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运动发育障碍的定义及常见病因

一、运动与姿势的定义

(一)运动的定义

人类的运动可从运动、动作、活动三个方面来叙述。

1.运动

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运动,运动的定义是不同的。

(1)狭义的运动学观点:

运动是指人类机体的各个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上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2)运动力学观点:

运动是由于机体各部分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躯干和四肢之间以及躯干和四肢与身体的支持面之间的动态变化的力学关系。

(3)能量力学观点:

运动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产生了机体中力学能量的变化和化学能量的变化,将这种能量变化称为运动。

总之,运动是指身体的姿势即体位随着时间而出现连续变化的过程。可通过身体的轴与重力的关系(体位)、身体运动方向以及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来记录身体的运动过程,又称之为运动轨迹。另外,运动还包括由于活动中肌肉收缩而发生的能量变化的过程。

2.动作

是指通过有效率的身体连续运动组成了动作。通过运动可以产生疲劳等几个方面问题。也可以说动作是以机械或物体为对象的身体运动,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或作业的运动。

(二)姿势的定义

姿势是指机体在静止状态下为克服地心引力所采取的自然位置,人类从出生开始其姿势就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发育。姿势与运动的发育是人类历经一生的过程,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步成熟而出现行动方面的变化,是儿童从出生开始随着身体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姿势与运动从未成熟至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姿势与运动既是相互影响又是密不可分的。

身体的运动是由运动和姿势保持、动作、行为三个方面组成,没有动作就不能形成行为,没有运动和姿势的保持则动作就不能成立,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

姿势和运动的发育是伴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步成熟而出现的,是儿童从出生开始随着身体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从未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随着神经系统髓鞘化的发育,姿势与运动的发育出现一定的方向性及顺序性。

二、运动的控制

运动是人和动物为了生存而必需进行的一种活动手段,只有正常地进行运动才能达到生活中与工作中的各种目的,同时,只有正常的运动才能保证有质量的生活和工作,人体的任何正常运动都需要有正常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整的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正常肌力、肌张力的协调作用,各种姿势、各种运动时需要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协同,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另外,人类还具有能够引起运动的感知觉、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为了达到运动的目的而选择各种运动方式的功能。

姿势运动的控制需要身体形态结构、肌力、肌张力、平衡与协调功能以及运动系统功能的综合作用。

1.身体形态

正常姿势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各种因素导致身体骨骼、肌肉等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比例不协调,都可导致姿势异常和运动模式的变化。

2.肌力的作用

骨骼肌分为伸肌、屈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前肌和旋后肌,在运动神经支配下完成不同的功能。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一组肌群共同完成,这些肌群来自关节的不同方位,使关节具有不同方向的运动,只有这四种肌群在运动中协调作用,才能具有正常的姿势运动模式。

3.肌张力的作用

正常肌张力是人体维持各种姿势和运动的基础,一般归纳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肌张力异常,可导致姿势运动异常。肌张力的产生和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都对肌张力有影响,中脑以上的各种结构对肌张力产生抑制作用,中脑以下的各种结构及前庭系统对肌张力产生易化作用。如在脑干网状结构中,中脑和脑桥的网状结构是肌张力易化区,而延髓腹侧部分的网状结构是肌张力的抑制区。儿童脑发育障碍或损伤,可导致肌张力的变化,如:①锥体系损害所致的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②锥体外系损害所致的肌张力增高,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③小脑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可导致肌张力降低;④锥体外系损害可导致肌张力变化和动摇步态。

4.平衡功能

平衡(balance)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主要包括:①保持体位;②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③对外来干扰做出安全有效反应。人体能够在各种自身以及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平衡,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相互作用和整合。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三个感觉系统在维持平衡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1)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

平衡的躯体感觉输入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输入和本体感觉输皮肤触觉、压力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分布情况和身体重心位置的信息;分布于肌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则向大脑皮质输入随支持面变化如面积、硬度、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度等而出现的有关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和运动方向的信息。这些感受器在人体支持面受到轻微干扰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因此,皮肤感觉输入和本体感觉输入及其反馈,对于姿势运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2)视觉系统的作用:

通过视觉,能够看见某一物体在特定环境中的位置,判断自身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知道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视觉信息准确与否影响站立时身体的稳定性。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在维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保持向上直立位和保持水平视线,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衡。如果去除或阻断视觉输入如闭眼或戴眼罩,姿势的稳定性将较睁眼站立时显著下降。

(3)前庭系统的作用:

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为前、后、外三个半规管内壶腹嵴的运动位置感受器,感受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的变化。其次是前庭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静止时的地心引力和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无论体位如何变化,通过头的立直反射,改变颈部肌肉张力来保持头的直立位置。当躯体和视觉信息输入均受阻时前庭系统的感觉输入在维持平衡中变得非常重要。

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从中选择岀准确定位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正常情况下,人体以躯体感觉输入为主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当躯体和视觉均被干扰时,前庭系统发挥调节作用。当三个系统同时出现障碍时,失平衡的状况将不可避免。

5.运动的协调性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在准确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配合,灵活地完成动作,协调是姿势控制如站、走、跑、跳以及日常动作的基本条件,是完成精细运动和技能的必要条件,协调障碍可出现共济失调及不自主的运动,如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

6.神经系统

该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重心调整回原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方式,并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用以保护站立平衡。儿童在发育过程中,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系统的协同运动模式和控制姿势的功能不断完善。

三、运动发育障碍的定义

儿童运动发育障碍(motor development dysfunc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运动的发育、功能、速度、质量、效率等方面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亦可指一个儿童不具备与其年龄相符的运动能力,或运动发育速度缓慢,同时出现异常运动模式的现象。儿童运动发育障碍多在婴儿期出现,表现为运动功能落后或异于正常婴儿,如:3 个月仍不能抬头,或躯干呈棍子样僵硬,6 个月仍不能翻身,双手持续握拳或不会用手抓物,1 岁3 个月仍不能独站、独走,走路持续尖足,剪刀样步态等步态异常,一侧肢体活动差于另一侧,或任何运动功能的倒退等。婴儿期的运动发育迟缓大部分预后可以正常,但如果出现四肢僵硬或无力、单个或单侧肢体功能异常,或通过治疗仍无法改善的,可能存在运动障碍的后遗症。

四、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的常见病因

1.脑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脑不同程度的损伤均可以导致运动发育障碍,早产、窒息、病理性黄疸是国际通认的引起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另外长期的慢性宫内缺氧、癫痫、母亲孕期的外伤、孕早期的感染及用药、先兆流产、高龄产妇等亦可造成胎儿脑部损伤。

2.脑血管障碍

儿童的脑血管障碍原因很多,其中最多见的是先天性脑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儿童单侧脑出血、脑梗死等。

3.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

胚胎期各种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产生各种畸形所引起的定位性障碍,如灰质异位症、脑裂畸形、巨脑回畸形、脑穿通畸形等。

4.神经肌肉、骨关节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涵盖的病种有很多,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和代谢性肌病、周期性瘫痪、脊髓性肌萎缩、遗传性家族性截瘫、先天性多发性挛缩、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等。

5.神经系统感染

各种细菌、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病变而引起相应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关节等损害,亦可造成各种各样的运动障碍。

6.神经系统外伤

各种原因所致的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的外伤,导致神经系统某部位的障碍,或因外伤引起癫痫而继发运动障碍。

7.变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如苯丙酮尿症、脑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肌病、各种酶代谢异常等。

8.其他

严重的智力、行为障碍疾病,如猫叫综合征、唐氏综合征、Rett 综合征、小脑病变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s+Il6ga4PGU+9imddD/DhRLKzNFw+SZ5RaN+8Hl+jzQx7O3FyZER+UQrao3tIc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