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早期疫病认知与治疗:夏商周—秦汉

疫情的发生,从区域上而言,江浙、岭南、两湖地区疫病的发病率最高,传播也广泛。疫情发生的同时,也会与其他一些自然灾害互相关联,大灾往往有大疫,尤其是水灾。水灾之后,痢疾、霍乱、血吸虫病等都是常见的疫病;旱灾之后,呼吸道传染病也会发生;饥荒、地震、蝗害之后,也会产生疫病。

汉代以前很少有具体疫情的记载。先秦可考的有6次,分别在公元前674年(齐)、公元前655年(赵)、公元前544年(齐)、公元前369年(秦)、公元前277年(赵)和公元前243年。西汉时期有明确年代可考的也大致只有10次。到东汉时期,瘟疫不但流行次数猛增,间隔也变短,可谓是我国历史上疫病较为猖獗的时代,自公元25年至220年这195年间,史书上有记载的传染病就有22次,月份记录明确的17次,10次发生于春季、4次发生于冬季;地点可考的21次,有11次发生在南方地区,而又以荆州和扬州疫灾最为频繁。其次数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严重,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少见的现象。

当时称大流行传染病为“札”或“㾐”,散发性的传染病为“瘥”,专行于童稚者为“痻”。如《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郑国子产对晋国来宾说:“郑国不天……札、瘥、夭、昏。”

范行准认为“札”本为木简编穿成册子的单位,以此形容疫死者积尸摆着有如成册之状。“列”与“札”同义,谓疫死之尸,可排列成行,有如旱死的稼苗之多,故“㾐”亦称大疫。《公羊传》庄公二十年(前674)何休注曰:“㾐,民病疫也。”是说陈尸之多,后人常用“死亡枕藉”或“死者如堵”的文字以状之,当是“札”“列”二字最恰当的解释。又有“渍”“瘠”“厉”为同义,均是说有传染之意。“渍”本以兽疫得名,与“胔”同义,引申为有传染之意的“渐渍”之义,此指死尸溃烂至仅存骴骨的过程。“瘠”是“肉腐为瘠”,亦作“㱴”,用于死丧既多,不及收敛,尸臭蒸发,致传染而滋蔓,造成灭户空村的大疫,《周礼》有蜡氏掌除骴。“瘥”古多认为“小疫也”,本指行役者因传染病而死,患之为数不多,但幽王暴政“天方荐瘥,丧乱弘多”,连年都有小疫,积算起来死亡也很多。

小儿传染病为“昏”。“昏”本指未冠的儿童而言,故《左传》贾注曰:“未名为昏。”其有病者,字亦作“痻”或“殙”、“䫒”。《广韵》云:“殙,病也。又未立名而死。”即儿生未有名字而死之称。《诗经·大雅·桑柔》有“多我觏痻”之语,故泛指流行病。但除《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及《国语·周语》引用“札瘥夭昏”外,昭公二十年(前522)亦有“夭昏孤疾者”之语,并指未成年儿童疾病而言。且“痻”含头痛、头晕和发惊作痉一类证候。《说文解字注》歺部:“ ,瞀也。”又页部:“䫒,系头殟也。”故《国语·周语》有“狂感曰昏”之语。而《声类》则云:“殟,欲死也。”由此可知, 、殟之义相同。但其始盖并起于“牢温”,如上文所揭。此处所谓“痻”者,盖指小儿脑炎一类传染病而言,后始引申为一般疫病中有关头部的头痛、神识模糊和失语等病症,其后又称此类热性型传染病为“ 病”——“温病”及“瘟病”。 BaEWd3sR6+ulNbGaCToEC/I4K5xECkk2AD6BeHJ6v/3S6keSxhmHjLCEiCs+4G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