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肺脓肿

学习目标

掌握 肺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 肺脓肿的病因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肺脓肿(lung abscess)指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组织或液化坏死组织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显示有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的空洞。病原体可为化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早期病理改变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之发生坏死、液化,最后形成脓腔。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病原体感染、支气管腔堵塞和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肺脓肿发生的主要原因。其病原体常为口腔、上呼吸道的定植菌和消化道细菌,包括需氧、厌氧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感染占绝大多数,其他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星形奴卡菌、卫氏并殖吸虫、军团菌、曲霉菌和隐球菌等。

(二)发病机制

肺脓肿根据感染途径可分三类。

1.吸入性肺脓肿

患者吸入病原体后引起的原发感染,病原体多为厌氧菌。误吸时体位和重力是病变肺段的决定因素,因右主支气管粗短且与中线夹角小,肺脓肿多发生在右侧。仰卧位时,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直立位或半卧位时,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右侧卧位时,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

2.继发性肺脓肿

在某些疾病基础上继发感染所致,如某些细菌性肺炎以及支气管扩张、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等继发感染、和/或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肺部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扩散至肺部也属此类。

3.血源性肺脓肿

因皮肤感染如疖、痈等所致菌血症的菌栓,或肠道感染、菌群移位经血行播散至肺,引起炎症、小血管栓塞和坏死而形成的肺脓肿。病原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早期吸入部位的细支气管阻塞,使远端肺不张、局部细菌迅速繁殖生长,产生炎症、小血管栓塞,肺组织迅速坏死、液化成脓肿。脓腔可向周围组织扩展,甚至超越叶间裂侵犯邻接的肺段。菌栓使局部组织缺血,利于厌氧菌生长,加重组织坏死。液化的脓液积聚在脓腔内,随着张力的增高,最终致使脓肿破溃进入到支气管内,表现为咳大量脓性痰。若空气进入脓腔内,则脓腔内出现液平面。

若支气管腔引流不畅,坏死组织残留在脓腔内,炎症持续存在,迁延为慢性肺脓肿。此时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壁增厚,周围的细支气管受累,可致变形或扩张。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肺脓肿大多急性、亚急性起病,表现为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咳嗽、咳黏液痰或脓性痰,炎症波及胸膜可引起胸痛,且与呼吸有关。病变范围广者出现气促,可伴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1~2周后脓肿破溃流至支气管腔,可咳出大量脓性痰,每日可达300~500ml。因病原体多为厌氧菌,故痰液带腥臭味。慢性肺脓肿表现慢性咳嗽、咳脓性痰、反复咯血和不规则发热等,常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

2.体征

早期病变范围小时无特殊体征,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肺实变体征,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病变空洞增大时叩诊空瓮音。病变累及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呈现胸腔积液体征。病程较长者多有杵状指/趾。

三、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急性肺脓肿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加,总数可达(20~30)× 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80%~90%。慢性肺脓肿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可有轻度贫血,血沉升高。

(二)病原学检查

肺脓肿的病原学诊断有赖于微生物学检查。应留取“合格”痰标本行革兰氏染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脓性痰液尤其有恶臭味时应行厌氧菌培养。胸腔积液或血培养阳性对肺脓肿的病原学诊断价值较大。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肺脓肿患者,应进行真菌和分枝杆菌的涂片染色和培养。阿米巴肺脓肿痰检可发现滋养体和包囊。病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

吸入性肺脓肿早期化脓性炎症阶段,X线胸片呈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分布在一个或整个肺段,与细菌性肺炎相似。在肺组织坏死、肺脓肿形成后,脓液经支气管腔排出,脓腔内出现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其四周被浓密浸润性炎症所环绕。在炎症消散期,脓腔周围炎症逐渐吸收,脓腔缩小而至消失,或最后残留少许纤维条索阴影。

慢性肺脓肿脓腔壁增厚,内壁呈不规则形,有时呈多房性,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增厚的胸膜,肺叶收缩,纵隔可向患侧移位。血源性肺脓肿病灶分布在一侧或两侧,呈散在局限性炎症灶,或边缘整齐的球形病灶,中央有小脓腔和液平。炎症吸收后可呈现局灶性纤维化或小气囊。并发脓胸时,患侧胸部呈大片浓密阴影,若伴发气胸则可见液平面。

2.胸部CT

对肺脓肿的诊断价值较X线胸片高,多见浓密球形病灶,其中有液性密度影,或呈类圆形的厚壁脓腔,脓腔内可有液平面出现,脓腔内壁常表现为不规则状,周围有渗出模糊影。伴脓胸者尚有患侧胸腔积液改变(图2-8-1)。

3.支气管镜检查

多用于经正规治疗病情无改善或高度怀疑支气管结核、肺癌或存在异物时,不仅可留取深部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而且能进行局部介入治疗。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对有口腔手术、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后,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的患者,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X线胸片示浓密的炎性阴影中有空腔、液平,可作出诊断。有皮肤创伤感染、疖、痈等化脓性病灶,伴发热不退、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胸片示两肺多发性小脓肿,需考虑为血源性肺脓肿。血、胸腔积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离细菌有助于作出病原学诊断。

图2-8-1 肺脓肿CT表现

横断位(左);矢状位(右)

(二)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肺炎

早期肺脓肿与细菌性肺炎在症状和X线胸片表现相似,但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多伴有口唇疱疹、咳铁锈色痰,少有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示肺叶或肺段实变,或呈片状淡薄炎症病变,边缘模糊不清,无空腔形成,当用抗菌药物治疗后仍高热不退,咳大量脓臭痰时应考虑为肺脓肿。

2.空洞性肺结核

发病缓慢,病程长。X线胸片示空洞壁较厚,常无液平,空洞周围可见结核浸润卫星病灶,或伴斑点及结节状病变,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可确诊。

3.支气管肺癌

肿瘤阻塞支气管腔常引起远端肺部阻塞性炎症,呈肺叶段分布。支气管腔阻塞呈渐进的过程,全身毒性症状多不明显,脓性痰量亦较少。X线胸片示空洞壁较厚,多呈偏心空洞,残留的肿瘤组织使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围少有炎症浸润,可伴肺门淋巴结肿大。经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或痰脱落细胞中找到癌细胞可确诊。

4.支气管肺囊肿继发感染

肺囊肿呈圆形,腔壁薄而光滑,常伴有液平面,周围炎症反应轻,患者常无明显中毒症状和脓性痰。如有既往的X线胸片作对照更易鉴别。

五、治疗

(一)内科治疗
1.抗菌治疗

吸入性肺脓肿多合并厌氧菌感染,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脆弱拟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对青霉素耐药,但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青霉素剂量,建议640万~1 000万IU/d,分4次静脉滴注。有效治疗下体温3~10d可降至正常,然后可改为肌内注射。如青霉素疗效不佳,改用林可霉素1.8g/d分次静脉滴注;或克林霉素0.3g一次,口服,每日4次;或甲硝唑0.4g一次,每日3次口服或静脉注射。也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血源性肺脓肿多为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感染,可选用抗β-内酰胺酶的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如为阿米巴原虫感染,则用甲硝唑治疗。如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可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如有效,疗程宜6~8周,或直至X线胸片见脓腔及炎症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条索阴影。

2.脓液引流

及时引流脓腔内脓液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液多少、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引流,每日体位排脓2~3次,每次10~15min。经支气管镜冲洗及吸引效果更佳。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治疗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和窒息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

根据临床症状,适当选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改善症状;增加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严重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二)外科治疗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患者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肺脓肿,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适应证为:①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或脓腔过大(5cm以上),估计不易闭合者;②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者;③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腔经抽吸、引流和冲洗疗效不佳者;④支气管阻塞限制了气道引流,如肺癌患者。

治疗方案还有:大咯血无法控制者可考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年老体弱或手术风险性大的患者中毒症状较重且经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经胸壁插入导管进行脓腔引流。

六、预防

应重视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的护理,以防止发生误吸,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口腔和胸腹手术前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术中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内血液和分泌物,加强术后口腔、呼吸道护理,慎用镇静、镇痛及止咳药物;重视呼吸道的湿化,选择合适方法稀释支气管及肺内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仰卧者床头抬高30°可减少误吸;呕吐者侧卧位可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积极治疗皮肤疖、痈或肺外化脓性病灶,不挤压疖、痈,防止血源性肺脓肿的发生。昏迷患者更要注意口腔清洁护理和防止误吸。

(赖国祥)

学习小结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病原体可为化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根据感染途径可分三类: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早期病理改变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之发生坏死、液化,最后形成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显示有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的空洞。内科治疗以抗炎及痰液引流为主,抗菌药物疗程6~8周,若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可选择外科手术处理。

复习参考题

1.简述肺脓肿的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

2.肺脓肿的抗菌药物治疗与细菌性肺炎有何不同? yY5UZt0FyPxwwonDVTQfGxHE9VpR0t21xz0R7/iZQtEaUUTUaJn3MB/1pK4+tq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