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学习目标

掌握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和常见药物选择。

熟悉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严重程度分级及鉴别诊断。

案例4-2

患者,男性,30岁,于5年前开始反复发作性喘憋、呼吸困难,多在闻花粉、冷空气及油烟后明显,曾于外院考虑为“支气管哮喘”,间断使用“万托林、氨茶碱、舒利迭”等药物。1h前于装修工地闻油漆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外院使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症状略有缓解来诊。体格检查:体温36.8℃,呼吸25次/min,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心率12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满布哮鸣音。血气分析:pH 7.40,PaO 2 65mmHg,PaCO 2 40mmHg。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思考:1.该患者的诊断如何考虑?2.假如你是接诊医师,如何为患者安排进一步治疗?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xacerb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表现为气紧、胸闷、喘息、咳嗽等症状突然发作,或原有症状进行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近年来全球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至少有3亿哮喘患者,而中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不一,症状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加重,偶尔也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早期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及时给予有效的紧急治疗尤为重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诱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宿主因素与环境因素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接触变应原、吸烟、空气污染、吸入某些刺激性气体、反复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有关。有时也与天气变化、剧烈运动、妊娠、月经期等有关。

(二)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1.气道炎症

气道慢性炎症被公认为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本质。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浸润、相互作用,分泌出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之间互相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渗出增多。此外,气道的结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还可分泌内皮素-1及各种生长因子,促进气道的增殖和重塑,内皮素-1是迄今已知最强的支气管收缩剂。

2.气道高反应性

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常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影响,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产生的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刺激可以是化学物质如组胺等,也可以是物理性的,如冷空气、运动等。

3.免疫学机制

变应原进入特异性体质者的机体后,刺激机体通过淋巴细胞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多种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交联,进而使得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造成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性细胞分泌多种炎症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

4.神经机制

目前研究认为,支配支气管的除了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外,还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NANC神经系统能释放收缩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介质。若两者平衡失调,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此外,支气管哮喘也与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和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有关,并可能存在有α肾上腺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二、临床特点

1.早期预警征象

可表现为反复咳嗽,夜间尤明显,感到疲劳、乏力、呼吸用力、气短或胸闷,也可出现感冒样或过敏样症状(流涕、打喷嚏、鼻塞等),或表现为睡眠障碍。

2.急性发作症状特点

因发作严重程度不一,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有喘憋,或发作性胸闷和/或咳嗽,可有大汗淋漓、剧烈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发绀。患者常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精神焦虑、烦躁,说话费力,病情加重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使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可在缓解数小时后不明原因再次发作。

3.体征

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心率增快;重症哮喘患者常有奇脉、吸气性三凹征、胸腹反常运动、发绀。值得警惕的是,重症哮喘患者,哮鸣音可不出现(静寂胸),因此不能仅依赖于哮鸣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作出判定。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根据临床特点常将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表4-1)。

表4-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及特点

注:只要符合某一严重程度的某些指标,而不需满足全部指标,即可提示为该级别的急性发作。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增高(外周血计数>3%),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动脉血气分析

常有PaO 2 降低,过度通气可使PaCO 2 下降,pH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Ⅰ型呼吸衰竭;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加重,缺氧及CO 2 潴留同时存在,pH下降,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吸衰竭;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胸部影像检查

可见双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时,则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如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影像学出现相应表现。

4.肺功能检查

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 1 )、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 /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25%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及呼气流量峰值(PEF)均减少。其中FEV 1 、PEF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客观判断哮喘病情的通气功能指标,可以反映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

5.痰液涂片检查

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退化形成的尖棱结晶、黏液栓和透明的哮喘珠;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时,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

6.呼出气一氧化氮

在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时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降低,故可作为哮喘时气道炎症的标志物。连续测定、动态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价值更大。

7.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可用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测定特异性IgE,重症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IgE可较正常人高2~6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应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包含两个要点: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系统症状史及可变的呼吸气流受限。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夜间或晨起时加重,急性发作时表现为症状突然发作或原有症状加重。

2.发作时呼气相延长,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1)在诊断过程中,至少一次FEV 1 下降,FEV 1 /FVC减少,成人正常的FEV 1 /FVC比值通常为:0.75~0.80。

(2)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3)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 1 增加≥12%,且FEV 1 增加绝对值≥200ml。

(4)PEF平均每昼夜变异率(连续7d)>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如出现以下情况考虑重症哮喘: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或急性恶化,呈持续性哮喘表现;或哮喘呈爆发性发作,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要对病情应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二)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

发作时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多有左心受累基础心脏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在诊断不明时,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可雾化吸入β 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后,做进一步检查。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长期吸烟史。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可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急性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肺功能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3.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肺癌患者,由于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喘息及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及喘息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常无诱因,可有痰中带血。胸部影像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协助鉴别。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一组肺嗜酸细胞浸润的疾病。症状较轻,患者常有发热,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状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再发。肺组织活检将有助于鉴别。

5.气道异物

患者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典型的可有三凹征,多有明确异物吸入史,胸部影像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五、急诊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保护肺功能,预防并发症和复发。

(一)药物治疗

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各种支气管舒张剂。

1.糖皮质激素

是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有吸入、口服和静脉三种给药途径。

(1)吸入给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但往往起效较慢。临床上常用的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

(2)口服给药:

适用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发作,一般使用短半衰期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泼尼松或甲泼尼龙。为减少全身副作用及皮质激素依赖,应用此类药物宜采用高剂量、短疗程、及时停药方法,持续使用应慎重。长期使用可采取清晨顿服或隔日顿服的方法,剂量可为泼尼松龙0.5~1.0mg/(kg·d)。

(3)静脉给药:

重症患者应及早静脉使用,可予甲泼尼龙80~160mg/d分次静脉滴注。由于此类药物通常用药后4~6h才起效,故应及早给药并与其他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剂同时应用。无糖皮质激素依赖倾向者,可在短期(3~5d)内停药;有激素依赖倾向者应延长给药时间,哮喘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给药,逐步减量。

2.β 2 受体激动剂

通过作用于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 2 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根据维持时间可分为短效(维持时间4~6h)和长效(维持时间10~12h)两种类型。前者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片等,后者又可分为快速起效(如福莫特罗)和缓慢起效(如沙美特罗)的长效β 2 受体激动剂。

3.茶碱类

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及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低浓度茶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使用时应注意药液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猝死等毒性反应。因其有效血浓度与引起毒性反应的血浓度接近,且个体差异较大,应严密观察。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

4.抗胆碱药

可阻断引起气道阻塞的胆碱能通路,有一定支气管舒张作用,与短效β 2 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可使支气管的舒张作用持久并增强。异丙托溴铵(短效)和托溴铵(长效)是常用抗胆碱药。

5.肾上腺素

紧急状态下,0.1%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注射,可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

6.白三烯拮抗剂

可抑制白三烯参与的支气管炎症和重构作用。常用药物有扎鲁司特、孟鲁斯特。

(二)氧疗

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达到动脉血氧饱和度≥90%(儿童≥95%)。若病情继续恶化,缺氧及CO 2 潴留明显,应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以减轻呼吸肌负担,纠正低氧状态,减少氧耗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机械通气指征为重度低氧血症和/或CO 2 潴留,呼吸性酸中毒时pH<7.20或伴发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意识障碍,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

(三)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重症患者多有大汗淋漓、烦躁等症状,可合并存在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治疗过程中,应积极调整,尽快纠正。

(四)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并非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但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关链接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致力于哮喘的管理和预防,自2002年起每年更新。2018年我国也出台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NvaoucuWEtsib11rBJAAQZl5msOyiPLyCxKUNY7dhFUHeNTCVXhQyiKEoOu3gr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