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瘟疫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动荡

史书往往用“大疫”来描述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死亡人数众多的严重疫病。如《后汉书》记载的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建武十四年(38),江南会稽郡发生“大疫”,“死者万数”。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史书上记载的疫病就有6次,平均发作次数大约是4年1次。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和献帝时期,也是疫病的高发阶段,史料记载共计发生疫病12次。东汉末年的疫病大暴发,也是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的直接导火索。

政局不稳,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是造成东汉疫病流行的重要社会因素。《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载:“时遭兵乱,疾疫大起。”兵乱之后,常常出现疫病流行。光武帝时期,王朝初建,战乱频发,朝廷忙于安稳政权而无暇顾及疫情;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沉溺于酒色,外戚、宦官把持朝政,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因而亦无暇顾及救灾;汉献帝建安时期,王室衰微,献帝安危都难以保证,军阀之间互相争斗,故疫情多发且严重。

二、人口锐减

“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汉灵帝建宁三年(170),一个体弱多病年仅五岁的幼童许阿瞿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后的171年、173年,《后汉书》以“大疫”来描述其时的状况。今南阳东关许阿瞿墓东、北有大批的汉代儿童瓦棺葬发现,虽然具体时期尚无法确定,但该区域出现如此多的儿童墓,表明了当时这一带儿童死亡率较高的事实,即抗疫病能力较差而导致的死亡率高。

成年人在面对疾疫这一天灾时,结果也依然不乐观。建安二十二年(217),“建安七子”死亡五人。如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云:“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徐干)、陈(陈琳)、应(应玚)、刘(刘桢),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建安七子之中的王粲也死在了这一年,而他究竟是死于这次大疫,还是如《针灸甲乙经序》所说被张仲景断言为麻风病、却因无药眉落而死,在后世的考证纠纷中,成为了谜团……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年,建安七子因为疫疾少了五人,真的从此成为绝唱。

《诗经·小雅·节南山》载周幽王时期“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汉郑玄笺:“天气方今又重以疫病,长幼相乱而死丧甚大多也。”疫情严重,死伤人数众多,严重尤以献帝建安时期为甚。由于东汉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医药卫生事业亦较为落后,加之社会政治因素,朝廷救灾不利,因而引发了患病群众大片死伤。如《后汉纪·孝安皇帝纪》记载:“安帝初,天灾疫,百姓饥馑,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反叛。”张仲景《伤寒卒病论集》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在回忆建安二十二年(217)的大疫时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由此观之,东汉时期的疫病在程度上看较为严重,波及范围广。嬴秦至汉末(汉桓帝即位止)的近370年,各类灾害及瘟疫共有499次,可说每年不止一灾,可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灾疫集中期。由于各类灾疫,东汉人口锐减:157年,当时全国人口为5000多万人,到280年,统计人口仅剩余1600多万,百余年间人口减少了近3/4。

三、一个习俗

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了东汉人桓景登上高山拜费长房为师,于九月初九得道返乡,祛除瘟疫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桓景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其师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这个故事为重阳节登高注入了强身健体及避疫的内涵,得到了历朝历代民众的热烈响应而渐成习俗。至唐代,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0hnJY/kG/NXCKMMPtC435AatjBxmfzEsr5TuGMQ4I0fqnWRfZLgQvZ9lELXRn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