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刀片(knife blade)和刀柄(knife handle)两部分。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图3-7)。根据刀刃的形状又可分为圆刀、弯刀、尖刀等。应使用血管钳(或持针钳)夹持刀片安装于刀柄上(视频3-1),或经刀柄取出(视频3-2),避免割伤手指。
图3-7 手术刀柄
视频3-1 安装刀片
视频3-2 拆卸刀片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应注意的是,无论使用何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执刀位置应适中,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
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示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切开等。
动作的主要发力点在指部,适合短距离精细操作,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握持刀比较稳定,切割范围较广。用于需较大力量地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切开,以避免损伤深层组织。
根据其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根据用途可分为组织剪(tissue scissors)、线剪(stitch scissors)及拆线剪(ligature scissors)(图3-8)。
图3-8 手术剪
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线剪多为直剪,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因此,不能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免损坏刀刃,造成浪费。拆线剪是一页钝凹、一页直尖的直剪,用于拆除缝线。
正确持剪法是将拇指和第四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示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
血管钳主要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亦称止血钳。由于手术操作需要,齿槽床分为直、弯、直角、弧形(如肾蒂钳)等。用于血管手术的血管钳,齿槽的齿较细、较浅,弹性较好,对组织的压榨作用及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均较轻,故称无损伤血管钳。血管钳亦可用于分离解剖组织,牵引缝线、拔出缝针,或代镊使用,但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用于止血时,血管钳尖端应与组织垂直,夹住出血血管断端,尽量少夹附近组织。
血管钳使用基本同手术剪。松钳时将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套入柄环,拇指向内前推柄环即可;亦可用拇指和示指持住血管钳一个环口,中指和无名指挡住另一环口,将拇指和无名指轻轻用力对顶。
手术镊用于夹持和提起组织,以利于解剖及缝合,也可夹持缝针及敷料等。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二种。
又叫平镊或敷料镊,其尖端无钩齿,用于夹持脆弱的组织、脏器及敷料。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尖头平镊对组织损伤较轻,可用于血管、神经手术(图3-9)。
图3-9 无齿镊
又叫组织镊,镊的尖端有齿,齿又分为粗齿与细齿,粗齿镊用于夹持较硬的组织,损伤性较大,细齿镊用于精细手术,如肌腱缝合、整形手术等。因尖端有钩齿、夹持牢固,但对组织有一定损伤(图3-10)。
图3-10 有齿镊
正确持镊是用拇指对示指与中指,执镊脚的中上部。
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各种组织,也叫持针器,可用于器械打结。用持针器的尖部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为宜,多数情况下夹持的针尖应向左,特殊情况可向右,缝线应重叠1/3,且将绕线重叠部分放于针嘴内,以利于操作。常用执持针钳方法有:
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的开闭,并控制其张闭的动作范围(视频3-3)。
视频3-3 指套持钳法
用手掌握拿持针钳,也叫一把抓或满把握。钳环紧贴大鱼际肌,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压在钳柄上,后三指并拢起固定作用,示指压在持针钳前部近轴节处。利用拇指及大鱼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推展,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松开齿扣及控制持针钳的张口大小来持针。合拢时,拇指及大鱼际肌与其余掌指部分对握即将扣锁住。此法缝合稳健,容易改变缝合针的方向,缝合顺利,操作方便(视频3-4)。
视频3-4 掌握持钳法
即卵圆钳,也叫持物钳。分为有齿纹、无齿纹两种,有齿纹的海绵钳主要用于夹持、传递已消毒的器械、缝线、缝针、敷料、引流管等。也用于钳夹蘸有消毒液的纱布消毒术野皮肤,或用于术野深处拭血;无齿纹的海绵钳用于夹持脏器,协助暴露。
又叫鼠齿钳,对组织的压榨较血管钳轻,不易滑脱。
用于固定铺盖手术切口周围的手术巾。
用于游离和绕过主要血管、胆道等组织的后壁。
用于钳夹胃以利于胃肠吻合,轴为多关节,力量大,压榨力强,齿槽为直纹且较深,组织不易滑脱。
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弹性好,对组织损伤小,使用时可外套乳胶管,以减少对肠壁的损伤。
牵引钩也叫拉钩或牵开器,是显露术野的必要器械。常用拉钩包括皮肤拉钩、甲状腺拉钩、阑尾拉钩、腹腔平头拉钩、S状拉钩、自动拉钩等。
用于吸除术野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胃肠内容物等,使术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头主要有单管及套管型。单管吸引头用以吸除术野的液体,套管吸引头外套管有多个侧孔及进气孔,可避免大网膜、肠壁等被吸住以堵塞吸引头。
用于各种组织的缝合,由针尖、针体和针眼组成。针尖按形状主要分为圆针及三角针两种。圆针根据弧度不同,可分为1/2、3/8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于深部组织。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损伤性较大。在使用弯针缝合时,应顺弯针弧度从组织拔出,否则易折断。无损伤缝针属于针线一体类,可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等。
分为可吸收缝线及不吸收缝线两大类,应根据组织承受拉力大小、反应轻重等选择合适的缝线。
主要为羊肠线和合成纤维线。
1)肠线为羊的小肠黏膜下层制成,有普通与铬制两种,普通肠线吸收时间较短(7~10天),多用于结扎及皮肤缝合;铬制肠线吸收时间长(14~21天),用于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深部组织黏膜层的缝合,但胰腺手术不宜使用肠线。肠线一般较硬、较粗、光滑,结扎时需要三叠结。剪断线时应留较长线头,否则线结易松脱。
2)合成纤维线品种较多,如Dexon(PGA、聚羟基乙酸)、Maxon(聚甘醇碳酸)、Vicryl(polyglactin 910、聚乳酸羟基乙酸)、PDS(polydioxanone、聚二氧杂环己酮)和PVA(聚乙烯醇)等。优点包括组织反应较轻、吸收时间延长、有抗菌作用,60~90天完全吸收。3-0号线适合于胃肠缝合,1号线适合于缝合腹膜、腱鞘等。
有丝线、棉线、不锈钢丝、尼龙线、钽丝、银丝、麻线等数十种。最常用的是丝线,其优点是柔韧性高,操作方便、对组织反应较小,便宜易得。缺点是在组织内为永久性的异物,伤口感染后易形成窦道,长时间后线头排出,延迟愈合。用于胆道、泌尿道缝合可导致结石形成。一般0号丝线可用于肠道、血管神经等缝合,1号丝线用于皮肤、皮下组织和结扎血管等,4号线用于缝合筋膜及结扎较大的血管,7号线用于缝合腹膜和张力较大的伤口组织。
金属合金线亦称为不锈钢丝,用于骨、肌腱、筋膜的缝合,减张缝合或口腔内牙齿固定。尼龙线,组织反应少,且可以制成很细的线,多用于小血管缝合及整形手术,缺点是线结易于松脱,且结扎过紧时易在线结处折断,故不适于有张力的深部组织的缝合。
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代替缝针、缝线的切口黏合材料,使用时方便、速度快,切口愈合后瘢痕小,包括外科拉链、医用黏合剂、金属皮肤钉等。
电刀是外科常用的设备,融切割、分离、止血为一体,使这些分开性的操作同时完成,减少结扎或缝合止血的频度,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电能等级是依据各种不同的外科手术、医师技巧及电刀头的不同而定。手术电能等级设定的原则是:①低电能,用于细小出血的电凝止血,粘连的分离,中小血管的解剖分离;②中电能,用于较大出血的电凝止血,腹腔内脏器、组织的切割、游离;③高电能,用于肝脏组织的切割等。高频电刀的缺点是由于电刀的热散射作用,往往造成切口周围组织小血管的损伤,特别是切割操作缓慢时造成的损伤更大,易引起手术切口液化,造成延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