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重症护理概述

学习目标

识记:

1.ICU专科护士概念。

2.ICU科室设置。

理解:

1.ICU专科护士的发展历程。

2.重症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运用:

根据ICU的建设要求进行科室管理。

重症护理学(critical care nursing)是研究各类危重症患者救治与护理的临床学科,是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抢救危重患者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 重症护理与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历程

重症护理学是在长期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的,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兴起和发展紧密相关。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对ICU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U专科护士的需求与日俱增。

一、重症护理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监护理念源自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Nightingale F,1820—1910),她曾撰文提到,应该为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建立单独病区。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至2%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治疗中心,救治许多战伤和失血性休克患者,并促进了创伤与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从而形成ICU病房的原始模式。重症护理真正得到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患者伴有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当时组建了呼吸治疗单位,把抢救器械和危重患者集中在一处,通过气管切开、畅通气道和肺部人工通气进行救治,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从而促进了重症监护在欧美地区的发展。1956年美国巴尔的摩德莫医院麻醉科医生Peter Safar也建立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综合性监护病房,并命名为重症监护病房。1969年美国创立重症加强护理学会。1971年正式命名为美国重症护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Nurses,ACCN),并出版《美国重症护理杂志》。

在我国,早期只是将危重患者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政策使危重症医学从国外引进成为可能。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率先按照现代危重症医学的概念和欧美等国家的模式建成综合性ICU。第一批ICU在几家教学医院相继成立。20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大医院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开始建立ICU。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危重症护理学专业委员会,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香港危重病学护士协会,促进了重症护理在香港的发展,加强了与内地ICU的联系。中华护理学会等学术团体多次举办重症监护治疗学习班,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重症护理队伍建设。许多大型医院相继设立ICU,以适应危重症医学发展的需要。1991年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主持了由卫生部规财司举办的第1期ICU培训班,由此拉开了国内ICU培训的序幕,并逐渐为国内ICU的发展基地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ICU作为三级甲等医院检查的必备条件,促使ICU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北京护理学会受北京市卫生局委托与香港危重病学护士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性的“危重症护理学文凭课程班”,为期3个月,率先在全国启动ICU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工作。随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相继开展ICU专科护士的培训。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为进一步确立我国危重症医学学科地位及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陆续制订了多项指南和指导性意见;2008年,经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申报,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重症医学专业获得二级学科号(320.58),重症医学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2009年卫生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印发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对重症医学科建设和设置、仪器配置、人员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随着医疗系统的发展,危重症护理的领域也不断地拓展。ICU作为重症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集中了危重患者、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和熟练掌握先进救治手段的医护人员,为重症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和医学监护。随着医学、护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ICU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体现高级护理技术和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与各种仪器的更新也对ICU护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重症护理专科的快速发展及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化,我国护理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将重症护理列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五个专科护理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加大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并提出到2015年,培养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临床专科护士2.5万名。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要求,我国将继续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ICU专科护士的发展历程

ICU专科护士是指在重症监护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熟练应用重症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独立解决重症专科护理中的疑难问题,专门从事重症专业护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注册护士。

国际护士协会定义专科护士:作为一名注册护士,她/他拥有深厚的专科知识、复杂的决策能力和扩展临床事务的能力,她/他的特征受所处国家或地区执业条件的影响。目前,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ICU专科护士培养和资格认证体系。1975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成立了资格认证有限公司,开始进行急重症监护护士资格(critical care registered nurse,CCRN)的认证。截至2002年底,美国已有超过40000名持有CCRN资格证的护士在神经内科、儿童或成人ICU工作。美国的资格认证要求为注册护士或高级实践护士,且有护理硕士学位;在2年内直接护理危重症患者达到1750h,其中875h的护理必须是在申请前的12个月完成;通过认证考试,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80%为临床评判,20%为专业护理和伦理道德实践。加拿大ICU护士的资格认证由加拿大护理学会进行,对具有2年以上的危重症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认证,认证有效期为5年,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危重症护理实践经验。

1993年,日本护理协会成立了专科护士认定制度委员会,并开始在重症护理、糖尿病护理、感染性疾病护理、癌症护理、社区护理和精神护理等13个护理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日本的资格认证制度由日本护理学会实施,具体为:具有硕士学历和5年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在6个月内完成600h的课程,通过护理学会的考试,获得护理学会颁发的ICU护士资格证书。

我国的重症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工作起步较晚,暂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制度。2002年至2004年,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危重病学护士协会、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危重症护理学文凭课程班”,两批共培养120名ICU专科护士。随后北京护理学会受北京市卫生局委托开始筹备和启动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工作。《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要开展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并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2007)》中制订了ICU专科护士培训对象、方法、内容和考核标准,培训重点在于培养重症监护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ICU专科护士作为高级实践护士之一,根据专科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应涉及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理及重症监护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应包括:重症监护管理及专科进展;ICU专科护士发展趋势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术)进展与重症监护(急救)技术;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测技术;ICU护理的新思维、新业务、新技术;危重症患者应急预案及心理护理;重症监护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机械通气与人工气道的管理;ICU院内感染控制;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与监护等。在临床实践部分,应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强操作能力的训练,突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护士的观察能力、预测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的培养,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专科护士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ICU专科护士在临床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多人群的教育工作;及时、有效地指导和咨询;专业性地沟通和协调;注重临床质量的管理工作及符合临床需求的研究工作。我国的ICU护理专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全国各地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管理模式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指南;专业人员比率低;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科培训体制不完善;危重症监护的实用性、循证研究相对较少等。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遏制我们前进的突出问题,加快ICU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积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第二节 重症监护室科室设置

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为重症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体现了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指标之一。

一、ICU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医院级别要求

我国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标准,有专职的医疗护理队伍,承担着为危重患者治疗、护理并提高危重患者生命质量的任务,应为医院的独立专科,直属职能部门领导。各医院的ICU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践基地。

(二)人员要求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1到3:1;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ICU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三)设备要求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标准床单位设置符合行业内标准。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ICU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天至少应保留1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小于15m 2 ,床间距大于1m;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小于18m 2 ,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ICU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二、ICU布局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更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基础保障。为此,科学、认真地设置科室布局对提高工作效率十分必要,总体原则要体现医疗安全、畅通、人性化,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人流和物流规范等。

1.位置布局

综合性或中心ICU的位置设计,原则上应接近患者来源最多的科室;专科性ICU应设计在专业科室内。以尽量减少患者的转运路程,方便患者检查和治疗为原则,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相近楼层的纵向“接近”,以方便患者的会诊、抢救和患者的转入与转出。

2.房间功能设置

基本辅助房间应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建议达到1.5:1以上。

ICU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分区设计的建议,使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便于实现规范的流程管理和有利于感染控制。

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流和物流在内的设计,建议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人流和物流的分隔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ICU病房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3.房间构造设置

ICU的病室设计可为单间、专门区域和通间设置3种。如有单间或区域设计,面向护士站方向可使用玻璃间隔,并用可调百叶窗遮挡,便于护理人员能无障碍地随时观察到所有患者。如为实体墙设计,建议应增添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单间病室是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特殊感染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而设计;区域设计多为一组同类疾病患者而设计。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ICU的标准床单位设置建议如下:开放式病床每床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5m 2 ;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m 2 。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的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

4.护士站设置

应设在ICU的中心部位,可稍高出地面,设计的原则是尽量保障在护士站能看到所有病床。护士站设置有中心监护系统、闭路电视接收机、计算机、打印机等,有尽可能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医疗信息的收集、存储,并简化医疗护理流程和提供科研教学的基础数据。

5.环境设置

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建议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上述建议主要是基于感染控制的考虑。

6.噪声控制

ICU是各种仪器设备应用最多的科室,其产生的噪声不仅会影响长久工作的医护人员,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此,噪声控制管理应当成为日常管理的一项内容。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呼吸机的声音、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声。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小到最低的水平。根据国际噪声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声最好不要超过45dB(A),傍晚不超过40dB(A),夜晚不超过20dB(A)。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三、ICU设备配置

1.床单位配置

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理想的情况是每张床应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1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2.病床要求

应配置适合ICU使用的病床,配置防压疮床垫。

3.床旁监护系统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置便携式监护仪1台。

4.呼吸机

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置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置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

5.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

每床均应配置,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置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6.其他设备

如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7.床边检查设备

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床旁X线摄片、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四、ICU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①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②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摄像探头;③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pectral index,BIS);④输液加温设备;⑤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⑥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⑦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⑧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肢体气压治疗装置;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第三节 重症监护室科室管理

ICU集中了医院最危重的患者,科学管理至关重要。

一、ICU的患者收治范围

ICU收治范围主要是临床各科室的危重患者。所谓危重患者系指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患者。主要包括: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4.其他适合在ICU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ICU患者出入流程

ICU收治对象主要来自院内住院患者,少数来自急诊科。拟转入ICU的患者,应由患者所在科室医师书面或电话向ICU提出会诊申请,经ICU医师会诊,明确患者的主要病情、转入ICU的主要原因、需要监护治疗的主要问题后,再由ICU医师作出决定。ICU医师对患者的治疗负有主要责任。患者转入ICU后,ICU医师要向患者家属和单位交代病情,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ICU主要负责患者全身和器官的支持与治疗;原发病的问题主要由专科医师负责。建议专科医师每天至少巡视1次,并向ICU医师提出治疗建议。患者经ICU治疗病情稳定后,将由ICU医师决定并通知有关专科转出ICU。

三、ICU制度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ICU医疗护理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除执行各级政府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医疗核心制度外,还需建立、健全ICU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各种危重疾病监护常规;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抗生素使用制度;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基数药品、毒麻药品和贵重、特殊药品等管理制度;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医疗、护理不良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人员紧急召集制度;医护人员教学、培训和考核制度;探视制度;临床医疗、护理科研开展与管理制度等。

四、ICU院内感染管理

ICU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常见感染包括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伤口感染等。这些感染发生的原因常与以下因素相关:患者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导致易感性增加;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种复杂;各种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ICU环境常有多重耐药菌定植等。因此,院内感染管理是ICU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ICU的院内感染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尽量减少进出ICU的工作人员。进入ICU要更换专用工作服,因事外出必须更衣或穿外出衣。接触特殊患者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患者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患者,应戴N95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正确使用手套。每年接受院内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患者管理

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单独安置,以避免交叉感染。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应隔离于负压病房。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应安置于正压病房。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3.探视管理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探视人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禁止进入ICU探视。探视者进入ICU前穿隔离衣、戴口罩。进入病室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患者及周围物体表面。探视时间不超过1h,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传染病,如禽流感、SARS等患者应避免探视。

4.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各种引流应保持密闭性,引流管通畅。每日评估深静脉置管、尿管、气管导管等,尽早拔管。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集束化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5.物品管理

规范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物品按照使用规范和院内感染管理要求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病床、台面、桌面等定期擦拭消毒。

6.环境管理

定期对病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新鲜无异味,保持墙面和门窗清洁、无尘。地面湿式清扫,拖把分开使用,有标记,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悬挂晾干。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一次性拖布。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地面,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院内感染暴发的ICU,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1次。禁止在病室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衣物。治疗室、处置室清洁、整齐,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有空气培养记录。原则上在室内不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7.抗菌药物管理

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8.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规范处理。

9.监测与监督

常规监测院内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院内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措施、控制措施的落实,早期识别院内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五、ICU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质量指标管理是ICU质量管理的常见形式。ICU质量指标是通过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从而评价质量管理的效果,能科学、动态地反映ICU医疗护理质量。

(一)ICU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8年版)》,ICU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主要包括: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率(‰);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③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④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⑤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⑥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ICU护理质量应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ICU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从而了解医院ICU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总体情况。部分医院正在尝试建立能够反映ICU护理质量的监测指标体系。

(二)ICU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2015年3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将ICU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细化。该指标是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专业质控指标,不仅对临床质量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促使医院的医疗服务向标准化、同质化的方向发展,以此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还能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正确的指导,使医疗护理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该指标共包括15个条目:①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 24h内);③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④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⑤ICU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⑥ICU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预防率;⑦ICU患者预计病死率;⑧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⑨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⑩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 非计划转入ICU率; 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病率;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发病率。

(徐 蓉 王 芳)

思考题

1.根据ICU建设的要求及最新ICU的建设进展,为一个1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设计一个ICU的布局方案。

2.结合你的临床经验及需求,探讨ICU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方向。

3.结合实际,请谈一谈ICU专科护士在临床的具体岗位职责及要求。 F5ajcHvBGAeOgKfqj8OkB5YLHKIxeiYYN0HgcZ2NkFKFx0oQ5V5AxcrtLZxJIM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