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学习目标

掌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熟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

了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性感冒的概述。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为鼻腔、咽或喉急性炎症的统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机体易感性。

2.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增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诱发本病。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三、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

病原体多为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在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节发病,起病较急。早期症状主要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涕,初期也可有咽部不适(如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咽痛),2~3d后可变为稠涕。有时由于咽鼓管炎可出现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咳少量痰等症状。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严重者除发热外,可感乏力不适、畏寒、食欲减退、头痛和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伴有基础疾病的普通感冒患者则临床症状较重、易迁延不愈,容易出现并发症,使病程延长。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出现感冒并发症。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一般5~7d可痊愈。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胸部多无异常。伴有基础疾病或出现并发症者可以查到相应体征。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病原体多为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急性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烧灼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表现为声嘶、发音困难,可伴有咽痛、咳嗽或发热。体格检查可见咽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可伴发热,病程约为7d。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4.急性咽结膜炎

病原体多为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病程4~6d。体格检查可见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5.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起病急,咽痛明显,伴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格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因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可有外周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不需要明确病毒类型。必要时可作痰细菌培养帮助判断细菌类型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外周血常规和X线胸片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不需要病因诊断。

(二)鉴别诊断

主要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疾病相鉴别。

1.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鼻塞和流大量清涕,咳嗽较少,无发热。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h内症状即消失。体格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鼻部症状较轻,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和心肌炎等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但如果在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反而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六、治疗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1.对症治疗

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应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症状。必要时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小儿感冒忌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Reye综合征。

2.抗菌药物治疗

有流脓涕、咽部脓液、咳黄痰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3.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是较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对于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

4.中药治疗

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和/或辛温解表以及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七、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隔离传染源有助于避免传染,如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勤洗手等。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规律饮食、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附: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由于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易变性和不可预知性,常常造成流感的暴发流行,甚至造成全球范围的大流行。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季发病,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发病。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根据发病类型分为单纯型、胃肠型和中毒型。潜伏期一般为1~7d,多数为2~4d。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流感患者需进行隔离,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在发病36h或48h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原体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型)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近年来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加,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亦较多见。

2.物理、化学因素

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可对气管-支气管黏膜形成急性刺激和损伤而导致本病。

3.过敏因素

吸入花粉、尘螨、有机粉尘等过敏原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的炎症反应而致病。

三、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可有轻度畏寒、发热、乏力等症状,多于3~5d明显减轻。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咳少量痰,继而为黏液脓性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见痰中带血。如支气管发生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气促。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有时可延长数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体格检查两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血常规多无异常;存在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X线胸片大多为肺纹理增粗,少数无异常发现。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常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血常规和X线胸片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主要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可有类似的咳嗽、咳痰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避免劳累。防止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2.对症治疗

主要是镇咳祛痰治疗。镇咳治疗可酌情使用右美沙芬等,对于有痰的患者不宜给予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者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标准桃金娘油提取物等祛痰,也可雾化吸入帮助祛痰。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给予茶碱类药物、β 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

3.抗感染治疗

仅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可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以口服为主,症状较重者可经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七、预防

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避免受凉、劳累,避免吸入环境中的过敏原,可预防本病。

(赖国祥)

学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均从疾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详细介绍;学生通过本部分学习初步认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掌握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复习参考题

1.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

2.阐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 mjrFqVOq3MjJQVVEJyzGv5bnz77fcidrFi9sS/cN5PQKevwaydT49Q4MdJ8WvD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