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献《山海经》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在这里,西王母以恐怖、森然的形象出现,其神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天之厉及五残”是什么概念呢?厉,其中一种意思便是灾疫、瘟疫、传染病。“五残”指五残星,古代天文学中的凶星,是“五分毁败之征,大臣诛亡之象”。《山海经》中不仅有西王母这种现象级的瘟疫大神,还有几种和瘟疫有关的神奇动物可谓疫情“警报器”——如絜钩、蜚、跂踵、 ……
《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五百里,曰䃌山,南临䃌水,东望湖泽……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山海经·东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蜚之为名,体似无害,所经枯竭,甚于鸩厉。”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阳多黄金。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 ,见则其国大疫。”
如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让我们知道了吃果子狸会致病(图1-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我们知道了自古的福兽蝙蝠原来也会带来灾厄。这两种小动物,原来也是现代疫情的“警报器”。
图1-1 果子狸
此外,《山海经》还介绍了可以预防和抵御瘟疫的异兽——箴鱼、青耕、三足鳖。
《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 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儵,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箴鱼是传说中的一种鱼,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小鱼,据说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染上瘟疫。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青耕是生长在堇理山上的神鸟,青身白喙,白色的眼睛,白色的尾巴,传说它可以抵御瘟疫,防止各种流行性疾病的蔓延,于是人们就把它当成一种吉祥的鸟儿。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蛊疫。”三足鳖是中国神话中的妖怪,最早见于《山海经》,食用可以逐蛊除疫。郭璞云:“三足鳖曰能。”另一说,鲧死之后化为一种神兽,有两种变身,在旱地为黄熊,在水中则为黄能,是一种长着三条腿的灵龟。《述异记》:“尧使鲧治洪水,不胜其任,遂诛鲧于羽山,化为黄能……黄能,即黄熊也。陆居曰熊,水居曰能。”黄能就是三足鳖。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佩药也成了人们用以防疫的习俗。如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