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是神经内、外科的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是挽救患儿生命及减少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关键之一。
1.不同年龄儿童的颅内压正常值有所差异。对于年长儿,颅内高压指颅内压超过20mmHg(270mmH 2 O)并持续5分钟以上,对于婴幼儿,此标准应适当放宽,超过相应的正常值就应考虑。
2.临床表现根据儿童的年龄有所差别。年长儿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状态改变、视盘水肿、高血压伴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抽搐或视力障碍等;小婴儿的表现多为非特异性,常表现为头围迅速增大、前囟隆起、颅缝裂开、落日眼征、易惊或者昏睡、反应差和喂养困难等。
3.当患儿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下降、呼吸抑制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往往提示颅内压增高的终末阶段,即将发生脑疝;脑疝压迫脑组织及脑神经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怀疑颅内高压时,应采取措施避免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如维持呼吸与循环及内环境稳定、及时退热、抬高患儿头部15°~30°并保持中立位,必要时镇静、镇痛等。当确定颅内高压症时需要紧急治疗,使用药物脱水降颅内压,必要时采取过度通气疗法并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脑脊液分流、去骨瓣减压术等)。治疗应维持颅内压<20mmHg,保持足够的脑灌注压以避免继发性缺血性脑损伤。情况稳定后尽早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是解除颅内高压的根本性措施。
脱水降颅内压的药物治疗如下:
处方1. 20% 甘露醇,0.5~1g/kg,静脉注射(20~30分钟内注入),1次/4~6h;脑疝时首选高剂量,用药间隔时间可缩短至2小时。
处方2. 3%氯化钠,5ml/kg,静脉滴注,必要时每小时可重复1次(监测血清钠浓度≤160mmol/L),颅内压控制后可持续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0.5~1.5ml/(kg·h)。
1.硝酸甘油、硝普钠可使血管舒张后增加颅内压,低渗液体会加重脑水肿,应尽量避免使用。
2.甘露醇有引起高渗透压、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肾衰竭的潜在副作用,使用时应监测血清渗透压、电解质和肾功能,同时补充0.9%氯化钠以防止低血压和脱水;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导致脑水肿特别是血管源性脑水肿恶化。
3.3%氯化钠适用于合并低血容量、低血压或肾功能损害的患儿,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渗透性脱髓鞘脑病、低钾血症、出血倾向、颅内压反跳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双刃剑”作用,一方面其具有抗炎和膜稳定功能,有助于急性期改善部分疾病所致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延误病因诊断等不良结局,因此在临床诊疗时应谨慎应用。
(彭镜 彭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