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生态环境的变迁,除日常各种突发急、危、重症外,交通事故、恐怖活动、战争、地震、极端气候等天灾人祸带来的突发伤病威胁日益增加。资料显示,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意外事件,外伤已是45岁以下人群的首位死因。对此,各国政府无不高度重视,除投入大量人、财、物外,还不断增加急诊与救援机构设置,提升危机管理能力。但是,这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政治风险,俨然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
资料表明,对于心搏骤停患者,若在4分钟内进行正确施救,50%可能被救活,之后每迟1分钟施救,存活率就下降10%以上,10分钟以后才开始施救,已几乎无存活可能。创伤患者有3个死亡高峰,其中第一高峰发生在伤后1小时内(约占死亡人数的50%)。如果在伤后10分钟内,能得到及时止血、畅通呼吸道等处理,那么将有大部分患者可以存活。因此,医学上将遭遇意外突发伤病的前10分钟称为急救“白金10分钟”,抓住了这10分钟,就等于抓住了生还机会。然而,这仅仅是时间概念,关键还是要在急救白金时间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在实际生活中,首先施救者多是患者本人(自救)或周边目击者(互救),极少是专业急救人员,这种情形称为老百姓的自救与互救。
资料也表明,仅1/5的目击者会对意外伤病采取措施,但措施正确的,不足5%。这就说明,老百姓非常缺乏自救、互救能力,迫切需要接受培训或自学自救、互救技术。另外,目前适用于医护专业人员的各种复杂而冗长的“规范”“共识”或“指南”,对于老百姓而言,无论是自学还是接受培训,都不太可能真正掌握和推广,他们需要的是既正确权威,又简明、易懂、易记、易做、易于推广的自救、互救技术,这就是问题的焦点和我们编著此书的目的。
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非医护人员的老百姓,目的是突发伤病时,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的10余分钟,使患者在缺乏专业抢救条件(如医护人员、设备、药品物资等)的突发伤病现场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并顺利移交专业急救人员施救。
本书还适合作为学生自救、互救教材或科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