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健康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6年将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WHO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纠正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一定义的许多漏洞;这一定义指出了健康应该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克服了那种把身体、心理、社会诸方面机械分割开的传统观念,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依据;这一定义把“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广阔背景之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且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应该说,这一健康定义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健康的理想追求。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三条,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才称得上是理想的、健康的人。这个定义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又是心理的人、社会的人。就人的个体而言,躯体健康是生理基础,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则可以有效地调整和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使人处于最为理想的健康状态。就人的群体而言WHO最近又提出“道德健康”的概念,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也要对他人的群体健康承担社会公德。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已成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公民都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对于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健康不仅仅指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把心理健康排除在健康之外。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导致身心痛苦,而且影响其学习和工作,产生社会适应的问题,而且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到躯体的健康,导致一些心身疾病、慢性疾病、癌症等严重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和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理的健康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健康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无论是身体或心理的健康问题,都会影响到社会的适应。其次,健康和疾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不是说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不健康就是有疾病。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条连续带,从疾病最严重一端到健康的顶峰,中间还有很宽的移行带或中间地带,每一个人都处在这条带的某一点上,大多数人处在中间“正常”的一般健康的位置。你可能没有疾病,但你可能并不健康,你可能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离疾病很近的状态,如不注意调养,就可能发展成疾病。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还可以更健康。

第二节 新的健康理念与现代健康国策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上对健康作出规划,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与对现存健康问题的担忧。

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要加强对人民健康的管理。何谓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是以健康为中心,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健康管理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患者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少得病、不得病,造福更多人民,推动全民健康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残疾和死亡,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要重视生命孕育期健康管理、儿童少年期健康管理、成年期健康管理、老年期健康管理及临终关怀的管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查体、预防、诊疗、调理融为一体,利用医疗和各种服务手段进行健康维护与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体系。

健康管理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在我国,健康管理服务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健康管理师”来提供。我国“十三五”之后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赢得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做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本行动旨在帮助每个人学习、了解、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李秀云) XFrjPXeedN8dXDxBrZ6w+gbrRxyixCnEWhEFRBmSvrZXLpPOBhHmvu7Tl+rbqF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