体重指数>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伴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伴有代谢综合征。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对其先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概率及危险程度。

2.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主要因为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血管、神经等全身器官造成长期损害,继而产生各种病变。

(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

2)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

HHS的发生率低于DKA,但病死率却为DKA的10倍,是较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高血糖但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严重失水、意识障碍。

3)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的高乳酸血症,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主要与服用苯乙双胍有关。

(2)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可蔓延发展至全身各器官,与多种原因(遗传、年龄、血糖控制水平、病史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等)有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导致的大血管病变为主要死亡原因;致残则主要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如因视网膜病变导致的成人失明,因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因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等情况。现在各种权威数据均已证明,血糖的有效控制、对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合理干预、生活方式改变是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四、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在单纯饮食及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干预的基础上,血糖仍不能维持正常水平时,可以根据病情不同及治疗需要,适当选择药物治疗,以维持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并能够有效地保护靶器官。

(一)病因和诱因的早期干预

糖尿病是机体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环境、个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早期及时改变不利因素,就有可能达到防治的目的。例如高血脂、高血压等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控制血压和血脂在适当范围内有利于延缓或防止病情进展。

(二)根据糖尿病不同分型治疗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和分类标准(WHO1999年标准),糖尿病可分为4型: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孕期糖尿病。各种类型糖尿病各有其特点,应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制订治疗方案。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T1DM包含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2种亚型,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机制有关;T2DM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糖尿病的90%,亦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2)鉴别要点:

在鉴别诊断时,仅根据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是无法明确病因分型的,即便是被视为具有T1DM典型特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在T2DM患者中也会出现。所以,在糖尿病鉴别分型诊断中需行OGTT并联合有无T1DM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通常T1DM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具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起病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非肥胖;空腹或餐后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锌转运体8抗体(ZnT8-Ab)等。在T1DM中,有一种缓慢进展的亚型,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在起病早期与T2DM的临床表现类似,需要依靠GADA以及其他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3)药物治疗原则:

目前T1DM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即根据人体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将短效胰岛素或其类似物作为三餐餐时胰岛素、将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其类似物作为基础胰岛素进行注射。如果患者采取这种方式血糖仍难以控制,可以选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又称“胰岛素泵”治疗。即通过人工智能控制胰岛素的装置,将短效胰岛素或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持续皮下输注给药,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与之前的方式相比,CSII不仅更有利于控制血糖,而且低血糖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但其经济费用及安装方式往往成为患者不依从的主要因素。

除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外,还有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方案,这种方案则更加适用于处于蜜月期或不能坚持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属于T1DM患者的首选方案。同时,亦不推荐每日1次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方案(仅用于少数蜜月期患者短期内控制血糖)。

T2DM虽不如T1DM对于胰岛素的依赖程度高,但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后降糖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降血糖药使用禁忌时,仍然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状态。一般采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作为起始胰岛素治疗,如果3个月后患者的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可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的HbA1c>9%或者空腹血糖>11.1mmol/L时,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或CSII方案。

在无用药禁忌时,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且应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在此基础上,视患者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存在高危因素、慢性肾脏病(CKD)、心衰等临床情况,选择不同机制的降血糖药联用。

2.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既非T1DM或T2DM,亦与妊娠无关,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糖尿病,所占的比例不到1%。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种类会逐渐增加。虽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但所占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少,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也可随着原发性疾病的治愈得到缓解。

3.孕期糖尿病

分为孕前已有糖尿病(孕前糖尿病,PGDM)、妊娠糖尿病(GDM)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3种情况。为降低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发现孕期糖尿病后须有效处理高危妊娠。首先尽早明确孕期糖尿病的诊断和类型,一般根据血糖水平可先采取运动和饮食调整来控制血糖,如果通过此种方式血糖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须启用胰岛素治疗方案,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研究证据显示,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可以在妊娠期发挥安全有效的作用。一部分GDM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大约有30%的患者在产后的5~10年转变为糖尿病,所以在产后的6周后须复查并重新诊断分型。

(三)重视早期治疗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日本Kumomoto等强化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都已证实,对处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采取强化血糖控制措施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糖尿病早期阶段,应尽可能将胰岛功能相对较好、无严重并发症、血糖较容易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到正常,建议对新诊断的早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四)强调个体化治疗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糖尿病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对于其他疾病,非药物因素(饮食、运动、环境、情绪等)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制订治疗方案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治疗意愿和目的,其次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种族、病程、伴发疾病等因素,进而结合药物的治疗特点,选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的药物,制订适宜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治疗方案实施期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fnYohjhaDtSy+yzzHOG11McY9RPIWuE1Q7GH92oaUQAl0cgPI7V0KuIg9Bsabn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