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生命历程中的衰老

老年人的衰老变化既是生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衰老是指机体随年龄增长逐渐产生的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化过程。每个人衰老开始的年龄不同,同一个人不同器官功能开始退化的年龄也不一样。老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及家庭环境等。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保健措施,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老龄化相关变化。

一、老化及衰老相关观点

生物体的衰老过程包含整体衰老、器官衰老、细胞衰老乃至生物大分子的衰老。随年龄增加,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数、反应敏感性及功能均逐步下降。但不同器官老化速度及老化方式有所不同。衰老时机体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功能细胞数逐渐减少,蛋白酶活性降低,胶原、弹力蛋白与结缔组织充斥其间、互相交联,使脏器萎缩、功能下降。

应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解释老化现象的衰老相关理论及学说繁多。

1.竭尽理论

认为人体的体细胞核中有使细胞不断分裂的遗传基因成分DNA,当人到老年时,细胞内DNA用完,导致细胞不能继续分裂。有研究显示,人体细胞的分裂频数是有极限的,其峰值为50次左右,超过这个峰值,细胞就进入竭尽期,导致人的老化。

2.老朽理论

认为人体如同机器,各种零部件都有一定的耐用程度,多数零件属于久用耐磨。例如,人类的神经细胞在人体年迈时失去分裂作用,无法进行更换或代谢,从而产生老化现象。

3.退却理论

核心观点是个人与社会脱离。这是一种常见的、必然发生的现象。老年人的社会关系萎缩,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逐渐疏远。而这种表现出来的“退却”是社会发展的过程。

4.活动理论

认为年长的人仍可保持相当程度的活动力,个人退却的程度或保持活动的程度将根据个人过去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经济状况而定。成功老化是老年人仍保持或发展相当程度的各种社会与身心活动。此理论要求老年人要自我否认老化,尽量保持或延长中年期的活动与生活形态。

5.连续理论

也称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衰老过程是认知行为发展的连续过程,是个人身心发展的累积作用所致。当一个人从少年走到老年时,已经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惯,这些已经融合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同龄个体衰老程度因人而异。衰老的机制揭示衰老的本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延缓衰老。衰老过程往往不是随意的、杂乱的,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帅”下,进行全身性的综合协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之间仍保持相对平衡,这就是生理性衰老的特征。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老年人的内环境可能处于“衡”的边缘,此时如果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特异性变化,就可能引起老年性疾病,这就是病理性衰老的表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衰老的基本单位。细胞衰老是老年病发病的共同基础。细胞衰老引起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器官衰老、萎缩、功能减退的根本原因之一。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畸变。生长停滞是细胞衰老的突出表现,也是引起生物衰老诸多因素中的重要一环。遗传论、环境论和综合论中关于衰老过程的观点有所不同。遗传论认为,衰老过程是由遗传所决定的,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都是由自身遗传程序展开的必然结果,如生物钟学说、细胞分裂学说等。环境论的主要观点是遗传虽有一定作用,但主要强调环境因素的影响,认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污染、药物、疾病、辐射等,会造成细胞的损伤,而损伤的积累导致衰老,如中毒学说、交联学说、自由基学说、免疫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综合论综合了各种衰老学说的有关内容,从代谢失调或细胞信息受损等角度出发而形成衰老学说,如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学说、差错灾难学说、衰老色素学说等。

二、衰老对人的影响

(一)衰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衰老具有以下五大特性:①衰老累积性,指衰老是生命体的生物性退行性改变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②衰老普遍性,指衰老是同种生物在大致相同的生命周期内都会表现出大致相似的衰老现象和衰老过程;③衰老渐进性,指衰老的过程是持续渐进的演变过程;④衰老内生性,指遗传基因(即生物钟程序)决定、支配着衰老的进程,但也不排除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⑤衰老危害性,指衰老进程不断损害机体的健康,直至疾病产生,疾病又加速衰老,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各主要器官功能丧失、衰竭,终至死亡。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在生理上逐渐开始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也具有共同的特点。例如,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机体组织功能更新与细胞修复能力显著下降、器官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应激能力明显下降等现象。在老年人机体老化衰退基础上,老年疾病也相应地容易发生。因此,了解老年人各系统的病理和生理变化特点,对于有效科学防治老年性疾病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1.呼吸系统

老年人肺部软组织僵硬,弹性回缩力明显下降,肋软骨出现钙化,运动能力明显减弱,脊柱肌肉萎缩甚至出现驼背或胸廓硬化而有明显的桶状胸和生理性肺气肿,导致肺活量明显下降和残气量明显增加,换气效率明显降低,通气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在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时,痰液分泌明显增多,气道阻塞大大增加了呼吸负担。老年人由于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明显降低,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缺氧更加敏感,呼吸中枢对CO 2 和其他化学刺激的敏感性明显增强,肺部的机械感受性反射明显减弱,这容易直接引起由于呼吸交换功能异常,导致的大脑神经功能异常。

2.循环系统

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脏舒张不完全、心输出量和每搏量明显降低。老年人由于心脏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多、血流缓慢以及周围动脉阻力增加,可能发生动脉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低,进而使脉压升高。由于老年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之间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明显降低,当突然变换体位时,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表象。

3.消化系统

老年人的胃黏膜和胃腺明显萎缩,主细胞和壁细胞相对数量明显变少,胃酸分泌明显减少,胃液消化功能变弱,胃排空和蠕动速度也明显降低,易出现食欲下降。胃酸分泌总量变少使钙、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总量明显变少,引起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和骨骼软化。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肝脏的质量和酶活性水平明显下降,解毒功能下降,蛋白质合成和储备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数量明显减少,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数量明显增加,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此外,老年人的牙龈萎缩,牙齿逐渐松动,会发生食物咀嚼不便。

4.泌尿、生殖系统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肾脏质量和功能逐年下降。其表现特点:①肾脏血管总流量水平明显减少;②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明显降低;③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和排泄功能明显减退;④肾脏的浓缩功能以及酸碱调节作用功能明显降低。老年人膀胱萎缩通常会直接导致膀胱体积明显减小,同时,膀胱括约肌萎缩常会导致多尿和尿潴留。这使得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夜间多尿、尿失禁以及女性由于生育、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尿失禁以及反复尿路感染加重。

女性在45~55岁时,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下降,月经逐渐停止,可引起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表现。男性睾丸功能在65岁左右开始逐渐下降,可引起与女性类似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

5.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细胞数量变少,脑血流量降低,且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变性、老年性斑块形成,颗粒空泡变性和脂褐素积聚并伴有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可广泛影响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另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其中,年龄、种族、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卒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血管本身损伤(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痉挛、血管先天性变异)、血流动力性障碍和血液成分改变。

6.内分泌系统

老年人内分泌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下降,肾上腺功能减弱,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明显下降,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包括睾丸、卵巢)系统活动减少致使性激素分泌减少和性功能障碍等。

7.感觉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力较弱的老年人易出现“老花眼”,晶状体退行性改变会导致老年性白内障。听力减弱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普遍,且男性比女性多见。由于味觉和嗅觉逐渐减弱,老年人会明显感觉饭菜味道不浓,开始喜欢添加更多调味料或偏食。老年人的皮肤痛觉和冷热觉降低,容易发生外伤。此外,由于皮肤天然保护作用的减退,老年人容易感染病菌,皮肤湿疹常见。

8.免疫系统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针对外源性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有所下降,疾病、感染发生率增加;但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的能力增强,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许多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癌症、糖尿病等均可使老年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二)衰老对心智的影响

老年人性格会逐渐改变,但自己常不能察觉,故多否认。性格改变的特点:由于记忆力减退,故说话重复唠叨、再三叮嘱,总怕别人和自己一样忘事;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维散漫,说话抓不住重点;学习新鲜事物的机会减少,故多根据经验办事,固执、刻板;工作能力下降,增加无能感;情感脆弱和情绪不稳定。有些老年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古怪,如固执、任性、猜忌、嫉妒等,常影响人际关系乃至夫妻感情。在衰老过程中,各项生理功能相继衰退,使得低级心理活动过程,如感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等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这些性格的改变因人而异。有些老年人变得保守、固执、狭隘、抑郁,但有些老年人善于用脑、勤于学习和思考等,可由于摆脱了青年期社会竞争的压力和中年期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变得更为宽厚、豁达、开朗、热情。这既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又决定于每个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和理想。

(三)衰老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多种生活事件,如退休、老年期家庭改变、配偶过世、生病、死亡等。这些生活事件使老年人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功能等的巨大变化,面对非常大的社会适应问题,如退休综合征、空巢老人问题、高楼综合征等,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易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国目前以家庭养老为主,日常生活中家人在老年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家庭功能的好坏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争取健康积极老龄化,应对衰老引起的身心变化,鼓励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维持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措施如下:①注意健康体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良好作息、正确用药等维持身体健康。②要保持心理健康,注意保持积极心态,如乐观豁达、理解包容他人;保持好奇心,勤用脑;去除不良情绪;正确认识生死;培养兴趣爱好;乐于助人;主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等。

(唐红梅) GepbAxcegJOeWZX7HQ6BfUri7u5uOAkXEtIOVoBxKNh+mMz7l96jm3hC/RoOmo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