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扁豆

一、概述

白扁豆,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为豆科植物扁豆 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始载于《名医别录》,作为果蔬食用。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缺乏,大便溏泄,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能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民间常单用白扁豆作为时蔬炒食,也将其晒干或炒制以作药用,或与其他药配伍煎煮。白扁豆含蛋白质类、糖类、豆甾醇及皂苷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低血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细菌性痢疾、肠胃炎、中暑、黄褐斑、妇女带下等疾病的治疗。

二、来源考证

(一)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扁豆,列为中品。至唐代《药性论》才开始明确用“白扁豆”,并以白扁豆为药名。宋代《本草图经》更加明确地指出以扁豆种子的颜色分为黑扁豆和白扁豆二种,黑扁豆又叫鹊豆。《本草经集注》:“人家种之于篱援,其荚蒸食甚美。”《本草图经》云:“扁豆,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人家多种于篱援间,蔓延而上,大叶细花,花有紫、白二色,荚生花下。其实亦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当用白者。”《本草纲目》记载:“扁豆二月下种,蔓生延缠。叶大如杯,团而有尖。其花状如小蛾,有翅尾形。其荚凡十余样,或长或团,或如龙爪、虎爪,或如猪耳、刀镰,种种不同,皆累累成枝。子有黑、白、赤、斑四色。种荚硬不堪食。豆子粗圆而色白者可入药。”《植物名实图考》亦载:“豆入药用,余皆供蔬。”《本草思辨录》云:“扁豆花白实白,实间藏芽处,別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且白露后实更繁衍。盖得金气之最多者。”从以上历代本草文献所述植物生长与形态特点,以及种子色白者入药等,可见古今白扁豆的药用情况基本一致。

然而,在唐代之前,本草学并未区分黑、白二种扁豆,《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中所说的作为食用的扁豆其实包含了黑扁豆和白扁豆二种。唐代之后的食疗本草著作中作为食用的扁豆也都黑、白不分,直至清代,《随息居饮食谱》提出“扁豆,甘平。嫩荚亦可为蔬。子以白者为胜”,《食鉴本草》单列“白扁豆”条,开始将食用扁豆也确定为白扁豆。据谢宗万的考证,药用扁豆从唐代起开始明确使用花白、实白的白扁豆,而原产非洲的开紫花、种子紫黑色的黑扁豆不作药用,前者即 Lablab purpureus (L.)Sweet(异名,1753年用),即《中国药典》收载的 Dolichos lablab L.。有鉴于此,应选择白扁豆作为药食两用品种。

(二)药用部位

白扁豆以种子入药和食物,遍见于历代食疗本草,此不赘述。《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人家种之于篱援,其荚蒸食甚美,无正用取其豆者”,说明晋代扁豆所食用的部位除其种子外,扁豆荚即扁豆的果皮也可以食用。《本草纲目》中载:“其荚凡十余样,或长或团,或如龙爪、虎爪,或如猪耳、刀镰,种种不同,皆累累成枝。白露后实更繁衍,嫩时可充蔬食茶料,老则收子煮食”。《随息居饮食谱》亦载“扁豆,嫩荚亦可为蔬也”,这都说明了扁豆荚可作为蔬食食用,而且以嫩者为佳。作为药用,《本草便读》曰扁豆皮“达肌行水”。《江苏植物志》载:“治疗脚气足肿。”

综上,白扁豆的子(种子)、荚(果皮)以及花均作药食两用,其中又以种子常用。

三、历代本草记载

1.《名医别录》

扁豆 味甘,微温。主和中,下气。叶,主治霍乱吐下不止。

2.《本草经集注》

陶隐居云:人家种之于篱援,其荚蒸食甚美,无正用取其豆者。叶乃单行用之。患寒热病者,不可食。

3.《新修本草》

此北人名鹊豆,以其黑而间白故也。

4.《嘉祐本草》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扁豆,疗霍乱吐痢不止,末和醋服之,下气。又吐痢后转筋,生捣叶一把,以少酢浸,取汁服之,立瘥。其豆如绿豆,饼食亦可。《药性论》云:白扁豆,亦可单用。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取效。日华子云:平,无毒。补五藏。叶傅蛇虫咬。

5.《本草衍义》

扁豆 有黑、白、鹊三等,皆于豆脊有白路。白者,治霍乱筋转。

6.《本草蒙筌》

味甘,气微温。无毒。园圃俱种,苗蔓引长。开花紫白两般,结实黑白二种。实藏荚内,秋老采收。白者扁豆名,黑者鹊豆唤。惟白入药,下气和中。霍乱吐逆能除,河肫酒(曝干研末,米饮调服)。叶敷蛇虫咬伤(和醋捣烂,敷咬处)。

7.《本草纲目》

【附方】(新九)。霍乱吐利(扁豆、香薷各一升,水六升,煮二升,分服。《千金方》)。霍乱转筋(白扁豆为末,醋和服。《普济方》)。消渴饮水(金豆丸:用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方》)。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毒药堕胎(女人服草药堕胎腹痛者。生白扁豆去皮,为末,米饮服方寸匙。浓煎汁饮亦可。凡服药胎气已伤未堕者,或口噤手强,自汗头低,似乎中风,九死一生。医多不识,作风治,必死无疑)。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方》)。六畜肉毒(白扁豆烧存性研,冷水服之,良。《事林广记》)。诸鸟肉毒(生扁豆末,冷水服之。同上。恶疮痂痒作痛以扁豆捣封,痂落即愈。《肘后》)。

8.《本草从新》

白扁豆,甘平,腥香微黄(脾之谷也),调脾和胃,降浊升清,消暑除湿(能消脾胃之暑)。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土强湿去、正气自旺,所以能疗呕吐霍乱及带下诸证。赤白带下,炒研末,米饮服二钱;霍乱转筋,研末,醋汤和服,俱妙)。中和轻缓,故无禁忌,然多食能壅气,伤寒邪炽者勿服,生用或炒研。

9.《得配本草》

白扁豆,甘、淡。入足太阴经气分。调和脾胃,通利三焦,化清降浊,消暑除湿。治霍乱,疗呕逆,止泄泻,解消渴;配花粉,治消渴饮水;配龙芽,疗肠风下血;配香薷,治寒热吐泻;合绿豆,解热毒痢。炒研用。恐气滞,同陈皮炒。治吐泻,醋制。止湿火吐血,炒炭。单食多食,壅气伤脾。花:米饮调末,治赤白带下。入盐少许,疗血崩不止。叶:捣汁,治霍乱吐泻转筋。罨蛇咬毒。

四、用法与用量

白扁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品种,用量为9~15g。老熟的豆籽可煮食,还可做豆沙馅和扁豆泥。扁豆可以熬粥、煲汤,也可做菜,作为食品可以适量食用。

五、药膳应用

(一)粥类

1.三豆粥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白扁豆 10g,黑豆 10g,红豆 10g,大米 100g,白糖适量。

【做法】

将白扁豆、黑豆、红豆、大米择洗干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

健脾补虚,化湿消暑。

2.白扁豆粥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白扁豆 60g,山药 15g,粳米 30g。

【做法】

取白扁豆、山药与粳米同煮,使白扁豆煮至烂熟,早晚食用。

【功效】

健脾养胃,清暑止泻。

(二)茶类

1.扁豆茶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扁豆 30g,绿豆 15g。

【做法】

取脱皮白扁豆、绿豆,加适量水煮至豆烂,取豆汁,代茶频频饮之。

【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2.参苓扁豆茶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党参、白扁豆、茯苓、陈皮、紫苏叶各6g。

【做法】

上药研成粗末,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泡闷20min后,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

健脾和胃,理气止泻。

(三)酒类

八宝养心酒
【来源】

《现代养生》。

【材料】

人参、龙眼、大枣、百合、山药各15g,白扁豆、薏苡仁各20g,莲子12g,冰糖适量,白酒适量。

【做法】

上述用白酒浸制。每日2次,早晚饮服。

【功效】

补心脾,益气血,定神志。

(四)相关食用制品

白扁豆酸奶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材料】

白扁豆、鲜牛奶、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混合菌种、蔗糖、海藻酸丙二醇酯(PGA)。

【做法】

①白扁豆经100℃烘烤1.5h,再用温水浸泡,打浆后,用中温α-淀粉酶将其中的淀粉降解;②得到的白扁豆乳与鲜牛奶以2∶10(V/V)混合,加入6%的蔗糖和0.2%的海藻酸丙二醇酯(PGA),接入4%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混合菌种,在42℃发酵4h;③最后放于冰箱(0~5℃)中冷藏16h,可制得优质白扁豆酸奶。

【功效】

益气健脾。

六、现代研究

(一)主要成分

1.营养成分

糖类(淀粉、棉子糖、水苏糖、蔗糖、果糖)、蛋白质类(酪氨酸酶、红细胞凝集素A、B等)、脂类、维生素类(维生素A、B、C)、矿物质(钙、磷、铁、镁、锌)等。

2.其他成分

苷类成分(淀粉氰苷等)、甾体类成分(豆甾醇等)、扁豆皂苷Ⅰ等。

(二)主要活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扁豆有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提高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数、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防治酒精性肝病等药理作用。白扁豆为药食兼优的食物,营养丰富,常食对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与代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白扁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纤维素,能协调和刺激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从而减少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是习惯性便秘、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的保健食品。

(三)毒理学评价

需注意的是,因扁豆含有凝血物质和溶血性皂苷,如煮不透,半生半熟食用可引起中毒现象,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因此,吃扁豆一定要煮熟烧透。若误食未煮熟的扁豆出现中毒现象,可饮绿豆甘草汤解之。

七、安全小贴士

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如果没有煮熟,食用后很可能发生中毒,在食后的三四个小时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蒸透。体内气虚生寒,脏腑被寒气所困,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者不宜食用白扁豆。白扁豆不能食用过多,多食容易气滞、腹胀。

八、参考文献

[1]卢金清,蔡君龙,戴艺,等 .白扁豆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2):77-79.

[2]谢宗万.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吴建妹,曾益明,谢觉林 .菜药两用白籽扁豆[J].长江蔬菜,2002(10):12.

[4]刘加 .自制养生酒[J].现代养生,2011(19):6.

[5]房健,李朝霞,陈洪兴 .白扁豆酸奶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120-122.

[6]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郑家龙 .扁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药研究,1997(4):330-331. v1GwJ2lvFJfOIEHaCFgoFqrf+juIc5fAGerXZOuolNCmqghVu9/T0EIWWg60nI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