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围手术期处理

(一)手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患者入院病情、既往病史、患病情况、目前病情等。

2.确认必要的术前检查均已齐备,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肝肾功能、血液传染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等。

3.中大型手术需备血。

4.胃肠道准备 传统的观点应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对胃肠道手术,还应进行包括机械性肠道准备及口服抗生素在内的肠道准备。目前,随着快通道外科(fast-track surgery)理念的提出及开展,术前禁饮食时间及肠道准备已较前大为简化。

5.预防感染 对Ⅱ/Ⅲ类切口手术,切皮前30分钟,应使用静脉抗生素预防感染。

6.特殊情况的手术前准备

(1)高血压患者,应在术前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

(2)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方能手术;对胃肠道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改为胰岛素控制血糖。

(3)营养不良患者,应根据情况,给予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蛋白水平低者应补充白蛋白。

(4)有慢性支气管炎、肺阻塞性病变及肺气肿患者,或年龄超过65岁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抽烟者应戒烟。

(5)非心脏手术但合并各种心脏基础疾病者,应进行心功能检查。

(6)肝功能不全者,应进行Child肝功能评级,A级可耐受手术,C级严禁手术,B级应争取将肝功能调整理想后手术。

(7)肾功能不全者,应全面监测肾功能,严重者必要时需透析后方可手术。

(8)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应进行评估,对新发脑卒中患者,最好6周后实施择期手术。

(二)手术后处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返回病房后,应监测神志、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半小时1次,稳定后改为1~2小时1次或取消,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

2.体位

不同手术患者术后体位不同。一般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前,应平卧、头偏向一侧,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应去枕平卧6~8小时,休克患者应采用休克体位(头部躯干抬高5°左右,下肢抬高20°左右)。

3.下床活动

目前主张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术后恢复,避免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饮食

非腹部手术患者,若无特殊,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腹部手术者,一般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即可开始流质饮食,目前快通道外科理念鼓励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进食。

5.输液

经消化道进食量或液体量不足时,应适当输注液体及葡萄糖。

6.切口处理

切口情况应根据手术种类及愈合情况标记。手术种类分为清洁、污染及感染手术,分别标记为Ⅰ、Ⅱ、Ⅲ;愈合情况分为愈合优良、切口炎症及切口感染,分别标记为甲、乙、丙。如坏疽性阑尾炎行切除术,术后伤口局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则切口标记为Ⅲ/乙愈合。

7.术后常见症状的处理
(1)切口疼痛:

较为常见,多出现于术后当晚,根据情况可选用非甾体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等。

(2)发热:

术后早期发热多对症处理即可,术后3天发热应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同时进行肺部、泌尿道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有无感染病灶。

(3)恶心、呕吐:

多与麻醉有关,可对症处理。反复呕吐,应警惕术后肠麻痹、高颅压、电解质紊乱、肠梗阻等情况。

(4)尿潴留:

麻醉、直肠肛管手术、疼痛等均可导致,可留置导尿管,术后1~2天即可拔除。

8.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术后出血:

术后大出血多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可见引流管引出多量血性液体,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此时应立即手术探查。

(2)切口感染:

术后3天左右出现发热,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压痛,即应考虑切口感染。此时应尽早拆除缝线,通畅引流,每日清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可使用高渗盐水或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

(3)肺炎:

腹部大手术,特别是老年患者、长期吸烟者,容易出现腹部感染,应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通过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QtytedkVYn4j5F60MpmZxmQwtDiV5+DNYZ0DT6+/gBUz9wSMTcQ2I80w5iMEw50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